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老话说「父在不留须,母在不庆生」,啥意思?老人过寿有啥说法?

2024-04-06文化

古人讲究的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古人对身体是十分爱惜的,就连头发、胡须等在平时也会尽量去保护。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不少人在看到「父在不留须,母在不庆生」这句古训的时候,还是会一脸疑惑。

难道父亲健在就不能留胡子?而母亲在世,就不能过寿庆生吗?为何会有这样奇怪的规定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其实这句话的意思,就如大家所理解的那样,指的是父亲如果还健在的父,那就不应该留胡须。

大家也知道,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而且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礼仪是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父在不留须」这句古训,则直接反映了中国古代对于父子关系的重视。在古代社会,胡须是男性成熟的标志,也是威严与力量的象征。

然而,若父亲尚在人世,儿子便不宜留须,这既是对父亲权威的尊重,也是对父子之间亲情纽带的维系。

在古人的观念中,儿子留须意味着成熟与独立,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父亲在家庭中的地位与影响力。尤其是在古代是很注重长幼尊卑有序的,即便是一家人有些规矩是要遵守的,规矩是不能乱的。

在过去民间还有「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对饮」等规矩,就是说家里有客人,或者是去他人家做客的时候,父子是不宜同桌的,因为这也违背了长幼有序的原则。而「叔侄不对饮」,说的是侄儿子和叔叔是不宜一起喝酒的,也是怕喝醉了而乱了辈分。

因此,老辈人所说的「父在不留须」,这也是对父亲的尊重,像有些年本来就长得老,如果还留胡子,那就更显老了,这样甚至看起来比父亲还年老了,这就容易导致一些误解,把父子误认成是兄弟等。

其实和前半句一样,这句古训也体现了对母亲的尊敬与感恩。它的意思就是说,父母还健在,就不要给自己操办着过生日,当然了,这里的「庆生」指的就是那种生日宴会,通俗的说法就是过寿。

生日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它标志着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因此有着特殊的意义,像现在全球基本都有过生日的传统,就是庆祝自己出生。

然而,古人却不提倡这种行为,特别是在母亲健在的情况下,子女通常不会大肆庆祝自己的生日。

这是因为,在古人的观念中,生日也是母亲的受难日,子女应该心怀感恩,而不是过分张扬。

当去庆祝生日的时候,就可能会让母亲感到被忽视或冷落,这与古人所提倡的孝道精神是相悖的。

因此,为了表达对母亲的尊敬与感激,子女在母亲健在时通常会选择低调地度过自己的生日。而且最好不要大操大办,应该是陪伴在父母的身边,感谢父母给了什么和养育之恩。

关于过寿,在我国民间也是有很多讲究的。因为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寿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过寿过寿,说的就是它代表着一个人的长寿与福祉,希望通过庆祝的方式,期望寿命越来越长。

然而,过寿并不是随意而为的,而是需要遵循一定的规矩与习俗。首先,「男过虚,女过实」是民间过寿的一个重要原则。

这意味着男性在过寿时通常会提前一年庆祝,而女性则按照实际年龄来庆祝。比如男性的60岁生日,就是在59岁就提前过了。而女性则是满60岁才过寿。

另外关于过寿,在民间还有一些年龄禁忌。例如,在我国很多地方过去普遍都有不到六十岁的不过寿的说法,这是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六十岁被视为一个重要的生命节点,只有过了这个节点,人才算是真正进入了长寿的行列。

此外,还有七十三和八十四这两个年龄也被视为不宜过寿的「坎儿」,这与一些历史传说和民间信仰有关。

还有就是老人过了90岁以后,就不宜在过寿了。因为在古代这个年龄段的人少之又少,并且过寿就会大操大办的,张罗和操心的事情不少。

而此时老人身体也是快要油精灯枯了,很容易就喜事变成丧事,所以古人很忌讳。何况,在这个年龄阶段,人们更注重的是健康与平安,而不是形式上的庆祝。

但是在新时代了,基本没有这么多的规矩了。毕竟以前的生活条件不太好,过寿的话也需要花费不少成本和精力,这样老人就会担忧。

而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很多事情也方便了,过寿可以直接包给别人一手操办,而且人也长寿了,只要老人开心、愿意的话,那年年过寿都是可以的。 #春日生活打卡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