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民间故事:好心拿出月饼给乞丐,乞丐吃后说:咎由自取,怨不得人

2024-01-19文化

明朝正德年间,淮河县城内住着一位名叫郑官子的秀才,此人才华横溢,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在当地文人墨客当中十分有名。只可惜时运不济,连续三次参加乡试结果连连落地未能中举,好在他没有心灰意冷,为了完成有朝一日能够入仕为官的远大理想变得更加努力读书。

这年乡试大比的日子眼瞅着就要到了,郑官子望着夜空思绪万千,忽然看到头顶那皎洁的圆月,这才想起中秋节马上就要到了,随即脱口而出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

此刻提起月饼肚子里的馋虫突然闹起来,他不禁想去「月盛斋」那美味的月饼,那里的月饼馅甜而不腻,表皮酥脆松软。尤其是那刚出炉的五仁月饼酥软软、金灿灿的,光是闻闻味儿就会让人垂涎欲滴,如果咬上一口,啧啧,那真是人间美味。

如今中秋佳节将至‘月盛斋’的月饼也已经开始售卖,郑官子从小最喜欢吃的就是他家月饼,于是连忙回屋摸了摸那干瘪的钱袋子确定里面还有些铜钱,于是决定明天一定要买两块解解馋。

第二天一大早郑官子便前往「月盛斋」买了两块心念已久的五仁月饼,回到家后迫不及待拿起月饼准备品尝的时候,忽然发现门口不知何时出现了一位衣衫褴褛,身上粘满树叶的枯槁老汉,那老汉手里还拄着一根梨木棍子明显是来上门乞讨的。

见老汉可怜郑官子便好心从厨房里面取出个馒头给他,谁承想那老汉居然盯着桌子上面的月饼说道:「你这小伙子应该是位读过圣贤书的读书人吧!俗话说,来者皆是客,眼瞅着就到中秋节了,你明明有月饼却不给我,只给我这冰冷的馒头,难道这就是你的待客之道?」

郑官子怎么也没有想到老汉居然会说出这种话来,一时之间竟然无言以对,羞红着脸连忙拿起一块月饼递了过去。

那老汉估计是真的饿坏了,接过月饼便开始大快朵颐,那狼吞虎咽的样子看的就叫人觉得月饼好吃,郑官子看他吃的如此美味不禁吞咽了一下口水,随即便准备拿起另外一块享用,谁曾想他刚要伸手去拿,那老汉居然抢先一步直接就将桌子上面最后一块月饼抢了过去,看都没看他一眼拿起就送到了嘴边。

随着老汉一口咬下,郑官子当即便急了眼,十分生气地说道:「你这人好生无礼,就两块月饼,我连一口都还没吃,你怎么就全给吃了呀?」

老汉闻言微微一愣,诧异地问道:「难道你家里没有了?」

郑官子没好气地说道:「我就是个穷书生,好不容易攒下几个铜板就买了两块月饼,没想到还都被你给吃了,明天我就要府城参加乡试,家里的那点银子也就刚好够我往返的盘缠,看来今年的中秋节吃不上月饼了!」

听到这话老汉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接着将剩下的半块月饼递过去,说道:「你要是不嫌弃就将剩下的半个吃了吧!」郑官子看着月饼上那由老汉咬下去的半个缺口,上面依稀还能看到一排牙印,无奈地说道:「还是你吃吧!」说着他便拿起那块冰冷的馒头啃了起来。

随后两人便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起来,通过聊天老汉得知郑官子连续三次乡试都没有考中,便说道:「自古以来读书者成千上万,但是入仕为官的却屈指可数,老朽觉得你还不如踏踏实实地当个教书先生过着平凡的日子来得痛快。」

郑官子却说道:「那怎么能行,我自幼便开始读书,寒来暑往从未松懈过一刻,为的就是有朝一日可以入仕为官,不仅是为了光宗耀祖,也是想着为朝廷分忧,为天下百姓谋福。如果现在选择放弃,那我这十几年的努力岂不是都白费了。」

