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临海要览】项士元-1916年-(七)-工业、珍宝、学校

2024-05-15文化

愚人自译版∶

17.工业

临海只有 台绢 台鲞 (xiǎng)闻名于世,绢产自 西乡更楼 ,宋元时期,常用来作画,后创双经红边,销行更加广泛,又有栲绢( 夏衣喜用土织苎麻夏布,或以生绢为底料,单面涂以栲胶 )。黑*** 。*于炎暑,产自 殿前 的最好。

鮝产自于沿海一带,将石首鱼做成鮝。品类有三种,分别是 早夏 伏鮝 秋钓 。早夏,不到伏就做成鮝,鱼翅交不过头,味咸而有韧劲,无香。过伏的为秋钓,渔人用钓得渔。不改用网,鮝大而片比较薄,鱼翅分散而不相交,吃起来没什么味道,煮也煮不烂。只有伏鮝正在伏内晒成,两翅相交过头,鱼肉比较肥,脂多而色不变,可以做成羹。清白而香,味到甘淡,能使人更加精神,这是全祖望(〈1705~1755〉字绍衣,号谢山,学者尊称为谢山先生。)和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简斋,晚号随园老人。) 十分推崇伏鮝的原因。

此外还有制造品:宋代时所铸的 小雷纹花铜器 ,元代时黄祖龄仲修的 松烟墨 ,都非常好。其他像柏油、盐、酒、靛、纸、网等。因循原来的的简陋做法,不求改进,不值得叙述了。近年来虽然设立水产学校习艺所,讲求新的方法,然而成功的很少。如何能够制约国外海运过来的东西呢?

18.珍宝

临海书画金石十分丰富。有洪颐煊(1765--1837)的 小停云山馆 、宋世荦(1765--1821)的 红杏轩 、潘氏 三之斋 、叶书(1847--1908)的 荫玉阁 四家,而 大田岭外钱氏 所藏 丹书铁劵 铜塔、铜鼎、铜瓶 ,勉强算得上珍宝。

铜塔高六寸,重35两,内部镌刻18个字。

铜鼎重21两,四面有花纹,分上、中、下三层,中用钉植无底下层安三索纽并三足瓶,重28斤,高及几两。旁边有绣龙耳。贯以环四,围皆蝉翼纹,底有东涧二篆字。

钱镠(852--932)丹书铁券,形状像瓦,重132两,广一尺一寸,修尺有八寸三分,厚一分,文字用黄金填写,共25行,每行14字,后9行大半模糊不可辨别,这是唐昭宗李晔(867-904)赐给彭城郡王钱镠的。

宋代时,钱镠的后代钱暄(1018—1085)来台州做郡守(知州),于是居住在台州(临海);宋元之际,丹书铁券失而复得;明清期间,钱氏子孙世代守护这个丹书铁券。近年来岭外钱氏世族衰落,不知道如何珍重地收藏,丹书铁券被绍兴嵊州长乐钱氏所得到。所遗留下来的,听说只有一只存放丹书铁券的旧函匣了。

此外 天宁寺钟 白塔寺观音 王总管祠 ,以前也有 三宝 的称呼。现在也都找不到他们的踪迹了。

19.学校

临海有县学,开始于宋代 。县学有官,专门掌管文教这块。后来因为教职越来越松懈,书院兴盛起来。

设立的书院有官私二种,官立书院:像宋代的 上蔡书院, 王柏(〈1197-1274〉字会之,婺州金华人。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曾经在上蔡书院讲学。

明代的 赤城书院 ∶明代台州知府周志伟,同知宋世忠、王廷干建造,黄绾有记。

敷教小学 ∶明代台州知府罗侨建造。 龙映小学∶ 在天宁寺旁,明代台州知府李金建造。

龙顾小学 ∶明代台州知府许继(1350—1386)建造。

清代的 近圣书院∶ 康熙五十二年(1713),台州知府张联元建造。

三台书院∶ 同治年间(1862--1875),台州知府刘璈(1829--1887)建造。

私立书院:像元代柯釂的 鉴溪书院 ;明代检讨陈璲(1385—1466)的 白云书院 ,恭愍陈选(1429~1486)的丹崖书院;

清代侍郎冯甦(1628—1692)的 东湖书院 (后改为官立),都是造就人才的地方。

光绪年间(1875--1908),诏令废除科举,仿照泰东西(主要用来泛指欧美和东亚、南亚、东南亚各国。)创设学堂。三台书院改为三台中学,东湖书院历经改中学、农学。临海县儒学改为高等小学,各祠庙局所大多改初等小学(临海城乡共一百余所),而私立各校,民国以来,也跌倒了,爬起来;再跌倒,再爬起来,大多都是中等以下的学校。

原文简体字版∶

工业

临邑倚?尚係?栲?。奇***。***求?。惟台绢、台鲞?,著称于世,绢产西乡更楼,宋元时常以作画,后创双经红边,销行益广,又有栲绢。黑*** 。*于炎暑,产殿前者佳。鮝产于沿海一带,制石首鱼成之。品有三:曰早夏、伏鮝,秋钓。早夏者,未至伏所制也,其翅交不过头,味咸而韧,无香。过伏者为秋钓,渔人用钓得渔。不更用网,鮝大而片甚薄,翅散而不交,食之无味,煮亦不烂。惟伏鮝正在伏内晒成,两翅相交过头,其鱼甚肥,脂多而色不变,以为羹。清白而香,味之甘淡益人神气,此全谢山袁简斋所以深尚之也。此外制造之品:宋时所铸之小雷纹花铜器,元时黄祖龄仲修之松烟墨,皆佳。余若柏油、若盐、若酒、若靛、若纸、若网等。概因陋就简,不足称述。近虽设立水产学校习艺所,讲求新法,然成功者少。安足制东西之舶来哉。

