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端午文化习俗

2024-06-11文化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端午节与70项民俗一并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9月,「中国端午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传统节日。「中国端午节」走向世界,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民族情感及国家认同,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国门的生动写照。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有很多说法,其中有纪念屈原说、对龙图腾的信仰和崇拜说、躲避五月邪气说,以及端午来自夏、商、周时期的夏至说。端午节起源于「纪念屈原说」,不仅表达了人民群众对我国古代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爱戴和怀念,也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文化永恒不变的真谛。这种爱国主义精神,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为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标识。同时,端午节还具有全国共享性的「辟瘟保健」与「追念先贤」意义。这两大传统既是端午节日的精神核心,也是端午节历久弥新的内在动力。

据【礼记·月令】记载,仲夏月阳光极盛,阴气初起,阴阳相争,故午(五)月是一个恶月,习俗讲究斋戒禁欲或登高避祸。另按先秦已兴起的五行之说,午属阳火,午月午日为两火相重,火气过旺,尤为恶日,需要辟邪禳灾,其习俗主要是蓄采百药、沐浴兰汤等。如成书于战国时代的【夏小正】记载:「此日(仲夏午日)蓄采众药,以蠲除毒气。」可见,这时端午节的确定日期已经出现,是在午(五)月午日或称「仲夏午日」。因此,端午节在战国时代已经初步形成。汉代端午节沿着战国时代的格局继续传承发展,魏晋南北朝是端午节趋于定型的时期,唐代以后,端午节接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传统传承下来,沿用了「端午」之名。

营口端午习俗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早晨起床后,大人、小孩的手腕、脚腕系五彩线,寓意是「长命缕」,引申可避蛇、蜈蚣等节肢毒虫;戴用五彩麻做的小笤帚,取扫除灾祲之意;戴用红布做的桃,借逃之音驱避疫毒;戴用黄布做的小布猴,希望布猴发挥「降妖除魔」的力量,消灭疫毒。小孩的脖子上要戴用五彩线编制的项圈,戴绣花红兜子,里面装热乎乎的鸡蛋,谓之滚滚运气。

日出之前,人们还要带着毛巾到野外春草茂盛处「拉露水」,据说端午节用露水洗脸擦眼,一年不害眼病。「拉露」时还要顺便拔一把艾蒿和桃枝,在家里门窗上挂桃树枝、艾蒿、纸葫芦(古人以葫芦装药,药可除病)和拿金箍棒的把门猴,意在驱灾辟邪。也有的在太阳没出山之前要上山采药,用艾蒿和五色条子浸过的水洗手洗脸,意为百虫不咬。这个时节,芦苇正是展叶拔节期,营口人便采苇叶包粽子,营口东部地区缺少苇叶,皆以黄米饭代替,还有吃煮鸡蛋和饺子的,也有的地区沿袭喝雄黄酒等习俗。端午不仅是一个传统节日,更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盼和祝愿。

中共营口市委党史研究室祝读者朋友们端午安康!

主办单位:中共营口市委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