老汉听后若有所思地问道:「你真的有为国为民之心,将来可以为百姓谋福?」

「那是当然,在下从小的志向就是励志做个好官,让老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人人都有饭吃,都有衣穿,正所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邓官子说的慷慨激昂甚至激动的都站起了身子。

老汉闻言心里油然升起一抹敬佩之意,只见他眼睛一转说道:「今日吃了你两块月饼,但也不白吃,老夫这里有件宝贝就送给你吧!你在这里等我片刻,老夫去去就回。」说完那老汉便拄着拐杖离去,不到一盏茶的功夫便回来了,只不过回来的时候手中却多了一支毛笔。

老汉将毛笔递给郑官子后说道:「这支笔名叫黎民笔,它的笔杆是有上好梨木所制,笔头则是有老鼠须制成,这支笔挺健尖锐最适合书写和画画。既然你胸有大志,而且还请我吃了两块月饼,那这支笔就送给你吧,只要你不忘初心,心怀黎民百姓,此笔就可以助你平步青云,实现理想,但是你可千万不要忘记今日说过的话,将来做个为民为国好官! 」

郑官子见老汉谈吐不凡接过毛笔一看,只见毛笔大约一尺长,笔锋将近一寸,红褐色的梨木笔杆中带着一丝金黄,因为是梨木所制因此要比自己之前所用的竹笔会重上一些,拿在手里不由地比划了两下简直太称手了,心里十分喜欢连忙道谢,随后便将名为「黎民笔」的毛笔收了起来。

第二天一大早,郑官子便拿起昨晚提前收拾好的行李和盘缠向府城走去。半个月后乡试如期开始,当他拿到试卷的那一刻身体微微一颤,因为今年的考题竟然是「为官之道」。

虽说这个题目他已经不知道在家写过多少回,可因为有过之前三次的失败经历,让他不禁感到有些紧张,手心里满是汗水,当他看到枯槁老汉赠送的那支「黎民笔」后焦虑不安的心反而立马平静下来,在身上擦去掌心的汗水,长呼一口气便开始气定神闲地答卷。

也不知是不是「黎民笔」带他灵感,就在他握住毛笔的那一瞬间文思如泉涌一般袭来:「为官之道「,讲究「清」「廉」「直」。「清」则是为官清白,不占贿赂。对待任何人一视同仁,敢于为平民百姓伸张冤屈、打抱不平。

「廉」则是为官廉洁,两袖清风,不占百姓一分一毫。

「直」则是为官正直,不伪辞色悦人。要做到敢说敢做,敢作敢当,唯有这样方可为官。」想到这里,郑官子下笔如风,宛如文曲星下凡一般不一会儿功夫就写完整片文章。

数日之后,官差飞马来到郑官子家中报喜,刚一进门便大声喊道:「郑公子,恭喜恭喜!」一问方才知道,原来他在这次的乡试中不但考中举人,而且还是乡试的第一名,高中解元。郑官子闻言心中大喜眼角不禁湿润起来,寒窗苦读十几载今日终于有了结果。

从那之后,郑官子变得比以前还要刻苦经常挑灯夜读到深夜,每天只休息二三个时辰,其余时间全部用来读书为来年的会试做好充足准备。

转眼便来到了第二年的春天,郑官子背上行囊带上那根为他带来好运的「黎民笔」在乡亲们的祝福声中踏上了进京赶考之路。

兴许是天道酬勤,时来运转,他在接下来的会试和殿试当中发挥很好,一路上「过五关,斩六将」最终成为了进士。他在殿试这一环节,面对皇上提出的几个问题也是对答如流,听的皇上频频点头给出一句「此人乃是可造之材」的高度评价,最后更是给出探花的好成绩。

