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大英博物馆」33号,让人震撼的中国国宝,国人心中永远的痛

2024-10-09文化

何鸿卿先生的慷慨捐赠,使得中国的文物有了新的家园。他是中国著名企业家,以个人名义捐赠63件重要文物艺术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公民个人文物捐赠数量最多、价值最高的一次。

这些文物艺术品涵盖了中国古代书画、陶瓷、玉器、青铜器等多个门类,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何鸿卿先生捐赠的这些文物艺术品将入藏故宫博物院,这将进一步丰富故宫博物院的藏品体系,提升其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承的能力。

同时,这些文物艺术品也将为广大观众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体验,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何鸿卿先生的慷慨捐赠,不仅体现了他对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高度关注和支持,也彰显了他作为一个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担当。

他的捐赠行为,将激励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大英博物馆的33号展厅,需要先了解一下何鸿卿爵士。1992年,这位香港商人慷慨解囊,向大英博物馆捐赠了200万英镑。

你们可能会好奇何鸿卿是谁?他是一个既有财富又有情怀的人。虽然没有把文物带回家,但他至少给它们找了个好的归宿。就在不久前,33号展厅的诞生为23,000件中国文物提供了一个家。

想想看,大英博物馆可真是太厉害了。自1753年成立至今,已经走过了250多个年头,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最初,这只是一个放置医生捐赠收藏品的地方。

说实话,看到这么多国宝漂洋过海,心里总有些酸溜溜的。然而换个角度想想,这不也在向全世界展示咱们的深厚文化底蕴吗?这些文物在那里,就像是中华文明的活广告,天天向世界展示咱们的智慧和艺术。

何鸿卿这一操作,虽然不能将文物带回自家,但至少让它们有了一个较为合适的展示平台。要不然,这些宝贝极可能还在破败的藏室里日渐蒙尘。

虽然看到咱们的国宝在异国他乡有些许伤感,但让更多人认识并欣赏中华文明的瑰宝其实也是一种传播文化的方式。这事还真得仔细思考一番。

毕竟,文物归属的问题,并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解决的。

前边的何鸿卿讲完了,咱们聊聊这【女史箴图】。这幅画不一般,画中的故事足以比拟电视剧【宫斗】的纷繁错杂。

往事回忆,1903年有个英国军官带着财富画卷来了大英博物馆。这人眼力不行啊,只有翡翠套环值钱,并没有发现画卷的真正价值。

经过历史学家的专业分析,得出的结果就是这幅画并不简单,具有收藏价值。最终以25英镑的价格将这幅千年珍品收入囊中。

咱们往回倒推一下,这幅画的历史背景可谓相当丰富。其创作源于东晋时期,当时有一位名叫顾恺之的画家,他看了张华的【女史箴】后,灵感迸发,一气呵成,创作出这幅【女史箴图】。

这位张华到底是何许人也呢?他可是西晋时期的一位重量级大臣。写下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对当时那位被大家戏称为「不靠谱」的贾皇后有所劝导。

谈到这里,可能你们已经听过「何不食肉糜」的典故。这个典故则正是在这个时期发生的。在那个时代,皇帝得知百姓面临饥荒,竟然天真地询问百姓为何不吃肉。

这不是搞笑吗?张华的妻子贾皇后也不是好惹的,她还挑起了「八王之乱」。因此,张华写了这篇文章,想着给皇后提个醒。

这幅画的真迹早已不知所踪,现在大英博物馆所收藏的是唐代的摹本,而我们的北京故宫博物院还有一幅宋代的摹本。

说实话,看到这幅画的遭遇,心里挺不是滋味的。一幅蕴含了古人智慧的画作,就这么被25英镑买走了,想想都心疼。

再想想,至少现在它被衷心地保存着,让更多人能够有幸一睹我们中国的艺术瑰宝,也算是一种文化传播吧。

这【女史箴图】就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了咱们文物流失的痛苦,同时也反映出了中华文化的辉煌。尽管这幅画现在流落他乡,但它仍然在无声地向世界讲述着中国的故事。

聊完了【女史箴图】,我们再来聊一聊青铜器和瓷器。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文明的活化石,每一件都在诉说着我们祖先的智慧。

首先来谈谈那对被誉为「大维德花瓶」的元代青花瓷器,这对花瓶的出现彻底颠覆了之前「元代无青花」的观念。

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其中一个叫做鸮卣的东西,看起来像个猫头鹰,但实际上是用来装酒的。古人真是会玩,把酒器做成猫头鹰的形状,据说这是因为猫头鹰能通鬼神。

