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入围傅雷翻译出版奖,这本书让普鲁斯特不再遥不可及

2023-12-07文化

关于普鲁斯特,有人这样描述:法国作家,彻头彻尾的失败者,花了二十年写了一本几乎没有人读的书,但也可能是莎士比亚之后最伟大的作家。

这部「几乎没有人读」的书就是【追忆似水年华】,书中没有连贯的故事情节,也没有波澜壮阔的场景,只是反复在回忆和虚构当中来回跳转,不断重现已经逝去的岁月。这种意识流的创作风格和极其细腻的语言描写,总让读者不由喟叹:「人生太短,普鲁斯特太长!」

【追忆似水年华】手稿

【追忆似水年华】被一些人看作「欧洲版【红楼梦】」,然而,读完【红楼梦】的人很多,读完【追忆似水年华】的人很少。所以,即使普鲁斯特的大名如雷贯耳,我们却好像很难说出一些关于他的具体细节。

2022年,普鲁斯特逝世一百周年之际,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了让-伊夫·塔迪耶的【普鲁斯特传】中文版,这部传记为我们认识这位伟大作家提供了丰富且可靠的资料。如今,这本书不仅在豆瓣收获好评,评分高达9.3,读者评价它「力挫群雄」,同时还入围了第二届行读图书奖文学类年度Top 10、第15届傅雷翻译出版奖社科类奖项。

塔迪耶从1959年开始发表有关普鲁斯特的研究成果,著有讨论普鲁斯特写作技巧的【普鲁斯特和小说】,以及概述对普鲁斯特评论的【阅读普鲁斯特】等,之后主编了1987年「七星文库」版【追忆似水年华】,其中辑印了小说创作中的主要手稿和大量异文。

得益于编辑普鲁斯特作品的机缘,塔迪耶不仅掌握了有关普鲁斯特的丰富资料,更对其手稿的演变和作品的形成了然于胸,但作为传记作者时,塔迪耶还面临一个如何阐释的问题。

让-伊夫·塔迪耶

在创作这部传记时,塔迪耶也利用了之前的素材和成果,但选择的每一个细节都有其意义,很少与写作无关的内容,他力图以此塑造一个与众不同的作家形象,并传递给全世界喜爱其人其书的读者。

塔迪耶提到,「传记作者与小说家有些相似,因为都要深入表象之下发掘意义,要在众多假设中做出选择」,那么本书也可以视作一个证明的过程。


塔迪耶始终追求「言必有据」 ,从普鲁斯特的家世、求学、阅读、交游入手,从他的课堂习作、报刊文章、翻译注疏、往来书信中,从他接触和喜爱的文学、美术和音乐作品中,梳理出普鲁斯特的思想谱系,再现他的思想世界。

普鲁斯特是这样完成他的创作

普鲁斯特曾写道:「对我来说,机遇的确很重要。但在机遇中,运气只占一成,我自己的努力占九成。」

虽然哮喘等疾病折磨着他,限制了他的行动,但普鲁斯特有自己的办法。比如,为了完成【在斯万家那边】卷末奥黛特散步一段,他坐在密闭的车子里重返布洛涅树林。比如,他会裹上丝绸围巾、掩住鼻子,为了探访劳拉·海曼与外叔公路易·韦伊的踪迹。

还比如,他在炎炎夏日仍笔耕不辍,但当时他已因病变得极度畏寒,只好「盖上七条毛毯、一件皮衣,捂着三个热水袋,一旁还要生火」。

普鲁斯特在写作时,往往先是在练习簿上写下一个又一个片段,然后将这些片段拼接连缀起来。塔迪耶说,他凭一己之力再现了民间文学漫长的成书过程: 从讲故事开始,逐步形成文字,再进行补充、扩展,最终组织成一部长篇巨制。

在塔迪耶看来,普鲁斯特的整个人生变成了小说,小说成了他的整个人生。他积极地出入文学沙龙、艺术活动等社交场合,自如地穿梭于未来小说的原型人物中间,细心观察可能需要的各种素材(社交环境、行为举止、梳妆打扮、历史氛围等等),将它们一一在记忆和想象中沉淀下来。

据塔迪耶考证,普鲁斯特小说中的主要人物都有不止一个现实原型,上文提到的韦伊外叔公的女友劳拉·海曼,就是奥黛特·斯万的原型之一。


而在【追忆】之前的试笔之作【让·桑特伊】中,普鲁斯特的这个创作特点就已经显示出来:公爵夫人主要以城堡主人玛德莱娜·勒迈尔为原型;公爵的原型则是奥松维尔伯爵,普鲁斯特专门写过他的沙龙;瓦尔多涅侯爵夫人,后来变成诺布瓦的情妇德·维尔巴里西斯夫人,其原型是弗勒里伯爵的情妇德·博兰古夫人;佩罗坦,未来的斯万,则以夏尔·哈斯为原型。

普鲁斯特受到吕西安·都德(右)的深情注视,也和罗贝尔·德·弗莱尔(左)走得很近。这张照片掀起波澜,令他与父母的关系紧张,他们猜到儿子的性倾向,立刻阻止他把照片曝光。普鲁斯特气得摔花瓶。在【让·桑特伊】中可见这段描述。

