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不给后世子孙留苦难

2024-01-22文化

不给后世子孙留苦难

解筱文

在时间的无涯里和空间的无限里,每个人都是过客,绝难永生。对于祖先护佑中走来的一代代后世子孙,能给予祖先的仅仅是纪念和缅怀,而难以给予他们现世的回赠。

因此,普遍意义上,中国人活着的时候,会感觉到前面有列祖列宗,后面还有无数子孙,需要努力修为才能不愧对先祖,也才能荫蔽子孙。将对祖先的这种感恩深深刻在骨子里,加倍体现在繁衍子孙、传承血脉上,以及用力为子孙谋幸福的付出中。

这种为子孙后代福祉着想的集体共识,造就了千万年中国人不给子孙后世留苦难的高贵品质,也形成了往往以一代人的艰辛努力去完成几代人事业的极端负责精神和巨大的牺牲精神。

故此,中国人能够把基础建设事业更多放在百年大计、千年计划的高度去规划和实施,让一个个伟大的工程贯穿古今、造福人民、福佑盛世、惠及后世。

清代翟灏的【通俗编·卷一·俚语对句】中收录了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俗语:「今年种竹,来年吃笋;前人种树,后人乘凉。」这是对中国人「前人为后人造福」最形象精准的表达。

当然,这里是以种树喻事,泛指前人要多做有利于后世子孙成长和更好生活的事业。就种树本身而言,这是荫及子孙的最直接体现。因为,木材是中国古代建筑常用的原材料之一,需要多年才能枝繁叶茂、壮大成材。

中国古代为建设工程而大量砍伐毁林的情况比较严重。例如,秦汉时期,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对木材的需求急剧增加。大规模的移民屯垦和房舍、宫殿等建设,导致森林面积大幅减少。到了唐宋时期,随着经济的繁荣和城市的扩张,木材的需求更加旺盛,森林破坏也更为严重。

除了直接砍伐森林外,古代的一些战争和自然灾害也对森林造成了破坏。战争期间,军队往往需要砍伐森林来建造营房、制作武器和燃料等,这进一步加剧了森林的破坏。

写到在这里,不得不再一次提及朱元璋的一个鲜为人知的功绩。

朱元璋在明朝初年领导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植树造林运动。据记载,明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下令在南京周围种植了5000万棵梧桐树、漆树。第二年,又下令移民到淮河一带的居民,每家必须栽种200棵桑树、200棵枣树和200棵柿子树。之后又把种植桑、枣树的命令推广到全国。要求「凡农民田五亩至十亩者,栽桑麻木棉半亩,十亩以上者倍之」,对利用空地植树的实行免税,而对不完成植树任务者惩罚,对砍伐树木者治罪。有专家推算,仅洪武年间明朝的植树总量就在10亿棵左右。

明王朝对植树造林事业大力推动,全国蔚然成风。朱元璋之后的明朝皇帝和官员们,也继承了他的这一理念,继续推行植树造林政策。由此,带来人们对树木的珍爱,利于生态修复,森林面积增加,这为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确保了基础建设的木材资源供给,更给予后世的绿色希望。

毫无疑问,种这么多树在当时的确是耗费民力的一件事,特别是在明初经济尚未完全恢复、民生尚需改善的情况下,大规模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植树造林并不是最优先的选择。但在今天看来,朱元璋这种近乎偏执的政策,或者说命令,对后世子孙的生活环境改善确实产生了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

作为世界上最长的古代人工运河,京杭大运河的修建历时数个朝代,连接了南北水系,对于中国古代的经济、文化和军事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进入现代社会以来,仍然发挥着水利灌溉、水运交通、生态旅游、历史文化传承以及南北水资源调配等多重作用。

全长404.5公里的苏北运河作为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十个梯级船闸在2023年累计开放闸次达到31.3万次,实现了货物运量3.5亿吨,同比增长3.3%。这说明,即使在今天,就交通运输功能看,京杭大运河依然保持着较高的运输量和运输效率,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货物运输意义重大。

然而,大运河在修建过程中,由于工程浩大、劳民伤财,引发了不少非议和反对声音。特别是在隋朝时期,由于大运河的修建使得隋朝的经济实力大幅下降,国家财政陷入困境,导致民怨沸腾,人民对隋朝政权失去了信心和支持。各地纷纷爆发农民起义和反抗运动。最终,隋朝因各方反抗起义而迅速崩溃灭亡。可以说,大运河的修建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隋朝的灭亡进程。

历史的面孔是诡异多变的,洒落给后世的往往是一片凌乱。于凌乱中触摸他们冰冷的时候,让我们常常喟叹不已。但当我们偶然捡拾到他们有意无意留给后世的一丝温暖时,却发现这种温暖无限珍贵。

