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贾宝玉选择出家,是因为他无能吗?看看薛宝钗后来对他做了什么!

2024-06-06文化

钗黛之间的纠葛,最终以林黛玉泪水枯竭、生命离世,以及薛宝钗的胜利宣告终结。

尽管【红楼梦】的篇章尚未书写到尽头,但在前八十回中,作者已通过隐晦而深远的笔触,向我们透露了这个宿命的结局。

这个结局,在表面上看似林黛玉一败涂地,薛宝钗则似乎得到了她所期望的。但【红楼梦】终究是那个描绘「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深沉悲剧,几乎无人能够在这场命运大戏中全身而退、毫发无伤。

因此,作为剧中的另一位女主角,薛宝钗也注定难以笑到最后。

薛宝钗的悲剧在于,她虽然如愿嫁入了贾家,然而彼时的贾家,不仅风光不再,甚至她的丈夫,最终逃离了这个家。薛宝钗后来守了活寡,这是前八十回中无数线索告诉我们的。譬如第五回里的【终身误】: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在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是结婚后贾宝玉对林黛玉的深深眷恋与无尽的思念。

而对于曾经让他贪婪注视着手臂的薛宝钗,如今站在他面前,他却已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然而,这只是故事的开端。之后,贾宝玉甚至离家出走,留下薛宝钗独自一人在空荡荡的房间里等待丈夫的归来。

她的心情,恰如她所制作的灯谜中所描绘的那般:

「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

倘若我们深入细节去探索,会发现作者在丫鬟的命名上也颇具匠心。

薛宝钗的丫鬟名为黄莺儿,这个名字取自古诗【春怨】中的「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这样的命名不仅富有诗意,更暗含着深层的寓意。

它预示着薛宝钗将来可能会成为一位深闺中的怨妇,心情烦乱,甚至可能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如黄莺儿的啼鸣,都感到厌烦和不安。

然而,好好的,贾宝玉为何离家出走了?他去做什么了?

贾宝玉最终的归宿自然是出家为僧,这一点他亲口提及过,而且并非戏言。

林黛玉就曾两次听到他这样的表态,这显然是作者精心布下的伏笔。

正因如此,【红楼梦】一书曾名为【情僧录】,而这位情僧,正是我们熟知的贾宝玉。

虽然说贾宝玉成婚时,贾家已经落寞了,可彼时尚有贤妻(薛宝钗)美妾(麝月),贾宝玉若是愿意,仍旧可以享齐人之福,他为何非得出家呢?

哪位要说了,因为他对林妹妹无法忘怀,心如死灰啊。

这话只对一半,贾宝玉对林黛玉的深情厚意确实难以忘怀,但这并不足以成为他放弃生活的理由。

实际上,林黛玉生前就与贾宝玉在这一点上达成了共识。

从林黛玉对王十朋江边祭妻的评价,以及贾宝玉「真情揆痴理」的反应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在人生理念上有着极高的契合度。

因此,贾宝玉不可能仅仅因为对林黛玉的思念就放弃了对生活的追求。

所以,如果没有其他原因,即便林黛玉去世,贾宝玉也会像他认同的藕官说的一样:照旧娶妻生子,但心里不会丢下旧人不提。若因旧人孤守一生,妨了大节,死去的人不会安心。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贾宝玉选择出家呢?仔细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与他天性有关

贾宝玉天生便具有叛逆的本性。自他出生起,就伴随着异象,早在幼年时期,他的言行举止便显得与众不同。

令人惊讶的是,在他年仅六七岁的时候,竟能发表出「男泥女水」这样颠覆传统的观点,这无疑与当时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背道而驰。

再大些,他便对功名利禄嗤之以鼻,鄙夷封建礼教与封建等级。

同时,他还是一位理想主义者。他渴望自由平等,他向往自由恋爱,他鼓励个性解放,他尊重女性群体。

随着他的成长,这些因素逐渐演变为他内心深处的痛苦之源。他时常与封建礼教发生冲突,不断为自己的理想而抗争。

他对功名利禄深感厌恶,然而贾政却整日敦促他苦读经书以备科举。

他内心所向往的,是柳湘莲、蒋玉菡那般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但贾政却强迫他与贾雨村之流的官僚权贵交往。

这种尖锐的对立最终导致贾政对他感到彻底失望,父子关系因此一度紧张至极。

在一次激烈的冲突中,他甚至险些丧命于贾政的杖责之下。

他关爱女性,甚至在丫鬟们面前做小伏低,可当这些女儿被王夫人撵出大观园时,他只能眼睁睁看着,无能为力。

他心中期盼着能与姐妹们共度一生,春日里一同煎茶品茗,静听雨声,共赏繁花。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痛苦地发现姐妹们被迫一个个离开了大观园,且每个人的命运都充满了坎坷。