说来真是老天眷顾,当时怀柔县的县令因病去世位子刚好空出,于是朝廷就让他补上空缺,任命为怀柔县县令,官职七品。接到任命书的那一刻郑官子兴奋极了,寒窗苦读这么多年终于梦想成真。

走马上任之后郑官子尽忠职守又是清理积压旧案,又是微服私访了解民情,整天忙的不亦乐乎,当地百姓无称赞他是青天老爷。

由于公务繁忙郑官子每天忙的焦头烂额别说游玩散心了,就连休息的时间都快没有了,逐渐地他就厌烦起这样枯燥乏味的生活。

这天,他从几名衙役闲谈中得知县城里来了一个戏班,这个戏班唱功了得十分精彩,戏台上忙而不乱,慢而不断,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真假难分听的人如痴如醉。而郑官子为官之前最喜欢的就是听戏,可自从当了县令之后每天忙于公务就再也没有机会听戏了,于是他便打算任性一回,将手中公务全部分给县丞和师爷来做,而他则换上长衫到街上听戏。

那戏唱的真是好听,不知不觉就听了大半天,好好过了一把听戏瘾,今天的公务反正已经交给属下处理,郑官子索性就好好休息一天,他不急不慌地在街上闲逛享受着难得的闲暇时光。

走着走着他忽然看到街边的拐角处有一家古色古香的古玩店,走进一看里面名人字画,玉器古董应有尽有,而在众多的名家字画当中有一幅唐寅的仕女图引起了他的注意。那幅仕女图用笔工整细致,有院体之风。线条多用铁线描,流畅圆润,飘逸不凡,就连敷色十分讲究,乃是不可多得的精品佳作心中很是喜欢。

有心想买,谁承想那古玩店掌柜居然狮子大张开一开口就要五百两银子,着实把他吓了一跳,要知道他一年的俸禄加在一起也就不到百两银子,就算不吃不喝也要五六年才能买起,于是连忙说道:「这画太贵了,买不起。」

掌柜见他嫌贵不买,便露出一脸嫌弃的表情取笑道:「买不起还凑这么近干什么?刚才又是看,又是摸,万一弄坏了你赔得起吗?」说便一把将郑官子手中的画轴夺过去,二话不说就将他推出店铺。

好歹也郑官子是朝廷命官,今天居然被一个小小的掌柜如此羞辱,心中气愤不已地「哼」了一声便拂袖而去。回到县衙后,精通人情世故的师爷立马就察觉出郑官子脸色不对劲,于是上前小心翼翼地问道:「大人,您这脸色看着不太好,是不是在外面遇见什么不顺心的事了呀!」

郑官子叹息一声,便将刚才在古玩店里的遭遇讲述了一遍。师爷听后微微一笑,说道:「大人不必与这样的市井之徒怄气,那个老板一定是不知道大人的身份,否则就算借他十个胆他也不敢如此放肆。」

「这世道没钱真是叫人瞧不起,就我那点俸禄,遇到心爱之物也只能看看罢了,想买, 呵......简直就是做梦。」郑官子无奈地说道。

师爷看了看四周,若有所思地说道:「大人,这世道想要赚钱太容易了!之前不就有好几个富商想要求得大人几幅字画吗?只要您愿意动动笔,那些人还不得求着赶着给您孝敬润笔费呀!」

自从郑官子上任后当地的几名富商的确上门找他求过字画,当时他担心将字画给了那些人后,他们会借题发挥,狐假虎威,所以就一直借口推托。今天听师爷这么一说觉得有些道理,当朝律法可没有规定官员不可写写画画,而且还能拿到润笔钱何乐不为?

