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文化是社会的灵魂——中国文化的五大特征

2024-10-06文化

▲「秦砖汉瓦」,体现了中国侧重安稳的文化特征

思想家卡西尔说人是文化的动物,俄国文豪列夫·托尔斯泰说「文化,是一切社会生活的灵魂」。

可见,文化才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而对于中国人来说,认识中国文化,这就像鱼儿认识水,鸟儿认识空气一样,自然且重要。

然而,究竟什么是中国文化?这个自「五四」以来,无数思想先贤都孜孜以求的大哉斯问,大部分的讨论——如中国文化重道德、中国文化向内求、中国文化致广大而尽精微等,都充斥着似是而非的情绪与标签。

为此,我们从葛兆光 【古代中国文化讲义】、 孙隆基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等七本中国文化研究经典中,总结出了中国文化的五大特征,并以新近绝版复活的殷海光经典之作 【中国文化的展望】 为根基,全面系统思考中国文化的本质、过去、当下与未来。

▌ 特征一:汉字构造的哲学观

▲活字印刷字模

中国人使用的文字——汉字是世界上现存的、唯一的表意文字。

表意文字让汉字实现了「言文分离」,今天的中国人阅读两三千年的先秦书籍,几乎没有障碍。东北人、贵州人、广州人,说话几乎听不懂,但阅读文字可以畅通无碍。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维特根斯坦曾说:「我的语言界限即是我的世界界限。」与表音文字不同的汉字,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表达与思维习惯,造就了中西不同的哲学观。

如汉字的偏旁部首,代表着中国人对世间万物的分类,打、提、拉等带提手旁的动词都与人的动作有关,草、花、荣都与「草」有关;汉字的象形特征,还使得中国人更习惯于具象的思维模式,日月就是过了一天的「明」,刀上加一点就是刃……

而汉语作为为数不多的孤立语,同样区别于西方的屈折语和周边国家的黏着语。汉语没有时态,没有语态,没有位格,没有属格,没有单复数,连词性都不严格,这就导致了国人的思维中不注重逻辑、次序和规则。

▌ 特征二:家国一体的政治观

▲中国的坛庙大多体现出「家国一体」的政治观

古代中国人长期农业生活,以耕地为生活的原点,大家族共同聚居。这导致了中国基层社会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以血缘为纽带的熟人共同体,大家更重视家族利益而很少顾及个人体验和价值。

社会关系如此,可以理解,但中国人对国家关系的想象,也是建立在家庭之上。这就是所谓的家国一体。

人有父亲,国家就要有君王;子要孝,臣就要忠;父让子亡,子不得不亡;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这种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带来的一个典型恶果就如殷海光在 【中国文化的展望】 一书中所说,「这是中国人公私不分的一个重要根源」,在基层的典型表现就是基于血缘的关系网,在上层的典型表现就是皇帝不信任大臣,宦官外戚的轮流掌权。

▌ 特征三:热情不足的宗教观

▲有很多学者认为,较于西方,中国缺乏制度性的宗教

谈到中国文化时,总离不开一个判断:「儒释道,三教合一」。

当然,这个说法可能有些争议,但透过现象看本质,背后是中国人对宗教的热情有限。

中国人并非一直对宗教缺少热情,在商代,中国人对宗教狂热到了不惜以大量活人祭祀的程度。但周以后,中国人对宗教的热情一下子就冷却了下来。无论是儒家的民本思想,还是法家的法术势,都紧盯着此生此世的世俗社会。在其他文化中常见的因为宗教信仰而血流成河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从未发生。

缺少热情的直接结果就是「不认死理」,按照葛兆光在 【古代中国文化讲义】 中的说法「中国人没有太清楚、太严厉的宗教界限」。

缺少热情的另一个方面,则是对神的不虔诚,尤其是民间。比如老百姓对待灶王爷的态度是,在其上天的时候供奉灶糖,不是为了讨好神明,而是希望把神明的嘴粘住,避免其说坏话,这就已经是对待动物的态度了。

缺少热情的第三个方面,则最糟糕。就是中国始终缺少超验的宗教情怀,缺少对此世、此岸世界的某种约束。如中国人没有用天权约束王权的意识,没有用超验道德约束良心的意识。

▌ 特征四:阴阳五行的世界观

▲老子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在文明早期,很多文明都试图分析世界的基本元素,如古希腊文化认为,世界由气、土、水、火四种元素构成;佛教文化中有地火水风的四大说法;而中国文化中则是阴阳五行。

阴阳五行构成了中国人看待世界的方式。比如风水堪舆学。阴阳、左右、南北,分得清清楚楚,阴多属于凶的、坏的,阳多属于吉的、好的。还比如中医。心肝脾胃肾五脏,东南西北中五方,眼耳鼻口眉五官,与金木水火土构成了生克关系。

甚至在宗族孩子的起名,五行生克也掺入其中。典型的就是有明一代,朱棣之后是朱高炽,朱高炽之后是朱瞻基,再之后是朱祁镇、朱见深,棣、炽,基、镇、深是按木火土金水,五行相生排的。

按现在的观点,阴阳五行,以及与之搭配的八字、八卦、谶纬,无疑是玄学。但这些思维方式,仍然在商界大佬盖楼盘、学生谈恋爱、青年人工作求职中处处可见。

▌ 特征五:华夷之辨的国家观

在很多中国人,尤其是缺少现代教育的中国人眼中,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中国」和「外国」。

这其实源自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下观。

由于自身的相对先进,中华文明基本占据了周边所有适合耕种的土地。葛兆光老师认为,这种局面让中国人形成了以下认识:

「第一,自己所在的地方是世界的中心,也是文明的中心;第二,大地仿佛一个棋盘一样,或者像一个回字形,四边由中心向外不断延伸,最里面这一圈是王所在的京城,稍微外面的这一圈是华夏或者诸夏,最外面的那一圈是夷狄;第三,地理空间越靠外缘,就越荒芜,住在那里的民族也就越野蛮,文明的等级也越低,叫作南蛮、北狄、西戎、东夷」。

▲中国一向有以文明礼仪为标准,区分人群的观念

伴随着中国与世界的接触,中国人的天下观有所改变,但华夷之辨却始终保留,中国自身成为了天下,外部世界被简单理解为同质的「非我族类」。无论是「外国月亮圆」还是「遥遥领先」,其实都是这种心态作祟。

以上五大中国文化特征,构成了中国人对自我、国家、社会、世界、宇宙的终极想象,延续至今、深入骨髓。这些观点大部分出自葛兆光老师 【古代中国文化讲义】 ,但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具有众多复杂的侧面,一家之言也有挂一漏万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