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要不要做自己

2024-06-24文化

当家长对自己的孩子不满意或希望激励孩子做得更好时,他们可能会说:「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成绩那么好,你怎么就不能努力一点呢?」

言下之意,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理想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就是标杆。

如果你去问一个成功人士他究竟是怎么成功的,成功人士会笑着跟你说:「很简单啦,做自己就好了。」

你看,成功人士说要做自己,而很多人却见贤思齐,想成为别人的样子。

那到底要做自己,还是成为别人呢?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这个话题。

01、【道德经】告诉我们要做自己

【道德经】中那句耳熟能详的名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意思是: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

「自然」是【道德经】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按字面意思理解自然就是自己的样子。

道效法他自己,换句话,道遵循自己。

每个人都有他本来的样子,道也有它本来的样子。今天我们常常听到要勇敢做自己,做出自己的那个样子,那也可以叫自然,自己的那个状态,自然而然。

从这个意义上,那肯定要做自己。

当你做自己的时候,又有人说,你怎么这么「自我」,与周围格格不入。

这又引出另一个话题,小自然和大自然。

02、大自然,小自然

每个人,每个个体,都是天地万物当中的一员,都有自己的样子,这个自然我们不妨把它称之为「小自然」。

与小自然相对的是大自然,可以把大自然理解为一个抽象的存在,是所有小自然的集合,这里面无所不包,无所不有。

无数的小自然组成了大自然,统摄小自然的叫小道,统摄大自然的叫大道,小道要服从大道。

添一个字小道理要服从大道理,换句话,次要矛盾要让位主要矛盾。

进一步阐释,要做自己,但要做那个与大道协同的自己。

举个例子来说大自然和小自然。

当我们肚子饿了,掏出手机,在美团上点外卖。我们把手机比做小自然,实现点单光有手机是不行的。当你下单成功后,是整个系统在配合完成你的任务。网络、软件、商家、骑手、GPS、道路、资本等等小自然组合成一个大自然,协同作用,才让你足不出户,就完成美食享用。

这有点像一个生态系统,做自己的目的是让自己嵌入到一个生态位,协同发挥作用。

如果你是刚刚这个例子中的GPS,你不想做自己,你想成为一部手机,天天抛头露面,与用户亲密接触。假设这个场景发生,手机的角色让给你,但你承担不了手机的职责,那点餐系统马上就会陷入瘫痪。

03、要不要做自己的问题,其实是认识自己

通过前文的分析,草不与树争高低,这句话是有智慧的。

我们社会不由自主的塑造「大树」,「别人家的孩子」这样的标杆,其实很恐怖,全部成为大树,系统就失灵了。外卖点餐系统,都想成为手机这个角色,系统就没法工作了,系统会自动地让最擅长的人来能担任这个角色。

说到这里,要不要做自己的问题就转为:小自然如何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如果你是GPS(小自然),就千万别想着成为手机,而是让自己GPS的性能更符合系统(大自然)的需要。

在【道德经】中一直有一个主题:如何将你的小自然变成大自然。也就是让自己同于道,为道所得,同时你也得于道。

要不要做自己这个问题再追问一步,应该是认识自己,说简单一点,识别自己是哪块料,也就是自知之明。

社会所立的标杆,榜样可以追求,可以效仿,前提是你得是那块料。社会是个万花筒,需要各类人才,潜在的规则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成为「手机」,还得有人做「GPS」、「骑手」等等其他角色。

自己嵌入系统前,应该搞清楚自己适合哪个角色,如果不知道自己是什么角色,有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不断试。正如白居易所言:「试玉须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在这个问题面前,耐心才是最大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