普鲁斯特不信基督教,却把福音书中的「只要有光明,就要劳作不息!」当作座右铭。

他总是先有思想,然后才有故事

有人批评普鲁斯特的通信充斥着无谓的琐碎之事;但这些信件仍有阅读的必要,它能帮助我们建立起普鲁斯特的思想谱系图,发现他的思想向故事情节演进的踪迹。

在他身上总是先有思想,然后才有故事。 有很多重要思想就是这样在通信中冒出来的。比如在给博尔多的回信中,他宣称「在努力回溯愉快的经历或者写作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就有可能重新拥有过去」,或是向巴雷斯预告了【驳圣伯夫】一书的观点:「我说过,拉辛、帕斯卡尔、托尔斯泰、梅特林克等人的生活是由两个部分构成的。我喜欢这个想法。」

他还很隐晦地向巴雷斯透露了自己的写作规划:「我还有两本罗斯金的书要译,然后我要尝试移译我自己的可怜的心灵,假如在这期间它没有死去的话。」

普鲁斯特曾给厨娘赛莉娜·科坦写过一张便条,感谢她做的胡萝卜牛肉冻。他说,「我希望我今晚要做的事与您一样成功,我希望我的文笔像您做的肉冻一样,那么光鲜、那么清澈、那么坚实,我希望我的思想像您做的胡萝卜一样美味,像您做的肉一样爽口和富有营养」。这道菜最终成了小说中弗朗索瓦丝的杰作。

普鲁斯特有很多地位显赫的朋友都把他的书信毁掉了,只有他的厨娘把信保留了下来,让我们向她致敬!自此以后,马塞尔的通信中充斥着有关他小说的暗示,个中秘密只有他本人了解。例如:「我如此喜爱这片森林,却无法把它画下来。」

对塔迪耶来说,传记需要解读的就是普鲁斯特的思想发育成长又转而进行创造的历程,尽力再现普鲁斯特的思想世界,阐明这个世界的形成得益于哪些书籍、哪些画作、哪些音乐。

揭示他为何以及如何写成这样

「若是能知道波德莱尔为何选择(做索多姆和戈摩尔之间的联络者)这一角色,他又是如何扮演了这个角色,那该多有意思啊!」其实,普鲁斯特本人早已阐明传记的功能,即揭示「为什么」以及「怎么样」,而不能满足于「是什么」。

塔迪耶所做的也正是如此,他的意图并不在于讲述「一本已经预制完成的小说雏形」,而是要从已经掌握的种种资料中, 挖掘最终将要转化为文字和人物形象的内心体验,并找到使小说成为可能的各种要素

不过,哪怕掌握普鲁斯特的全部资料,能知晓他生平的全部经历,身为传记作家的塔迪耶仍然需要在其中进行选择并重新阐释。

正如施沃布(M. Schwob)所说:「传记作家的秘诀恰恰在于选择。他根本不用考虑是否真实,而应该在人类纷繁复杂的表现中进行创造……耐心的造物主已经为传记作家准备好了无数的思想观念、行为举止和是是非非,它们就寓于报刊专栏、回忆录、通信集和各种注释之中。在这个包罗万象的大杂烩里,传记作者挑选出几件,拼成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即可大功告成。」

有人着力搜寻普鲁斯特的信件(他的通信集有二十一卷之多),并复述这些信件,连同其中的省略、谎言以及外人难以理解的玩笑。还有人只关注生活中和社交界中的普鲁斯特,漫不经心地只管将其他人的印象、看法收集起来。

普鲁斯特在威尼斯的照片,以1.75万欧元成交

但是,这样都始终停留在外部,始终是他人的想法,对理解作家的思想和感情无所帮助。这些传记中展现的,除了 他热衷社交的攀龙附凤之态,就是缠绵病榻的离群索居之景。其中缺少的,恰是一个作家及其作品的身世来历

塔迪耶要写的是 一个伟大作家的传记,不是一个社交人物、同性恋者或病人的传记 。他在庞杂繁乱的文献中精挑细选有意义的内容,避开广为流传的掌故轶事的干扰,力求写下的每一个观点或结论都言必有据。

在塔迪耶看来,普鲁斯特的生平中的事件、交游和爱情本身,并不比他的某位前辈,如让·拉辛生平中的事件更有分量。传主应该是这样一个人:他的伟大源于他的写作,他为此奉献了一切。

保罗·塞萨尔·以路画下「普鲁斯特的灵魂」

「如果不讲作品的写作过程,不讲写作中的作家,那么在作家的生平中,有多少年、多少天、多少小时要被忽略掉呢?」另一位为普鲁斯特作传的作家埃德蒙·怀特(Edmund White)曾这样评价这部【普鲁斯特传】:「它是同类作品中的佼佼者。」

分享你在阅读中感受到的普鲁斯特

2位优秀留言读者将获赠此书

普鲁斯特传

[法] 让-伊夫·塔迪耶 著,李鸿飞 译

普鲁斯特的心灵史、成长史,小说【追忆似水年华】的生成史、创作史!

-End-

来源:典籍与文化事业部、市场运营中心

转载及合作请发邮件:[email protected]


人生太短普鲁斯特太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