珍宝

临邑书画金石之富,当推洪氏小停云山馆、宋氏红杏轩、潘氏三之斋、叶氏阴玉阁四家,而岭外钱氏所藏铁劵、铜塔、铜鼎、铜瓶,尤堪珍宝。塔高六寸,重三十五两,内镌一十八字。鼎重二十一两,四面有纹,分上、中、下层,中用钉植无底下层安三索纽并三足瓶,重二十八斤,高及几两。旁有绣龙耳。贯以环四,围皆蝉翼纹,底有东涧二篆字,券形如瓦,重百三十二两,广尺有一寸,修尺有八寸三分,厚一分,其文以黄金填之,共二十五行,行十四字,后九行漫漶大半,盖昭宗赐彭城郡王钱镠者。宋时王之孙暄知台州,因居于台;宋元之际,失而复得;明清间,世守此券。近遗苗式微,不知什袭,为越郡长乐钱氏所得。所留遗者,闻仅一旧椟耳。此外天宁寺钟、白塔寺观音、王总管祠,旧亦有三宝之称。今亦皆不可踪迹矣。

学校

临邑有学,始于宋。学有官,专司文教。后因教职寖怠,书院以兴,其设立有官私二种,官设者:如宋之上蔡书院(王鲁斋尝讲学于此)。明之赤城书院(明知府周志伟,同知宋世忠、王廷干建,黄绾有记), 敷教小学(明罗守侨建),龙映小学(李守金建),龙顾小学(许守继建)。清之近圣书院(康熙五十二年,郡守张联元建),三台书院(同治时,郡守刘璈建)。

私设者:如元柯釂之鉴溪书院;明陈检讨璲之白云书院,陈恭愍选之丹崖书院;清冯侍郎甦之东湖书院(后改为官立),皆为造就人才之地。

光绪间,诏废科举,仿泰东西创设学堂。三台书院改为中学,东湖书院历改中学、农学。县儒学改为高等小学,各祠庙局所多改初等小学。(城乡共一百余所)而私立各校,民国以來,亦屡仆屡起,大抵皆中等以下者也。

原文繁体字版∶

工業

临邑倚?尚係?栲?。奇***。***求?。惟台絹、台鲞?,著稱於世,绢产西乡更樓,宋元時常以作畫,後創雙經紅邊,銷行益廣,又有栲絹。黑*** 。*於炎暑,產殿前者佳。鮝產於沿海一帶,製石首魚成之。品有三:曰早夏伏鮝,秋釣早夏者,未至伏所製也,其翅交不過頭,味鹹而韧,無香。過伏者爲秋釣,漁人用釣得漁。不更用網,鮝大而片甚薄,翅散而不交,食之無味,煑亦不爛。惟伏鮝正在伏內晒成,兩翅相交過頭,其魚甚肥,脂多而色不變,以爲羹。淸白而香,味之甘淡益人神氣,此全謝山袁簡齋所以深尚之也。此外製造之品:宋時所鑄之小雷紋花銅器,元時黃祖齡仲修之松煙墨,皆佳。餘若柏油、若鹽、若酒、若靛、若紙、若網等。概因陋就簡,不足稱述。近雖設立水產學校習藝所,講求新法,然成功者少。安足制東西之舶來哉。

珍寶

臨邑書畫金石之富,當推洪氏小停雲山館、宋氏紅杏軒、潘氏三之齋、葉氏陰玉閣四家,而嶺外錢氏所藏鐵劵、銅塔、銅鼎、銅缾,尤堪珍寶。塔高六寸,重三十五兩,內鐫一十八字。鼎重二十一兩,四面有紋,分上、中、下層,中用釘植無底下層安三索紐幷三足缾,重二十八觔,高及几兩。旁有繡龍耳。貫以環四,圍皆蟬翼紋,底有東澗二篆字,劵形如瓦,重百三十二兩,廣尺有一寸,修尺有八寸三分,厚一分,其文以黃金塡之,共二十五行,行十四字,後九行漫漶大半,蓋昭宗賜彭城郡王錢镠者。宋時王之孫暄知台州,因居於台;宋元之際,失而復得;明淸間,世守此劵。近遺苗式微,不知什襲,爲越郡長樂錢氏所得。所留遺者,聞僅一舊椟耳。此外天寧寺鐘、白塔寺觀音、王總管祠,舊亦有三寶之稱。今亦皆不可踪跡矣。

學校

臨邑有學,始於宋。學有官,專司文敎。後因敎職寖怠,書院以興,其設立有官私二種,官設者:如宋之上蔡書院(王魯齋嘗讲学于此)。明之赤城書院(明知府周志偉而?知,宋世忠、王廷幹建,黄绾有记), 敷敎小學(明羅守侨建),龍映小學(李守金建),龍顧小學(許守繼建)。淸之近聖書院(康熙五十二年,郡守张聯元建),三台書院(同治時,郡守劉璈建)。

私設者:如元柯釂之鑑溪書院;明陳檢討璲之白雲書院,陳恭愍選之丹崖書院;淸馮侍郎甦之東湖書院(后改为官立),皆为造就人才之地。

光緒間,詔廢科舉,倣泰東西創設學堂。三台書院改爲中學,東湖書院歷改中學、農學。縣儒學改爲高等小學,各祠廟局所多改初等小學。(城鄉共一百餘所)

而私立各校,民國以來,亦屢仆屢起,大抵皆中等以下者也。

原文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