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清明节的由来点赞收藏

2024-04-05文化

清明节的起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要谈清明节,须从古代一个非常有名的,现在已失传的节日——寒食节说起。
寒食节,又称熟食节、禁烟节,冷节。它的日期,在冬至后的105日,即清明节前二日。据【史记】记载,是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清初汤若望历法改革以前,清明节定在清明节前两日,汤氏改革后,清明节定在五气经月中天,即春分后第15日。现在,公历上的清明节,大致在当阳历4月5日前后,冬至后的106天是清明节,又称为「踏青节」。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最适合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是缅怀去世亲人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是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而且越加受到人们的重视。
中国人受自身文化的影响,使清明成为了国人追思先祖功德、体现血脉相连的亲情之爱的一种活动,是民间寄放情感和慰劳自己的一种精神享受。作为中国人更是重视,上坟、扫墓是清明这天很重要的活动。不管距离有多远,人们都会赶回家乡祭祖、扫墓。称为「上坟」。祭祖、扫墓,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一种美德。也表达了中华民族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清明节祭祀先祖,是中华民族孝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传统美德。这一传统固定成为习俗,要追溯到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据传说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的正确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两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日。到了唐玄宗时,下诏定寒食扫墓为当时「五礼」之一,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与许京兆书】)扫墓遂成为社会重要风俗。
由于中国广大地区有在清明之日进行祭祖、扫墓、踏青的习俗,逐渐演变为华人以扫墓、祭拜等形式纪念祖先的一个中国传统节日,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即清明节。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清明,此时大地吐故纳新,生气旺盛,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人们喜欢踏青游玩、享受春天。因此也有人把清明节称作「踏青节」。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曰:「清明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