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青未了|你将像书中的风一样自由

2024-07-26文化

题记:如果时间是线性的,那以我们身处的时代为中心,过去和未来就像遥远的星空,忽闪着狡黠的眼睛,呼应着我们内心好奇的脉动和脑海深处求知的欲望。莎士比亚在【暴风雨】中借普洛斯彼洛之口,对爱丽儿说,「你将像山上的风一样 自由 。」今天,我也学着莎翁的口吻对爱书的你说:「你将像书中的风一样 自由 。」

在电子化、网络化和影音化的今天,说到读书,仿佛能闻到孔乙己长衫上散发出来的腐臭味一样,既让人好笑,又让人同情。但于爱书人而言,读书却有黄金屋和颜如玉一样的开心和幸福。是的,书中自有颜如玉,散发着淡淡油墨香的书籍像是从琅嬛宝阁中走出的大家闺秀一样。面对这样一位温文尔雅的佳人,怎能不沐浴更衣、正襟危坐、持心正念呢。白皙的纸张像是凝脂的肌肤,墨玉般的方块字像是含情脉脉的眼眸,手指在纸张和文字上轻抚像是吹面不寒的杨柳风,书页翻动的沙沙声像是口吐芬芳的耳边呢喃……这种内心的愉悦岂是电子影音读物所能赋予的。如果说电子书是秦淮河畔的花魁,那书籍就是诗经里庄姜,或许这就是读书的意义吧,可以遇见心中美好的未来。

卒于一九五零年的乔治·奥威尔曾写过一本【一九八四】的书,作为一名曾经参加过西班牙内战并在二战中投身反纳粹活动的老兵,厌倦了暴力和战争,回到英国开始文学创作。作品【一九八四】,既是他情绪和价值观的表达,同时也是对未来的一种预测和想象。书名【一九八四】,如果仅仅从时间线来看,对乔治·奥威尔的确是未来,但他在书中表达出来的情绪和观点——「除非历史的进程发生改变,否则全世界的人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失去大部分人类的特质,变成没有灵魂的机器人。」——对于像我一样,已经将一九八四视为历史的人来说,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手机智能化的发展,人类的沟通交流,慢慢从「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温暖,转向了「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的冰冷。沿着乔治·奥威尔对未来的预兆,其预测却像是越来越走向现实的实证一般。

弗吉尼亚·伍尔夫说:「过去总是美好的,因为一个人从来都意识不到当时的情绪;它后来扩展开来,因此我们只对过去,而非现在,拥有完整的情绪。」这就像乔治·奥威尔一样,基于对未来的悲观,我们无法窥见未来的美好,因此,我们的情绪总是沉湎于过去的美好之中。但有一点不可否认,我们在不同作者的著作的阅读中,可得以窥见不可知的未来,至于未来能否被实证,于当下的我们来说,似乎已经不重要了,我们只需将「读书见未来」这一颗种子深埋心底,将不断的阅读和思考,作为催生这颗种子的阳光和水分,努力长成一棵参天大树,那么未来的美好或绝望,一如风雨和彩虹,总是在转身旋面之间。

如果说读书是一颗种子,那么种下的时间应该越早越好。但这颗种子何时能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却是各自不同。如朝菌则不知晦朔,而大椿则以八千岁为春秋,这是不同的种子有不同的经历。而如王母娘娘蟠桃园中之蟠桃,虽同属一种,却也有三千年、六千年和九千年一熟之不同。正是因为这不同,才成就了大千世界。正因为这不同,才成为了各自的参照和思考。如果朝菌能够读书,将会知道自己从晦到朔的一生,仅仅是大椿生命中的一天而已,或许会发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之慨叹。如果大椿也能读书,或将会陷入朝菌人生轨迹的思考中,是什么力量成就了其向死而生的决绝,而我却要忍受着漫长岁月的磨砺,成为一个晚熟者。