陈寿在【三国志·魏志·毛玠传】中有言:「子孙无穷,本枝百世。」这句话体现了中国古人对于家族传承和延续的美好愿望,期望子孙后代能够世世代代延续下去,家族的根基和枝叶能够长久存在。

在传统文化中,中国人深知自己肩负着为后代创造更好生活的责任。这种责任感驱使着人们为了子孙后代而努力奋斗,尽量不给他们留下难题和麻烦。特别是在工程质量方面,中国人注重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确保工程能够经得起历史和时间的考验。

这种对质量的严格要求,体现了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诸多中国古代大型工程和建筑,历经千年风雨洗礼,至今依然屹立不倒,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先人留给世间的珍品。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化家,他以其宽厚待人的品质而深受人们敬仰。但对于工程质量的要求却是铁面无私。

【贞观政要】中记载了李世民多次强调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并要求官员们严格把关,确保工程质量。【旧唐书】、【新唐书】等书中显示,李世民对于工程建设十分关注。例如,在修建宫殿、城墙等重大工程时,李世民派遣信任的官员或亲自前往工地视察,以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符合他的要求。这些视察往往贯穿着对工匠技艺、材料选择、施工流程等方面的严格检查。

李世民常常亲自巡视工地,检查工程质量。如果发现工程质量不合格,他会严厉惩处相关责任人,并要求返工重建。贞观年间,扬州地区遭遇旱灾,为了解决当地的灌溉问题,李世民下令修建扬州勾城塘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有一名负责官员贪图私利,偷偷减少了工程所需的材料,试图蒙混过关。然而,这一行为很快就被监督官员发现,并上报给了唐太宗。李世民得知后非常愤怒,立即下令将这名负责人处以重罚,并要求重新施工,确保质量达到标准。

在李世民的严格把关下,唐朝的许多新建、扩建和修缮工程都成为了经典之作,如长安城、大明宫、大雁塔等。他的这种亲力亲为、精益求精的精神,不仅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也为后世树立了榜样。

「物勒工名」这一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即工匠必须把自己的名字刻在所造的物件上,以示对质量的负责。如果工程质量出现问题,就可以通过追溯工名找到相应的责任人。

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对工程质量的要求极高。他深知工程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发展和子孙后代幸福,将「物勒工名」进行强化,要求所有官方工程都必须建立终身负责制和层层追责制。

据史书记载,朱元璋对城墙建设的要求极高,南京城墙身使用了10厘米×20厘米×40厘米左右的大型城砖垒砌两侧外壁。这些城砖是由长江沿线120个县烧制的,每块砖上都刻有监制官员、工匠等人的名字。这种制度确保了每个参与工程的人都要对自己的每一项具体工作负责。

在城墙建造完工之后,朱元璋会派人进行验收。如果发现哪块城砖有问题,就会按照上面的名字追究责任。有一次,在验收过程中发现了一批质量不合格的城砖,朱元璋立即下令将这批城砖全部拆除,并严惩了相关责任人。其中包括一些工匠和负责监工的官员,他们被处以重罚,甚至被处死。

这一管理制度不仅明确了各层级人员的责任,还对工程的质量提供了保障。在他的严格把关下,明朝的工程管理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确保了工程的长期稳定性和安全性。

进入当代中国,21世纪以来,中国高铁横空出世,后发先至,以极短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国家几十年的发展里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整体性引领世界轨道交通业。在这个充满巨大奉献牺牲和极端付出的建设发展历程中,中国高铁人将自己的命运和高铁紧密相连,矢志建设百年工程。

2010年5月15日、5月16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播出【中国高铁奇迹是怎样创造的】(上、下)节目,生动真实地反映了我国高速铁路发展历程以及所取得的非凡成就,深层次揭示了我国高铁品牌所蕴含的制度优势、自主创新和高铁人的奉献精神,得到强烈社会反响。

这个报道中有一个细节是这样说的:「中国高铁沿线,没有高高的纪念碑,所有建设者,都把他们的名字写在了乘客的脚下,写在动车的底部,轨道的背面。因为制造者的名字就打在动车的底部、轨道的背面。而在电子档案里,哪一道工序是谁,操作司机是谁,也都一目了然。」

中国高铁事业的奠基者、开创者和发展者,更多是以身作则,在每一条的高铁开通联调联试中,在每一次刷新运营试验新时速中身先士卒,伫立于车头,亲自检验高铁品质。

这就是中国人一以贯之对重大工程质量的责任担当,对历史和后世的极端负责。

清代学者陈澹然在【寤言二·迁都建藩议】中有句传世名言:「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这句话道出了中国治世谋事的千古经验,建构了中国战略发展的系统原则。

