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你吃得亏都会变成将来的幸运!我爸是这么做的,也这么教育孩子

2024-01-27文化

我爸本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但是,我们家却有个祖传的手艺,就是会做宴席。我爸靠这个祖传的手艺为十里八乡的百姓服务,赢得了好口碑,也给他赢来了人生的重大转折。

听我爸讲,我们家祖上曾在一个王爷家里当主厨。后来,王爷家犯事,我家祖上就流落到我们这一带,专为方圆百里的老百姓在红白喜事,以及孩子满月时办宴席。这到底是祖上那一辈子的事,真的假的,谁也不知道,家里就这么传说。

我爸从小跟着我爷爷走四方,一边给我爷打下手,一边学做宴席上的各种菜肴。

我爷的做饭手艺既上得了厅堂,也去得了民间。他曾经为省城的大户人家办过宴席,也给普通的村民办过流水席。在我爷的精心传授下,我爸可以说煎炸烹炒样样精通。

我们家那地方冬天比较冷,也比较长。十月份秋收以后,地里就没什么农活了。一直到第二年清明以后才开始下地。冬闲的时间有半年多。这个时候,家家户户也有收成了,办婚事的特别多。这时候,就成了我爸最忙的时候。

那个年代,婚宴没有去饭店的,也去不起。都找像我爸这样,能张罗会做饭的人,在自个家里办宴席,把亲戚朋友请来庆祝。

我爸平时在生产队种地,忙不过来,在春夏秋三季很少接活,除非特别熟的人,拉不下面子的才会去帮忙。冬天闲下来没什么农活了,我爸就开始接办宴席的活。

办宴席挺累人的,一忙活至少三四天。根据主家提供的原材料,做得宴席既要好看,像样,还要好吃。尤其是有些人家经济条件有限,原材料品种不多,都是普通的食材,更需要动脑筋,做出花样,做出特色,别让来得客人笑话。

虽然很累,也很烧脑子,实际上也没什么酬劳。大多数的时候,跟义务帮忙差不多。除了个别家庭条件好的人家会给个几块钱,多半也没有什么酬劳。忙活完了,给拿两瓶酒或两条烟或一包糖,有的人家不给烟酒,送结婚时别人送的礼品,比如床单、枕巾、暖壶之类。有的家里这些都给不起,家里有什么就给点什么,没有就算了。

我爸脾气好,性子软,人厚道。别人都是谈好价才决定去不去。我爸只要时间够,从来不跟别人谈价。给多给少,给不给,从不与人争竞。用他的话说就是,闲的也是闲的,就算帮忙了!谁还一辈子老结婚呀。因此,找他的人特别多,冬闲的时候都排不开日期。经常头年就得跟我爸定好日期,就怕现定没空。

我们家那地方办宴席的主食必须是用黄米面做的油炸糕。直到现在都是这样,也算是一种传统文化吧。

油炸糕馅通常有两种,一种是豆馅,一种是菜馅。做起来挺费事。先要和好糕面,再上屉蒸,蒸完再用手捶糕,捶好糕以后,还得揪成一个个小糕剂子,再包上豆馅,菜馅,我们管这叫捏糕,包好以后再用油炸。炸出来的糕外表金黄酥脆掉渣,内里软糯,这才算是好的油炸糕。

谁家办事,亲戚朋友早早就得去帮忙,男的负责捶糕,女的负责捏糕。宴席开的时候,还得帮着迎来送往,端盘子,刷锅刷碗。

办一场宴席,我爸至少得忙乎四五天,第一第二天,采购、备菜,第三天是正日子,也是最忙的一天,办完事后,主家还得再摆几桌谢客宴,宴请正日子那天帮忙的亲朋好友。当然,也包括我爸。但是,酒席还是我爸做。只不过,今天主人要请我爸上桌吃饭,给我爸敬酒表示感谢。正日子那天我爸忙得根本上不了桌,只能找个间隙,随便吃两口完事。

吃完谢客宴,走的时候,主家一般会给帮忙的人每人至少带10个炸糕,多的也有30个的。给我爸的除了炸糕外,还会有一荤一素两样菜。这是约定俗成的礼节。

烟酒糖以及生活用品,如果我们家需要,我爸就带回家。否则,我爸就拿到集市上卖掉,换成钱。但糖块我爸不会全卖了,一定会留几块,分给我和我哥。有时候,还会用换的钱给我们买一些其他的小玩意和小零食。炸糕和菜就带回家,给我妈、我哥和我吃。

因为我爸这个手艺,我们家的日子过得比别人家要宽裕一些。因为这个手艺,我爸在十里八乡的口碑特别好。也因为这个手艺,我爸获得了他人生的一个最重大的机遇,把自己从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工人,吃上了商品粮,挣上了工资,到省城上班了。

有一年快到年底了,村长找到我爸,说省城有一个国营大厂给职工办集体婚礼,让我爸去帮忙,过几天派车来接。村长发话了,我爸更没有二话了。

原来,这个工厂的食堂师傅就会做家常便饭,大锅饭,办宴席他们没经验。食堂领导就四处打听,想找一位办过宴席的人帮忙。我们村离省城不远。他们不知道跟谁打听到我爸会做宴席,而且是这一带做宴席做得最好的,然后就一级又一级地找到了我们村长。

果然,过了两天,村长领着一辆吉普车来到我家接我爸。村长千叮咛万嘱咐,让我爸一定要拿出平身的水平,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

一星期以后,一辆吉普车把我爸又拉回来了,还从车上卸上不少的东西。目送吉普车走远,我爸顾不得把东西拎进屋里,一个箭步跨进家门,语无伦次地跟我妈说,「他们让我过完十五就去工厂!」