回到书房郑官子立马将宣纸铺在书桌上,然后酝酿一番,拿起‘黎民笔’便开始又写又画,可能是因为长时间没有练习的缘故,感觉自己的字要比从前丑陋太多。于是他又连续画了好几副,但仍旧没有一幅满意。可转念一想那些富商又不是真正的文人墨客,他们根本就不懂字画只是故作风雅罢了,那些字画虽然自己并不满意,但是应付那些人完全没有问题,于是他便停了手。

富商们拿到那些并不赏心悦目的字画后,竟然各个表现出如获珍宝一般,连忙奉上丰厚的润笔费或者拿出珍贵的古玩字画作为谢礼。郑官子看着堆在书桌上的银子和古玩,眼睛都冒起了光,他穷苦了多年,直到今天才终于体会到为官的乐趣,也真正明白什么叫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道理。

短短一个月时间他就靠各种手段‘赚’到了一大笔银子,有钱之后郑官子依旧没有忘记当初羞辱过他的古玩店掌柜。正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他郑官子报仇一个月都嫌太长,为了找回当初丢失的面子,他特意带着一大帮衙役浩浩荡荡 来到古玩店,不仅将那幅「仕女图」以几乎白送的价格买到手后,临走时还不忘狠狠地扇了掌柜好几个耳光骂道:「本官今天就好好教训一下你这个狗眼看人低的玩意。」那掌柜被吓得瑟瑟发抖即使被打得脸都红肿,可依旧连个屁都不敢放一个。

经此一事郑官子更加喜欢上了这种「高高在上的官威」和「收钱」的快感,慢慢地他就将为官的初心忘得一干二净,陷入欲望深渊里面无法自拔,发展到最后任何能够捞到好处的地方通通不会放过,简直到了雁过拔毛的地步。

这年刚刚入秋,天降大雨,而且一下就是数天,因为雨水下的实在太大地里的庄稼全都被淹死了,就连很多百姓的房屋也被大雨冲塌,成千上万的百姓无家可归。大雨停息后郑官子带着手下到附近几个村子里面巡视一圈,刚刚回到县衙,就发现县衙门口聚集黑压压一大片人,成百上千的受灾百姓将县衙围的水泄不通,纷纷恳求郑官子能够发放赈灾粮款帮助他们重建家园。

可他就是一个小小的县令,县衙里面的库房就算全部搬空也是杯水车薪,郑官子先是安抚灾民稍安勿躁,然后拿起‘黎民笔’写了一封关于请求拨款赈灾的公文,命令手下快马加鞭送到巡抚衙门。

巡抚大人看过公文里面的内容后,得知怀柔县受灾如此严重大量百姓无家可归,心系百姓的他连忙从库房里面拨出一大笔钱粮让人火速送往怀柔县交给县令郑官子,然后又写了一份奏折送往京城呈报朝廷。

几天之后,一大批粮款就送到怀柔县城。郑官子怎么也没有想到巡抚大人会如此迅速就拨了粮款,而且还给了十万两这么多。看着白花花的银子他又有开始动起来邪念,他想,如果将这些粮款全部分给灾民,他们最多也就是在口头上说自己几句好话,对自己而言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好处,而且这笔粮款可是他写信求来的,自己从中拿走一部分也不算过分。于是他便将这笔赈灾粮款分成了三分,一部分粮食分给受灾的难民,另外一部分用来建设房屋,而剩下的那一部分则放进了他自己的口袋中。

十万两银子乍一看感觉很多,但是将它们分配到灾民手里就没有多少了,更何况其中的三万两还落入郑官子个人的口袋,所以分到灾民手中的粮款就少之又少,那点银子别说重建家园就连吃饱饭都成问题。

一时间怨声四起,说巧不巧,就在这个档口,在县衙当差的一名衙役喝醉酒后无意间说漏了嘴,将郑官子克扣赈灾粮款的事情抖了出来,结果这一消息就如那星火燎原一般迅速传播开来,处在水生火热当中的难民听到消息后纷纷聚集在县衙门口,让郑官子给他们一个交代。对于这种事情郑官子怎么可能承认,一口咬定是别人诬陷他。