从古至今,中国人在基础建设上的智慧和努力,一直是世界瞩目的焦点。不同于西方的短视和即时满足,中国人更注重长远规划和为后世留下的遗产。因此,在做出重大决策时,会考虑到长远的利益和影响,尽量规避潜在的风险和麻烦,为子孙后代创造一个更加稳定和繁荣的环境。

中国古代在基础建设方面就展现出了深远的长远规划智慧。诸如都江堰的水利工程、雄伟的长城防线以及贯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都是这一理念的杰出代表。这些工程在规划之初就考虑到了未来世代的需求与利益,不仅解决了当时紧迫的问题,更为后世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这种跨越时空的规划视野,彰显了中国古代人民的卓越智慧和对未来的深邃思考。

进入现代,中国人在基建领域的长远观并未因时代的变迁而消失,反而得到了进一步的继承和发扬。新中国成立后,从1953年开始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到今天已是十四个五年规划。难能可贵的是,中国人在很多规划实施中,展现出了强大的执行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一旦制定了规划,就会全力以赴地实现它,甚至超预期完成,这使得中国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以铁路建设发展为例,2004年【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颁布,计划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万公里。实施后仅3年,2007年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就已达7.8万公里。

2008年国家又着手对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调整方案进行研究,发布【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新调整的方案,将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规划目标由10万公里调整为12万公里以上,其中客运专线由1.2万公里调整为1.6万公里,电化率由50%调整为60%。

但是,经过短短几年努力,截至 2015 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已达 12.1 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 1.9 万公里,提前5年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于是,2016年国家又调整发布【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2030),规划明确,到 2020 年,全国铁路网规模达到 15 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 3 万公里;到 2025 年,铁路网规模达到 17.5 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铁路 3.8 万公里左右。但是,截至2023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9万公里,其中高铁4.5万公里。

今天,中国早已建成了世界最现代化和最发达的铁路网,为中国经济社会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中国人在基建方面的长远观,不仅体现在具体的工程项目上,更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那就是一代人的奋斗,为了几代人的福祉。

这种长远观,使得中国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保持冷静和坚定,不为眼前的利益所动摇,始终坚持为后世子孙最大化谋幸福。

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从梦想到落地花费了56年。修建的决定也是痛定思痛的结果!与其一次洪水损失近2000亿,倒不如修三峡水利工程!千辛万苦,玉汝于成。当年国家穷,在每度电里加两分钱,作为三峡工程建设基金。所以说,三峡是每个中国人的三峡。每个人都为三峡工程建设贡献了力量。

三峡工程建设不仅体现了中国在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上的雄心和实力,更展示了中国人民对未来世代福祉的深思熟虑。正是这种深入骨髓的长远观,反复论证,精心打磨,使得中国人能够坚定信念,面对无数的技术挑战、环境挑战和社会挑战,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完成了这一世界级的工程壮举。

三峡工程于1994年12月14日正式动工修建。1997年11月8日,大江截流成功;2003年,三峡工程如期实现蓄水135米、船闸试通航、首批机组发电的三大目标;2006年5月20日三峡大坝全线达到坝顶185米设计高程;2008年10月,26台机组全部投入运行;2015年9月,三峡枢纽工程完成整体竣工验收;2016年9月18日,三峡水利枢纽升船机进入三峡试通航阶段……

历时13年,三峡工程的建成运行,彻底改写了苦难的长江治水历史。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中国人以一种难以想象的奉献和负责精神,往往一代人努力实现几代人才能完成的事业,这种基建长远观使得中国能够在短短几十年内实现从贫穷落后到繁荣富强的历史性飞跃。

新时代,在前人基础上,中国基础建设在交通、能源、水利、信息通信等多个领域取得了重大发展成就,构建了更加完善、高效、智能的基础设施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复兴伟业提供了重要支撑。

放眼全球,中国秉持开放包容,倡导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出「一带一路」倡议,成为人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通过参与推进沿线国家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成为了造福世界的「发展带」和惠及各国人民的「幸福路」。中国基建正在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为子孙后代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新未来。

从古代的丝绸之路到现代的科技创新,从绵延不断的农耕文明到日新月异的城市风貌,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致力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以其卓越的远见和坚韧的牺牲精神,为后世子孙创造了美好的生活环境和发展条件。这种崇高的精神品质,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代代相传,永不停歇。

解筱文:战略学者。主评时政、商业、铁路、文化。 微信公众号:zgmjply(评论员解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