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丁胜如:我读【论语】|【论语·八佾第三】3·9

2024-06-28文化

3·9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译】孔子说:「夏礼,我能讲,但它的后代杞国已不够作印证。殷礼,我能讲,但它的后代宋国已不够作印证。这是由于杞国、宋国的历史文献和熟悉历史情况的贤人不多的缘故。如果充分,我就可以用它们作印证了。」

孔子这段话说得直白。朱熹注释也很容易看懂:「杞,夏之后;宋,殷之后。征:证也。文:典籍也。献:贤也。言二代之礼,我能言之,而二国不足取以为证,以其文献不足故也。文献若足,则我能取之以证吾言矣。」由此,我们读懂了这几个关键字词:①杞,是国名,夏禹的后代,在今天河南杞县一带。②宋,是国名,商汤的后代,在今天河南商丘一带。③征:证明,印证。④文:历史文字典籍。⑤献:贤人,指熟悉历史掌故的人。

今日重读此章,必须从孔子说的只言片语中,把握其微言大义:任何一个民族,如果不重视自己的文化历史,就是自己把自己毁灭,后代就无法考证。「欲要亡其国,必先亡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清代龚自珍【古史钩沉论】)历史不仅仅是对过去事件的记录,而是文化、道德、法律等社会规范的基础。因此消灭一个国家的历史,实际上就是在摧毁这个国家的文化根基和社会认同,从而达到灭亡这个国家的目的。保存文献资料,注重文化传承,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代代相传,这是儒家先贤孔子揭示出的深刻道理,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众所周知,在人类四大文明中,中华文明是唯一绵延不绝、以国家形态传承至今的伟大文明。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于浩如烟海的经典著作、各种各样的文化遗产、遍布全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中,更活在我们的人民、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乡土、我们的语言、我们的风习里。大到国家层面,小到地方、单位,都应当重视对档案、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编纂,甚至通过采风和「口述实录」等方式去抢救历史、传承文化,在赓续古老文明中走向中国式现代化。

您有什么好主意,也请在留言区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