纸终究是不可能包得住火,这事越闹越大,一传十,十传百,辗转无穷,最后竟然都传到了巡抚大人那里,他听后震怒不已,立马带人快马加鞭直奔怀柔县一探究竟。

巡抚大人赶到怀柔县第一时间便询问郑官子详情,可再三追问之下他依旧拒不承认克扣赈灾粮款一事,巡抚面露怒意,沉声说道:「既然没有那就将赈灾粮款的账簿拿来,本官要一一核对,倘若发现数目不对严惩不贷。」

郑官子为人谨慎小心自从灾民开始闹事,他就意识到会有今天这样的情况发生,于是提前用‘黎民笔’连夜伪造出一本账目。然而此刻巡抚大人手里的账簿就是那本假的,上面记载的数名分毫不差任何人都不可能看出破绽,因为受灾百姓数目太大,巡抚大人总不可能挨个询问吧!

就在郑官子为自己的杰作暗暗得意时,连嘴角都压抑不住露出了一丝笑意,可随着巡抚大人逐一念出上面的账目,郑官子嘴角的笑容突然变得僵硬起来,随后一点一点消失不见,转而变成惊恐,因为上面记载的内容竟然与他之前写的完全不同,惊慌失措的他连忙上前翻阅账目,发现字迹的确是他无疑,但是内容却变成了他克扣赈灾粮款和这这段时间贪污受贿的账目每一笔都记得清清楚楚。

巡抚大人看出端倪后便命人将他重打五十大板,郑官子本就是文弱书生,五十大板打完只剩下半条命,为了不再受皮肉之苦,只好一五一十地交代了贪污赈灾粮款和贪污受贿的事情,巡抚听后大怒,骂道:「枉你还读过圣贤书,居然连百姓们的救命钱都敢中饱私囊,你这样的人根本就不配为官。」巡抚一怒之下摘去他的乌纱帽,还将其关入大牢。

好在赈灾粮款分文不少地全部追回,郑官子这才侥幸逃过一死,死罪虽免,但活罪难逃,他不仅罢免官职,而且永世不得录入并且还得吃三年牢饭。

一转眼三年过去,出狱之后无处可去的他只能灰头土脸地返回故乡,就在他回家的路上遇见了当初赠给他‘黎民笔’的老汉。

郑官子一眼便出了他,只见他怒气冲冲地上前一把揪住老汉的衣领质问道:「老头,当初你说‘黎民笔’可以助我一臂之力,让我步步高升?可何为我用它写好的账簿最后竟然全都变了?最可气的就是害我丢了官!」

不料老汉听后冷笑道:「天作孽犹可恕,人作孽不可活,你有今天结局都是你自作自受怨不得别人。当初老夫赠你‘黎民笔’那是见你心地善良有着一颗为国为民的心,希望可以助你通过乡试,自后有助你在会试和殿试当中大放光彩。这只梨木笔之所以又叫‘黎民笔’那就是让你用它造福百姓,用它为民而写,为国而书,而不是让你用它坑害百姓中饱私囊。当初你用它伪造证据私通百姓的救命钱,黎民笔自然不会答应,因此才会如实揭发你的恶行,让你罪恶难逃!你身为父母官,不想着为国分忧,造福百姓,而且一门心思想着如何捞取好处,被罢官就是自作自受,罪有应得。」

郑官子被老汉骂了个狗血淋头,此刻他才终于大彻大悟,原来自己早已被贪念蒙蔽双眼,当初的理想和抱负早已抛与脑后,自己落地今日下场真的是怨不得别人,要怪只能怪自己啊!

老汉骂完后便转身离去,郑官子刚想追上去道歉,不料却看到老汉停在村口的那棵千年梨树前,晃了晃身子,然后便渐渐地融入到梨树里面消失不见。

郑官子顿时被惊呆在原地久久无法回神,此刻他终于恍然大悟,明白了为何当初用黎民笔书写的账本内容会莫名其妙改变以及老汉的真实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