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六祖坛经】为什么极为殊胜?作为中国人,不可不读!

2024-06-23文化

【六祖坛经】为什么极为殊胜?

【六祖坛经】,是佛教禅宗祖师惠能一生得法传法的事迹及启导门徒的言教,是研究禅宗思想渊源的重要依据,由其弟子法海等集录。【六祖坛经】是佛门唯一的一部由中国人宣说的经典,这是教界公认的。

在禅宗庞大的典籍中,【六祖坛经】被视为是一部无上的宝典,在中国佛学思想上具有承先启后的力量;宋明两代理学家的语录,也深受此【坛经】影响。

因此,【坛经】不但在佛教里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近代国学大师钱穆尤其将之与【论语】、【孟子】等书并列为探索中国文化的经典之一;是中国第一部白话文学作品,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更是禅学的伟大著作。

这一部经,对我们中国而言极为重要,为什么?因为所有的经义全部都是释迦牟尼佛亲口所演说的,他亲口演说的我们称为「经」。「经」有贯穿的意思,它贯穿,它摄授。所有的经一定都超越时空。

什么叫超越时空?不是只有我们地球的这个法界,所有的法界里面,它是放之四海皆准的道理,而且贯穿时间,过去、现在、未来全部贯穿,它不会退流行,它本身就是一个法义,就是一个法相,就是一个真理,不会因为时空的变换,地点的变换而产生变换。所以称之为叫「经」。

「经」就是永恒不变的道理。

只有一个人所讲的才称为「经」。以我们地球的法界而言就是释迦摩尼佛,这是佛教的教主,他因为历经八相成佛,他成佛以后历经了累劫的修行,福慧双修,进入到佛,所以佛讲出来的话就是宇宙真相,不容许怀疑。

其他所有的菩萨,因为还没有进入到常寂光,福慧双修的圆满的状况下,只能称之为「论」,论述的论。

弥勒菩萨是未来佛,我们只能称为叫「论」,所以叫「瑜伽师地论」。只能称为叫论而已。

可是唯一连弥勒菩萨都叫做论,那从释迦牟尼所讲出来叫做经,还有什么人讲出来的话是「经」呢?古今中外就只有一位。这一位就是大家公认的六祖慧能大师,他距离佛陀灭度一千年以后,诞生在我们中国。

慧能大师诞生在中国,为什么有这样的时运?

当时的佛教传到中国来已经一千年,这时候的佛教,虽然历经了高僧大德的翻译,很多经律论都翻译,合称叫三藏。可是真正佛法的本源,那种本心的本源,成佛的本源没有被显现出来,所以必须要有人到中国来传,为什么?

因为中国的大乘根器已经成熟了,印度这个地方是佛教的起源地,可是起源地不代表它是一直殊胜的地方。今天我们到印度,印度已经没有佛法,很少,可是印度因为受到外来的影响,因为回教徒的入侵,印度的佛教遭受迫害,所以印度重新恢复到原有的婆罗门教,就是今天我们讲的印度教。

那佛教衰微的过程里面,因为众生还有福报,这是我们众生的福报,这佛法一定要传,所以时空要转移,这个佛法真正的本心法,一定要在一个地方发扬,这个地方的人,因为有福报,有智慧才能堪受。

这个地方,就是我们中国。

自达摩祖师东来震旦(中国),开创了禅宗,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历经了二祖、三祖、四祖到五祖,到六祖的时候,虽然六祖他不认识字,可是六祖用他的本心讲出来的话跟释迦牟尼佛无异。

不但是无异,因为传到中国来,它适合中国的文化,中国人的心性,中国人当时候学佛的弊端,他端正了这个弊端,把它弘扬光大,所以这一部经典我们把它叫做「经」,所以这部经叫做【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坛经】是中国人用中国语言对释迦牟尼佛法根本精神的准确表述,作为中国人,从【六祖坛经】入门,就没有语言名相上的障碍,在这个基础上再追根溯源,进一步研究【金刚经】【大般若经】【法华经】等佛教根本经典就容易多了,而且不会有大的误会和错解。

不读【六祖坛经】就很难理解中国的法统,它在整个中国文化的传承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是指【六祖坛经】以佛教的思想为依据,融合了儒家的思想、道家的思想,是真正的中国文化大融合的集大成的一本书。「启下」就是说【六祖坛经】影响了宋、元、明、清中国文化的走向,比如说讲朱熹、王阳明他们的理学和心学,深受【六祖坛经】的影响。

