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丨」竟然是个汉字?聊天的时候看到这个字,一定要注意了!

2023-12-20文化

文丨看今朝

编辑丨看今朝

「这个周末加班,收到请回复。」

「1

1

1

1。」

一个 「丨」 混在一堆「1」里面,不仔细看还真看不出来,更别提统一地收到回复了,只是有人却表示「回复是上午发的,人是下午走的」。

原来领导也知道「丨」,早知道就不卖弄了。

那这个竖着的一到底是什么意思,它不是一个偏旁部首吗?

「丨」是一个象形字。读作「衮」(gǔn),此时从上往下写意为从上往下跌落而旋转。

当「丨」从人们熟知的竖偏旁脱离出来,单独作为一个字时,它就有了另外的读音,另外的含义。

当别人在聊天过程中回复你「丨」时,可得仔细辨别它和表示收到的「1」的区别,如果你不懂这个谐音梗,可能还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如果你看了这篇文章,就应该能想到另一个意思,他在委婉地提示你离开—— gǔn。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当你以为「丨」读「gǔn」时,其实它还读 「shù」、「yī」、「tuì」, 没错,「丨」这么一个简单的字,就有4个读音。

当「丨」读 「shù」 时,和我们平常读的「竖」相通,就是直立的意思。

当「丨」读 「yī」 时,它是一个姓氏,有三种说法流传于世。

第一种说法源自姜姓,出自上古帝王椲丨氏,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第二种说法源于芈姓,出自颛顼帝的裔孙白公胜之后,属于汉族入旗改姓为氏。

第三种说法源于蒙古族,出自河南白氏家族,属于蒙古族入旗改姓为氏。

当「丨」读 「tuì」 时,它和最开始的「gǔn」刚好相反,「gǔn」是从上往下写,「tuì」是从下往上写。

了解了「丨」的四种读音和意义,不少网友脑洞大开。

有的将「丨」和另一个生僻字「亻」(dan)连在一起,组成 「丨亻」;

有的将「滚滚红尘」替换成 「丨丨红尘」, 「给老子滚」替换成 「给老子丨」。

不得不说,汉字的同音替换让网友整得明明白白,在这里也提醒大家,适度玩梗,毕竟如果你的领导也看了这篇文章,那他同样知道你究竟回复了个什么东西。

除了「丨」,下面这些一笔就能完成的偏旁部首单独拎出来也是一个字。

「丿」, piě, 当偏旁时,它是「撇」,也是组成很多字的基本笔画之一,单拎出来作为一个汉字,有「不」的意思,和其他字组合在一起表达原本含义的否定,如表达兵器的「戈」加上「丿」就组成「戊」,意为「不动之戈」。

「丿」也是一种生产工具,明清时期被用来煮盐,整体形似铁锅,现在江苏省内仍然有以「丿」命名的村镇,广东话中还保留着「不」的读音。

「丶」 与「、」不能说完全一样,只能说有99.9%的相似度,「丶」读 「zhǔ」, 很多常用字都离不开它——东、冬、头、丽、令、主、州、术......

而「、」是一个标点符号,读顿号,在我们表示一些并列词语和某种次序时经常用到,使用频率仅次于「,」。

很多人将「丶」与「、」混为一谈,但它们除了外形相似,功能、位置都不一样,「丶」作为汉字偏旁和独立的字,书写时在田字格的中心位置或随着部首位置改变,「、」作为标点符号,书写时贴着下方。

与「丨」相似的一点,「丶」也是一个小众姓氏,有记载鲁国大夫施孝权的家臣曾在匡地任职,后代子孙皆以此为姓,直至赵匡胤建立北宋,古代有避讳皇帝的传统,匡姓子孙因此改姓为「丶」,后来朝廷认为「丶」姓不妥,匡姓子孙又改为康,北宋灭亡后,避讳之说也不复存在,部分康姓又改回了匡。

「亅」 「jué」, 大家熟悉的「亅」应该是作为偏旁「竖钩」,像「了、予、事、争、才、乐」都有「亅」。

追根溯源,「亅」其实是鱼钩上的倒须钩,观鱼钩形状,可见「亅」乃是象形字,即便是今天来看,依旧十分形象。

「〇」, 这个字就很好猜了,读作 「líng」, 表示数的空位,在一些名词和正规的文件或者日期表示中较为常见,如「二〇二三年」、「三〇一医院」等。

需要和「〇」加以区别的,是阿拉伯数字「0」和汉字「零」,阿拉伯数字「0」用在很多地方,平常表示数字10、100、1000,计算机语言也用0和1来交替,这些都不能换成「〇」;

而「零」和「〇」在很多情况下其实是互通的,同为汉字,区分它们更难,在一些阿拉伯数字的转化上,如果出现「个十百千万」等有数位的,就将0写作零,如35601元写作三万五千六百零一元;如果不出现数位,将0写作〇,如最常见的日期,2010年写作二〇一〇年。

除了表示数的空位,〇也是一个小众姓氏,在2009年就发生过一起〇姓男子因为姓名数据库无法查询到〇姓,无法办理二代身份证的事情,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最后户政信息科将这位先生的〇姓上传到公安部,在更新之前〇先生的名字只得先用█代替。

看完了文章,不知道你还记得 丨、丿、亅、丶、〇 这几个生僻字的读音吗?你还知道哪些生僻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