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元宵甜,年过完

2024-02-25文化

虽说初九就上班了,但是在中国人的心里,只有过了十五:吃了元宵,看了花灯,年才算过完。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正月十五这天,吃了「元宵」、赏了花灯,传统意义上的「年节」,也就画上了句号。

虽然有些地方还有正月十六「遛百病」的习俗。但那已经出「年」了。

俗话说「过年如过关」,年关自腊月二十三开始,至正月十五结束。

我们回顾一下,癸卯的「年关」是怎么过的。

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述职,家家供糖瓜,请他上天言好事。二十四,家家扫房子,准备除旧迎新。二十五,推磨做豆腐,寓意「福气盈门」。二十六,割猪肉,开始准备年货啦。二十七,买只鸡,图个「大吉大利」。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贴花包括贴春联。二十九,也称「别岁」,上坟请祖,回家过年。年三十,包饺子,吃团年饭,爆竹声声,除夕守岁。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年关的主题,就是吃吃喝喝。要说起来,中国人所谓的「好日子」,其实很朴素,简单地说,就是吃喝不愁。

大年初一,金鸡报晓,拜年趁早,儿女先拜父母,再拜族亲。有些地方讲究「大年初一不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

大年初二,拜丈母。出嫁的女儿回娘家拜望父母,丈夫与娃欢喜同行。举国风俗大抵如此,只有极少地方不同。

大年初三,肥猪拱门。自秦汉以来,民间就有正月初一日为鸡日,初二日为狗日,初三日为猪日,初四日为羊日,初五日为牛日,初六日为马日,初七日为人日的说法。传说女娲创造万物生灵时,先造六畜,后造人。

大年初四,「恭迎灶神」。灶王爷述职结束,从天上回来查户口。

大年初五,接五路财神,以期「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通」。

「五路财神」之说,概括了中国人的五种修行:东路财神比干(比着干),谁做事踏实,谁挣钱多;西路财神关羽,做事讲义气,不挣不义之财,是发财的底线;南路财神柴王爷,积善之家,必有余财;北路财神赵公明,好脾气,是人生的巨大财富;中路财神王亥,财富是认知的变现。

大年初六,「送穷」。初五迎来「财神」,初六送走「穷鬼」。这一天要把年节期间积累的垃圾清理掉。唐代诗人姚合【晦日送穷】诗:「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大年初七,「人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自汉代起,人日就流行以七种蔬菜,煮成七宝羹(杂菜汤),祈望吃了七宝羹,迎来大丰收。

大年初八,「接星祈顺」,传说中众星(天神)在这一天下界,供灯则能得到星君垂佑。也有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若当日天气晴朗,则主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大年初九,「玉皇诞辰」,祭拜苍天,求天公在新的一年里,多多赐福人间。

大年初十,「祭石感恩」,传说这一天是石头的生日。恭敬石头,祈愿身体健康,如石头一样结实,百毒不侵,病苦远离。

大年十一,「祭奉紫姑」,古代女性把紫姑奉为女子的保护神。

大年十二,搭建灯棚。人们开始做元宵灯会做准备工作。

大年十三,「灯头生日」,给灯过生日,体现了人类对火的尊重。

大年十四,试灯。卖灯笼的商贩,在「灯市」上摆出准备好各式各样的花灯,开始贩卖。

大年十五,「上元日」,元宵节。正月十五成为民俗节日,据说始于魏晋。与佛教文化传入中国有密切的关系。

过完元宵节,年关就正式划上了句号。早春将至,为了秋天沉甸甸的收获,快做好春天到来耕耘的准备吧。

旧俗,回乡过年的人,过完十五,就又得外出谋生了。今年年假八天,初九开工,很多在外地工作的人初八之前就不得不离开故乡,前往他乡。

在故乡与他乡之间,有人感慨:「故乡滋养不了我的肉身,他乡安顿不了我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