作为一个中国人,【六祖坛经】不可不读。

今天我们学到这上部经,等于是佛亲口所说,而且对我们而言更亲切,为什么?因为距离现在更近,而且他是用中国人的观点,中国人的语言来阐述这个经论。所以我们今天是多么有福报,能够读到这样一部经。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六祖坛经】是当年慧能大师应韶州韦刺史等官员和在家大众所讲,因此他的禅法和现实生活十分贴近,平易朴实,直白明了,既容易理解,又便于实行,是真正的人间佛教,也是真正的生活禅。

【六祖坛经】的中心思想强调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觉悟解脱:「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这就是讲佛法在现实生活中间,这对后来的劈柴担水都是禅的生活禅,有着深厚的影响。把佛法融入生活,指导生活,提升人生,这是佛法的精髓,更是南传佛教强调的教义,这也是【六祖坛经】所代表的禅宗的一个最大的亮点。

【六祖坛经】作为禅宗的重要经典,反映了禅宗的核心教义和修行指导。它强调了心性的觉醒、禅修的实践性和对文字教义的超越。六祖坛经对禅宗的发展和禅修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在中国佛教和禅宗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

【六祖坛经】的主要内容

【六祖坛经】主要包括了六祖惠能大师的教导、禅宗教义和禅修指导,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

见性成佛:

六祖坛经强调,每个人都有佛性,即佛法的本质,可以通过内观和禅修觉醒。他强调禅修的目标是「见性成佛」,即通过觉悟本性来实现佛果。

心性清净:

六祖坛经教导修行者要观照内心,认清心性的清净本质。他指出,心性自然清净,不受烦恼和妄念的困扰,只需正确认知即可。

修行方法:六祖坛经提供了禅修的方法,包括坐禅和行禅。他鼓励修行者静坐冥想,观照自己的思维和感受,以实现心性的觉醒。

无念正念:

六祖强调无念正念的修行,即不执著于任何念头,同时保持正念,专注于当下的体验。这有助于超越二元对立,实现心性的自由。

不立文字:

六祖坛经反对依赖经书和文字来追求禅宗体验,他认为禅修应该是直接的体验,不受文字的束缚。

【六祖坛经】全书分为十品

【六祖坛经】全书一共分为十品,分别为行由品、般若品、疑问品、定慧品、坐禅品、忏悔品、机缘品、顿渐品、宣诏品、付嘱品。

第一【行由品】,是六祖大师自述他的身世,以及求法、得法乃至弘法的种种历程,也是本经的序分。

第二【般若品】,记述六祖应韦刺史的请益,而为大众开演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的法义,谓「若识得自性般若,即是见性成佛」。这是【六祖坛经】最重要的一品,本品将禅的价值、意义发挥得非常透彻。

第三【决疑品】,记述六祖大师为韦刺史解释达摩祖师何以说梁武帝造寺度僧、布施设斋了无功德以及念佛往生西方的疑问,并以【无相颂】揭示在家修行法。

第四【定慧品】,集录六祖大师为大众开示「定」与「慧」体用不二的法义。也就是说明曹溪的修行法门是以定慧为本,而定慧是一体的,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又说此修行法门是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第五【坐禅品】,记述六祖大师为闻法的大众开示修习禅定不是在着心、着静和不动上修行。坐禅的意义是: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禅定是: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因此,我人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第六【忏悔品】,收录六祖大师为来山听法的广韶及四方士庶传授「自性五分法身香」(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解脱知见香)及「无相忏悔」,说明忏悔、四弘誓愿、无相三归依戒等意旨。

第七【机缘品】,汇录六祖得法后,在曹溪弘化时,与无尽藏、法海、法达、智通、智常、志道、行思、怀让、玄觉、智隍等各方学者师资投契的机缘。

第八【顿渐品】,乃六祖大师为神秀的门人志诚禅师开示「南能北秀」二人所教示戒定慧的差异。因旨在叙说「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顿渐。

第九【护法品】,记载神龙元年(公元七五年)则天太后及中宗下诏迎请奖谕六祖大师的经过,也就是说明当时朝廷尊崇六祖及拥护佛法的情形。

第十【付嘱品】,是说六祖大师临涅槃时,教导弟子如何举用三科三十六对来说法,才不致失却顿门禅宗的宗旨,并记六祖迁化前后的经过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