种下一颗阅读的种子,脑海中自然而然的就会有一种对未来的期待和遇见,茁壮的芽,缤纷的花,丰硕的果……,至于到达未来的时间距离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就像两小儿辩日,远和近并不会影响我们对阳光的享受和敬畏。但如果想将这个距离拉长,读书,科幻类的书无疑是一个优先的选择。刘慈欣的【三体】就是一个无法忽略的存在。【三体】有宏大的宇宙观,有漫长的时间轴,有合乎逻辑的科技发展线,有生存法则的深刻思考……,而这所有的未来,都是从叶文洁回应外星文明作为起点——「1971年,清华大学的优秀学生叶文洁,出于试试看和好奇的心态,利用太阳强大的辐射能力向外太空发送了一束电磁波,希望能与外星文明取得联系,8年后,她真的收到了外星人的回信,但内容是死亡警告:不要回答!」——与我们而言,这起源于已经成为过去的时间点,让我们对【三体】预见的「危机纪元,威慑纪元到掩体纪元,再一直到遥远的宇宙时间线」,整体感觉虽遥远却不生硬,就像虽然历经九千年才成熟的那颗蟠桃,吃起来的口感依然软糯、多汁,香甜。

与其说相信「读书见未来」是时间线上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我更喜欢爱因斯坦的「知识圆圈论」,因为影响未来的变量从来都不是只有时间。时间、空间以及时空的交叉、重叠或平行,还有不同时空下的最主要的变量「人」(或者叫生命体)在发生作用。就像【三体】中叶文洁告诉罗辑的两条定理——「即宇宙社会学的逻辑基石,一是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二是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而这两条定理皆是从生命体的视角出发的,因为只有生命体才将生存作为第一需要,而生存本身就蕴含着出生和存活之意,。为了生存的更久和更好,于是在博弈中平衡出了「文明」。文明的表现形式不一样,如我们回望历史,从石器时代到冶炼时代,从蒸汽时代到电器时代,从信息时代到智能时代,文明在一路狂奔升级,但文明赖以存在的主体的诉求和欲望依旧。也正是基于此,虽然影响「读书见未来」的变量很多,但基于生存这一根本需要,我们仍然能够管窥蠡测。

读书不仅仅可以遇见未来,既使是对现实世界的真实描述,或者是对万事万物的刑名表达,亦或者是对容貌形体的客观呈现,都往往是或喟叹于「书到用时方恨少」或惊叹于「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都说书中自有颜如玉,就拿对人美貌的描写,遍览古今中外之文字,怕是无出【硕人】其右者。「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读此文字,其美不是局限于文字中,而是活脱脱的站在眼前,可观,可触,同时还留有无限想象空间,如果未来能够以此文字制作一个机器人,当是硕人穿越而来。可见,在阅读中,可以往来今古,遥见未来。或许曹植笔下的洛神,就是未来的智能机器人穿越时空,在洛水之畔幸会相遇。若以此心度之,【山海经】【神仙传】之类的流传之作,或非神话故事,而是未来在古人心目中的真实呈现。

如果以生命为坐标,时间的流逝是单向的,于是往往会心生「高堂明镜悲白发,朝为青丝暮成雪」的感慨。但通过阅读,却可以「以书为舟」,在时间的长河里穿梭和遨游。与其在「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感慨里蹉跎,不如「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手捧古卷,常伴青灯,天地悠悠,任我遨游。我相信,正是因为读书的这一魔力,才能让关云长既使在军营中也要夜读春秋,并将【春秋】这一让乱臣贼子惧的「忠信义」精神刻进了骨子里,成就一代武圣。还有凿壁偷光的匡衡,囊萤映雪的孙康,焚膏继晷的韩昌黎……这一个个流传千古的读书故事,让我们明白,我们虽然无法暂停时间的脚步,但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拉长生命体验的长度,增厚人生阅历的厚度,加深了人文关照的深度。正如横渠先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铿锵之语,立足当下,却能纵贯古今,横亘八荒。

