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中国四大铜殿

2024-10-04文化

1、武当山铜殿

武当山铜殿俗称「金顶」,位于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武当山天柱峰顶端,建于明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坐西朝东,高5.54米,宽4.4米,深3.15米,重约400吨,为仿木结构重檐庑殿式建筑,全部构件均采用铜铸鎏金,工艺精湛绝伦,是武当山的标志性建筑。

铜殿为分体铸造,结构严谨,连接精密,毫无铸凿之痕。殿顶为重檐迭脊,冀角飞举,脊饰上有仙人禽兽等装饰,形象生动逼真;殿内的额枋有线刻错金旋子仿彩画图案,工艺精湛。顶部作平棋天花,铜铸流云纹饰,线条柔和畅润。殿内供奉着真武大帝铜铸鎏金神像,神像庄严肃穆,栩栩如生。

铜殿所处的位置地势险要,周围景色秀丽。站在天柱峰顶端,可俯瞰武当山的壮丽景色,云雾缭绕时,犹如人间仙境。

2、鸣凤山铜殿

鸣凤山铜殿又称「太和宫金殿」,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鸣凤山上,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 年),明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被移至鸡足山,后在清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平西王吴三桂又主持重建。

鸣凤山铜殿重约250吨,高6.7米,宽7.8米,深8米,呈方形,两层屋面,结构端庄。整体为仿木结构的重檐歇山顶式建筑,所有构件和配套物品均为全铜锻、铸。殿壁由36块雕花格扇加坊拼成,门窗上的精美雕刻工艺精湛。

殿内正中铜铸一尊高约1.5米的真武大帝像,侧塑金童玉女,两旁有水火两将。殿台阶下有侍亭两座,左面立着10米高的刁斗杆,杆上升起一面七星皂旗,旗周围有二十八宿等装饰,旗面上刻有「天下太平、风调雨顺、国泰民安」12个铜字。

3、五台山铜殿

五台山铜殿又称「显通铜殿」,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山显通寺内,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 年),由妙峰禅师奉敕建造。整个铜殿从屋顶到梁柱、门窗、墙壁,乃至殿内的佛像、供桌等,全部用铜铸成,装饰富丽,造型精美。

五台山铜殿重约500吨,高8.3米,宽4.7米,入深4.5米,为重檐歇山顶式建筑,其外观两层,内为一室,四角四柱,柱础似鼓。殿脊两端有铜铸的似龙非龙的宝瓶,光芒四射、耀眼夺目。

铜殿上层四面设有六扇门,下层四面设有八扇门,门上铸有精致美观的花卉人物,殿内供奉着众多铜铸佛像,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尊高约 3 米的文殊菩萨像,面容慈祥,神态端庄。此外,还有普贤、观音等菩萨像以及众多罗汉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4、万寿山铜殿

万寿山铜殿又称「宝云阁」,位于北京市颐和园万寿山佛香阁西坡,建于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 年),通高7.55米,外形仿照木结构建筑样式,为四方形歇山顶重檐。通体呈蟹青色,坐落在一个汉白玉雕砌的须弥座上,庄重精美。

铜殿正面上层悬挂由满汉蒙藏四种文字组成的「宝云阁」铜匾,下面悬挂「大光明藏」铜匾,四面装饰菱花,窗门四角各有一个铜铃。

铜殿的梁、柱、枋、椽、斗拱、亭瓦、宝顶、窗扇及九龙匾额等,全部采用铜铸造而成,总重约207吨,制作方法采用传统的「拔蜡法」,先以蜡雕成设计花纹的模型,再将熔化的铜水注入模型,待蜡水流尽,铜水便成型,最后工匠将各构件连铸为整体。此工艺使得宝云阁虽为铜铸,却在式样、尺寸以及工艺精细程度上与木结构的亭完全一致,充分展现了清代高超的铸造工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