我妈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问我爸,「让你去工厂干吗去?他们还要办宴席?」

我爸激动地说,「不是办宴席,他们让我去工厂上班,正式的!」

我妈更迷糊了,「你是不是犯迷糊了?去了一趟省城回来,胡说八道什么呀!让你到省城上班,你做梦了吧!」

我爸说,「是首长亲自问我的。过完正月十五就让我去工厂报到去!」

我妈听得一愣一愣的。

我爸赶紧把前因后果跟我妈学了一遍。

话说吉普车直接把我爸拉到了位于省城的工厂食堂。

这个工厂有上万人,全国各地的人都有,食堂特别特别大。食堂领导跟我爸说,三天后,他们工厂在这里为10几对新人举办集体婚礼兼春节联欢会,有400多人参加。我爸的任务就是准备这400人的宴席。工厂的厂长,他们喊首长,也要参加。

食堂领导还说,食堂所有的人这几天都听我爸指挥,给我爸打下手。

布置完任务后,食堂领导还特别问我爸会不会做川菜。说他们首长和工厂里好多工人都来自四川,能做几个川菜最好了。

那次办宴席,我爸拿出了浑身的解数,一辈子的绝学,把从我爷爷那儿学到的本事全部晾了出来。粗菜细做,细菜变着花样做。考虑到参宴席的人来自天南地北,酸甜苦辣各种味道兼顾。

我们那地方没人喜欢吃辣的,当地办席的人一般不会做川菜。但我爸小时候,跟我爷为一个大户人家做过川菜。所以,他知道川菜怎么做。那天,他做了3道川菜,回锅肉,麻婆豆腐和水煮鱼。正宗麻婆豆腐应该用牛肉碎,但是食堂没牛肉,他就只好用猪肉代替了!

宴席办得非常成功,色香味俱全,得到了参加宴席人员的交口称赞。据说首长一边吃一边夸奖,说,「我已经好多年没有吃过这么正宗的川菜喽!」

宴席结束后,首长特意到后厨看望我爸,问我爸,「你愿不愿意来我们这里给我们的工人师傅做饭哟?」我爸说,「春夏得种地,来不了。冬天有时间,可以来。」

食堂领导说,「首长的意思是,你以后不用种地了,到我们工厂上班,愿不愿意?」

我爸小心翼翼地问,「这敢请好,但能行吗?」

食堂领导说,「你就说,你愿不愿意吧?」

我爸一听这话风,赶紧说,「愿意,我太愿意了!我做梦都愿意!」

周围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首长说,「那咱就这么定喽。过完正月十五你就来这我们这里,找他报到!」说着,指了一下食堂领导,我爸忙不迭地说,「行行行。」

就这样,我爸从一个老农变成了了一名工人。

那个年代,一个农民进国营工厂当正式工人,而且是到一个有上万人的工厂当工人,别说是白日做梦,睁着眼想都不敢想!简直就是光宗耀祖的事!相当于天上掉下个大馅饼,还是全肉的馅饼,直接砸在我爸的嘴里了,都不用我爸张嘴,十里八乡的人都眼红坏了。

我妈更是高兴得合不拢嘴!说我爸,你好人得好报了,这么多年,没白忙活。虽然没得到东西,但是挣了个好名声。不然,人家那么大的工厂不找别人,为什么找你呀?还不是因为你手艺好,人又厚道吗?

我爸平时话不多,就会低头干活。听我妈这么一说,也呵呵地乐个不停。

我和我哥小,只知道当工人好,但是到底好在什么地方也不知道。跟小朋友玩的时候,就跟他们夸耀,「我爸过完年就到省城当工人了!」小朋友们羡慕地说,「你爸当工人真好!」到底怎么个好法,实际上他们也不知道。

我爸进工厂后,被分配到食堂。工厂给他安排了宿舍,平时我爸不回家,就住在宿舍里。

上班以后,食堂领导立即给我爸安排了好几个徒弟,况且我爸毫无保留地教他们,他们几个对我爸特别获重。

我爸的徒弟后来都特别有出息,有的当了食堂的领导,有的自己出去开了饭馆、酒楼,有的承包了单位或者学校的餐厅。

那个年代讲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爸的这几个徒弟每年春节期间一定骑省城赶到我们家,给师父师母拜年,多少年都这样。即便后来,我爸退休了,他们也来!用他们的话说,「没师傅,那有我们的今天!」

我爸干活不怕苦不怕累,手艺又好,又肯钻研,变着花样给工人们做饭。他们厂的食堂在省城里是出了名的好,物美价廉。好多外面的人让他们厂的工人给带饭,自己厂工人也给家里带饭。食堂年年是先进单位,我爸年年是先进个人。后来,我爸找领导,死活不当先进了。他说,饭也不是我一个做的,年年让我当,不合适。大家干得都不错,好不当让我一个人全占了。

我爸退休的时候,工厂开了欢送会,去了好多人,工厂所有的领导都去了。用我爸徒弟的话说,「我师傅欢送会的这排面,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我爸说,「我一个农民,给工厂做了一顿饭,就让我当上了工人,这天大的恩情可不能忘了。首长当时让我去,就是希望我给工友们好好做饭,让他们吃好喝好,为国家多做贡献。这是我的本分。」

如今,父亲快九十了,身体依然硬朗,逢年过节还能亲自下厨给我们整几个拿手菜。每年在饭桌上,他最常对子女们说的一句话就是,「做人要厚道,要懂得感恩。别怕吃亏,你吃多少亏,别人不知道,老天爷都给你记着好好的呢。在你将来的路上,这些亏都会变成你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