面对这一切,他深感有心无力,无法改变她们的境遇。

贾宝玉的美好理想一个个被现实击碎,也让他对这个环境越来越绝望,越来越没了留恋。

其次,贾家败落,悟出世事无常

因为贾家子弟们的坐吃山空和胡作非为,以及统治阶级的相互倾轧,贾家被抄了,败落了。

早在贾家衰败之前,贾府内部的种种矛盾已然激化至顶点,因此一旦贾家倾倒,必将暴露出前所未有的黑暗与丑恶。

再者,贾珍、贾赦等人也难逃其责,他们必将面临严厉的问责与治罪。

那些依旧留在贾府中的女儿们,将不再是温室中受到庇护的花朵,而会沦为狂风骤雨肆虐后的凋零残花。

面对这些巨大的变故和落差,贾宝玉幡然醒悟,意识到世间万物本就无常,一切都在瞬息万变之中,没有什么是真正永恒的。

既然如此,又何必再与这个污浊的世界做无谓的抗争呢?

最后,源于薛宝钗压下的最后一根稻草

前文已提及,贾宝玉对功名利禄深恶痛绝。他将程朱理学和八股文章视为腐臭之物,对那些一心追求名利、只知读书做官的士人,他更是鄙夷地称之为「禄蠹」,意即那些只想着当官的臭虫。

不巧的是,薛宝钗的人生价值观,与他背道而驰。薛宝钗的梦想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作为一个古代女子,她怎样才能上青云呢?无非就是依靠丈夫抬高自己的身份。

所以,始初她是奔着入宫来的,毕竟宫里那个男人,就是所有男人的第一位,他的女人地位也是所有女人中的顶端。只是天不遂人愿,她没能进宫,于是退而求其次,将主意打到了当时煊赫无比的贾家上面。

尽管贾宝玉在贾府中的地位如同「活凤凰」般尊贵,但这爵位的继承权毕竟有限。

若想未来在京城的权力中心继续立足,科举便成了他唯一的选择。

为了达成自己的「平步青云」之志,薛宝钗在尚未嫁入贾府之时,便已时不时地劝勉贾宝玉要专注经济学问。

然而,她的这番好意却未能得到贾宝玉的理解,反而因此被下了逐客令。

但是,她毕竟不死心,尤其是在两人成婚后,她将继续劝谏贾宝玉,而且态度会恶劣起来。这一点在第二十一回时,脂砚斋就有所透露:

按此回之文固妙,然未见后卅回,犹不见此之妙。此曰「娇嗔箴宝玉」……后曰「薛宝钗借词含讽谏」。然今日之袭人、之宝玉,亦他日之袭人、他日之宝玉也……何今日之玉犹可箴,他日之玉已不可箴耶?……箴与谏无异也,而袭人安在哉?

什么意思呢?现在是花袭人嗔箴宝玉,以后便是薛宝钗讽谏宝玉,而花袭人嗔箴,贾宝玉虽然不放心上,但起码表面上点个头,给面子。而将来薛宝钗再谏时,已经没有用了,贾宝玉连听都不会听。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一般而言,经历连串打击后的贾宝玉,理应会迅速成熟,摒弃孩子气的一面。

然而,薛宝钗的忠告却引起了他的强烈反感,这是何故呢?其根源就在于薛宝钗的「讽刺」方式上。

她的言辞中透露出的讽刺意味,让贾宝玉无法接受,进而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情绪。

花袭人当初劝谏贾宝玉,用的是嗔,这是一个懂得施展女性魅力的丫鬟,贾宝玉即便听不进去,也很受用这种态度。

而薛宝钗是「讽」,这是什么?挖苦,带刺,嘲讽,横竖就是要用言语来激将你。这种方式只会将贾宝玉推得更远。

另一方面,在贾宝玉的心中,薛宝钗与袭人截然不同。花袭人虽身为丫鬟,学识有限,无法与薛宝钗在思想层面上相提并论。

在贾宝玉眼中,薛宝钗这样博学多才、饱读诗书的女子,绝不应沦入追逐俗世荣华富贵的行列。

每当他看到薛宝钗热衷于功名利禄,内心只会涌起一种将美味梨子蒸食、珍贵古琴当柴烧的荒诞与惋惜之感。

本身处在恍惚忧伤中的贾宝玉,还要面对薛宝钗的面目可憎,这多么令他绝望!

那一刻,他只会想要逃离这个地方,逃离这个臭恶的枕边人。

因此,贾宝玉选择出家,绝非出于简单的无能或逃避现实。而是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他的理想被逐渐摧毁,同时对现实的失望也在一点点累积。

当他无法再构建起新的理想时,他选择了放弃尘世,当然,这也可以被视为他寻求新生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