如果以阴阳轮转,四季轮回的视角来看,那么展望未来和回望过去应当是硬币的两面。而打通未来和过去的隧道,穿越其中的方舟就是我们读的一本本的书。如韩昌黎为改变中唐时期工整华丽却空洞无物的文风,发起文风质朴却气势雄浑的古文运动,以复古之名却开启了以文载道的蔚然之风,这也正应了布袋和尚插秧偈中的「退步原来是向前」。韩愈在【答侯继书】中也自我定义说「吾之退,未始不为进,而众人之进,未始不为退也。」或许,韩愈,字退之,正是冥冥之中的天注定吧。因此,复古不是开历史的倒车,阅读历史经典更不是掉书袋。每每提及孔夫子的「克己复礼」,往往是避之而不及,仿佛一旦沾染就成了罪人。反观被人视为圭臬的「文艺复兴」,其思想起源和哲学起点,难道不是来自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艺术传统吗?难道这「言必称希腊」的文艺复兴和「克己复礼」不都是在勇敢的面对当下,并从历史积累中提炼和萃取变革和改造现实的新生力量吗?可见,回望历史是为了更好的看清现实,更是为了更好的遇见未来。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几千年来,在炎黄子孙的血脉中,读书是至高追求。至于读书的目的是「学而优则仕」,还是「读书学圣贤」,进而是「读书明道」,其实是一脉相承的,正如亚圣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至言,是好男儿内圣外王的毕生追求。我们读老庄孔孟,读经史子集,可学古,可复古,但不是泥古。是以古为镜鉴,正如李世民所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并以此来指导解决当下的问题,构建通达未来的坦途。伟大领袖毛主席一生翻阅批注二十四史,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不仅带领中国走出了内忧外患,还指明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途。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而且我们也需要以永远向前的勇气遇见更美好的未来,而这向前却不是割断历史,掩埋历史,而是通过读书,接续并萃取历史的某一部分,将遥远历史中最具生命力和成长力的部分作为我们深深扎入土地的根,将枝干挺拔于时空之中,与当下的阳光、空气和水进行有机而高效的光合作用,为明日之花和丰硕之果孕育源源不断的能量。

无论是白丁还是鸿儒,无论是黎民还是帝王,终极追求永远都是长生不老。能使鬼推磨的钱财,我们可以洒脱一句「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恩爱,我们也可以慷慨一句「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权力,我们也可以鄙夷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但我们对于长生不老的追求却是刻在基因里的天荒地老。于是乎,佛家有了从此岸到彼岸的轮回,道家有了炼化万物而摄取的长生,儒家有了立德立功立言的不朽。而追求长生的法门,无不是以文字呈现并一代代传承的典籍,【心经】【道德经】【论语】……我们在凝结了先贤智慧的字里行间,采集果腹的千钟粟,搭建安居的黄金屋,好逑偕老的颜如玉,直到在书籍和阅读中遇见更好的未来。

在麦家的新书【人间信】中有句话「世间的一切都是为了通往一本书」,换个角度,可以说「一本书可以通往世间的一切」。正如圣经有言「已有之事,后必再有;已行之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所以然者,皆时代在变,而人心人性未变之故也。正如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道的「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正因如此,我们才能通过读书预见未来。比如,只要人类还存在,人的欲望,对权力和财富的欲望就不会变,那为了攫取掌控,就无法避免搏斗和战争。当然,战争的形式、打法和武器会有不同,从石器时代的棍棒石头,到冶铁时代的刀枪剑戟,到火器时代的枪林弹雨,到未来时代的光电磁波……但无论未来的科技之路走到哪里,依然无法摆脱人心的好奇和人性的欲望。

阅读究竟是什么?当是以书本记录的文字为媒介,向内向外的求索。向外是开眼看世界,是对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满足。向内是闭眼观内心,是对攫取心和获得欲的修正。正如余华在【活着】一书中的自序中所说:「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是的,一个真正的作家是为内心而写作,那么一个真正的读者也只有因内心而阅读,才能与作者实现心有灵犀,并在这心心相印中通过了解自己而了解世界,通过了解

过往而了解未来,将自己置身于发现之中,就像日出的光芒照亮了黑暗!

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沧海桑田的变易和岁月轮转的蹉跎,我们可以看到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悲壮和气吞万里如虎的豪迈,我们可以看到谈笑的鸿儒和往来的白丁……一个个鲜活的面容,只要进入历史的长河就会无足轻重。维吉尔说:「一丝微风勉强把他们的名字吹入我们耳中。」这一丝微风就是你翻动书页的风。

作者简介:王新靖,字安之,籍贯莱芜,现居济南。山东诗词学会会员,山东金融作家协会理事,齐鲁金穗文学社编辑部副主任,山东省委宣传部第六届先进阅读推广人。诗歌、散文等散见于中国诗歌网、金融文坛、齐鲁壹点、齐风诗刊等文学期刊。齐鲁晚报首届「青未了散文奖」获得者,青未了副刊签约作家。

壹点号 安之如是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