双羊尊乃大英博物馆的十大镇馆之宝之一,是一件十分精美的文物。该文物是一对体型硕大的公羊,背部被巧妙设计成了贮酒器,我对其创意赞不绝口,给它满分。

这款文物不仅外形独特,其考古价值也非常高,绝对称得上是古代艺术家的卓越之作。

再来说说西周早期的康侯簋,这可不是凡品。它的手柄上雕刻了猛兽吞食小鸟的生动画面,形象逼真。底部还刻有24个字,记载的是周武王平定商朝内乱的历史事件。

在大英博物馆中珍藏了一款唐代的漆剔彩盘,其描绘的内容便是鼎鼎大名的滕王阁雅集盛会。在盘子底部还刻有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的诗作,让人在欣赏奇珍异宝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最后我们来探讨一下景泰蓝云龙纹盖罐,它可能是明朝宣德皇帝的御用物品。

从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到明清时期的瓷器,我们的祖先的智慧和创造力实在是令人敬佩。虽然这些珍贵的文物现在流落在异国他乡,但它们仍在向世界展示着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

每次想到这些,心里既自豪又有些酸楚。这些文物,仿佛是中华文明的时光机,带着我们穿越千年,感受古人的智慧。

从青铜器、瓷器的历史长河再往前走,我们就来到了佛教艺术这一站。

首先来说说那尊19厘米高的唐代镀金菩萨像。虽然个头不大,但那气质,简直了!身体微微倾斜,衣带随风飘动,看着就像要飞起来似的。

再来一尊大块头,就是隋朝的阿弥陀佛大理石像,高达6米!然而,这尊佛像有点儿惨,被人拆成三块运到大英博物馆了。

你们猜怎么着?这尊大佛原本在咱们河北省的崇光寺里供奉着。想想看,这尊大佛从河北到伦敦,这旅程也真是够曲折的。

最后说说明朝永乐年间的释迦牟尼鎏金青铜像。这尊佛像融合了中原佛教和藏传佛教的特点,就像是佛教界的"中西合璧"。

这尊佛陀坐莲花座上,表情安详,右手做降魔印,可谓是让人心生敬意。他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文化交融的见证。

这些佛像,每一尊都是我们文化的杰出代表。尽管现在它们身处异乡,但仍在以无声的方式向世界讲述着中国的故事。

说实话,看到这些佛像在异国他乡,心里总是有点儿不是滋味。不过换个角度想,这些佛像在那里,不就是在向世界展示中国的艺术魅力吗?这些佛像,就像一个个文化使者,静静地诉说着中华文明的故事。

文物流失是一段痛苦的历史,这种情况最早可以追溯到鸦片战争。在那段时间里,由于战争的破坏和侵略者的抢劫,大量的中国文化遗产被毁坏和带走。

例如,圆明园的宝藏就被英国和法国军队洗劫一空,其中包括许多珍贵的艺术品和文物这些文物流失对中国文化遗产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同时也对中国的民族感情和历史认同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如今,文物流失的问题仍然存在,并且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文物流失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许多国家都面临着文物被盗窃、走私和非法出口的问题,这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护文化遗产,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政府需要加强对文物保护的法律监管,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其次,社会各界需要提高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最后,国际社会也需要加强合作,共同打击文物非法交易和走私行为,保护文化遗产的安全和完整。

总之,文物流失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让文化遗产成为人类共同的财富。

说到这里,咱们必须提及那一段令人心痛的历史了。

1900年,一群强盗闯进了我们的圆明园。他们把能拿的东西全拿走了,拿不走的就砸碎了或者烧毁了。就这样,"万园之园"被这把火烧得一干二净。

想想都心疼啊!这就相当于古代的"打家劫舍",只不过规模更大,后果更严重。

现在,咱们的文物流失主要有三种方式:首先,战争时期被抢走了一部分;其次,一些外国人偷偷摸摸带走的;最后,一些不肖子孙为了赚钱,以低价卖给了外国人。

关于归还文物的问题并不顺利,虽然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已经通过一项公约,试图禁止非法交易文物,但西方18家大博物馆却联合起来抵制,不愿将文物归还。

他们的理由是留在那里更有利于文物保护,但听起来总有些别扭,就像是小偷偷了你的东西,然后说帮你保管一样。

同样,大英博物馆也秉持这样的态度,主张这些文物应该留在他们手中。他们声称,这样可以更好地向全球推广艺术、自然历史和科学的知识。

这话说得好像我们自己就不会保护文物似的。

虽然现在要把这些国宝都要回来可能有些困难,但我们至少应该记住这段历史,吸取教训。不能再让我们的文化瑰宝流失了,这事儿啊,真得好好琢磨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