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张即之书法:为南宋后期楷书实践活动带来新气象,对后世影响深远

2024-06-13文化

文/杨中涛

张即之书法墨迹

重要书家

张即之(1186-1263年),南宋书法家,字温夫,号樗[chū]寮,原籍历阳(今安徽和县),出生地为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张即之是中唐著名诗人张籍八世孙,他的叔父是著名爱国词人张孝祥(1132-1170年)。从书法成就上看,张即之也是对后世最有实际影响力的南宋书家之一。

对于南宋重要书家,曾有「南宋四家」的说法,而具体的四个人,则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陆游、范成大、朱熹和张孝祥。另一种说法则是陆游、范成大、朱熹和张即之。也就是说,「南宋四家「的两种说法,是在张孝祥、张即之叔侄间取舍一人。

张即之书法墨迹

这两种说法也都有各自的道理。第一种说法包括了张孝祥,原因张孝祥的书法天资很高,且与陆游、范成大、朱熹三人算是同龄人。只是张孝祥年仅38岁就英年早逝,他的书法天资没能得以进一步发挥。而张即之出生时,其叔父张孝祥已经去世。张即之的年龄比陆、范、朱三人都要小很多,算是晚辈。

但张即之的书法,明显受到张孝祥的直接影响,或者说他将其叔父没有完成的书法实践进行了发挥,并取得了极大成就。从这个角度上讲,将张即之作为「南宋四家」的一员,也很有道理。

张即之书法墨迹

重振楷书

在南宋重要书家中,无论是陆游、范成大、朱熹还是吴琚,他们的主要书法成就,多在行草领域。而生活在南宋后期的张即之,则在楷书领域重新取得了突破,使南宋的楷书实践实现了新的进展。

从唐代晚期开始,雕版印刷术逐渐普及开来,楷书字体基本停止了演进。北宋四家,以及南宋的陆游、范成大、朱熹等人,基本上都是在行书和草书领域更有建树。那么楷书这种字体是否还有新的发展空间?张即之用自己的楷书实践而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张即之书法墨迹

张即之楷书取法来源,最初受到其叔父张孝祥的影响:将褚遂良楷书与米芾行书加以重新组合,而形成了以褚体楷书为底,以米芾行书为面的新型楷书。

在此基础上,张即之又取法自魏晋以来的诸多楷书名家,同时也将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写经体有益元素,纳入自己的楷书实践当中。张即之楷书在强调规整的同时,又有意展现了楷书的书写性,而不会将笔画处理得非常死板。

从这个角度上讲,张即之楷书,其实是隋唐楷书与元明楷书之间的一座重要桥梁。张即之的楷书处理手法,对于元初赵孟頫及以后书家的楷书实践,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张即之书法墨迹

墨迹资料

张即之流传于世的墨迹资料很多,只是收集这些墨迹字帖,可能需要花费一定的精力和时间。他的墨迹资料,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楷书,二是行草类手札。

张即之的楷书墨迹资料,主要有【李衎 [kàn]墓志铭】、【大方广佛华严经】、【金刚经】、【佛遗教经】、【度人经】等等。其他墨迹,还包括大字行楷书【杜甫戏韦偃为双松图歌】、小字行楷书【汪氏报本庵记】以及行草书手札多种。

张即之书法墨迹

在张即之的楷书墨迹中,写经作品数量较多,且内容都比较长。他的这些写经墨迹的一个特点是:字形相对来说都比较大,已经不是常规意义上的小楷,而是处于中楷与小楷之间的尺寸。他的这些楷书点画生动,笔画粗细对比非常突出。

张即之的楷书墨迹,可作为临写楷书的范本。事实上,自南宋以来专学张即之楷书的人也为数不少。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这些楷书都是墨迹本,所以临写起来相对容易一些。张即之楷书对于后世的实际影响力其实非常深远。

2024.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