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端午节:苏东坡一首词,写尽世间温柔

2024-06-07文化

借诗读史,深度还原诗词创作背景,以及诗人生平

01.

公元1093年,临朝听政的祖母太皇太后高氏死了,宋哲宗赵煦亲政。

此时赵煦17岁,正是天真烂漫时,他讨厌司马光处处都管着自己,更不喜欢这些大臣奏事时,把背影和屁股留给自己。

尤其是,高太后对赵煦的生母朱氏极为严苛,这让赵煦心里始终压着一股火。

因此,赵煦掌权后所做第一件事就是召回章惇,削除司马光谥号,毁掉赐碑,然后将元祐旧臣悉数赶出京城,苏轼、苏辙都遭到了贬谪。

虽然说此时的苏东坡已经适应了做个「驴友之官」,但这一年王闰之的去世,给了他很大打击。

王闰之是王弗的堂妹,王弗27岁病故以后,苏东坡当年就娶了小自己11岁的王闰之。

她跟他从眉州老家来到汴京,相夫教子,前后25年。因苏东坡不是被贬官,就是走在贬官的路上,所以王闰之的人生路线是: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黄州-汝州-常州-登州-开封-杭州-开封-颖州-扬州-开封。

这可谓「身行万里半天下」,故苏东坡亲撰祭文【祭亡妻同安郡君文】,言:唯有同穴,尚蹈此言。

后来,苏东坡辞世后,弟苏辙将其与王闰之合葬,了了他「唯有同穴」的愿望。

处理好王闰之的后事,57岁的苏东坡就又上路了,这一回的贬所是惠州,侍妾王朝云跟随。

到惠州的第二年,适逢端午节,苏东坡有感于朝云的陪伴,写下了一首情真意切的词。

02.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苏轼 【浣溪沙】

公元1069年,苏东坡为父守孝期满,回朝,适逢王安石变法,保守派与革新派矛盾尖锐,彼此相互攻击。

两年后,苏东坡也加入了保守派阵营,上疏论述新法的弊端,这让王安石感到既意外又生气,原本他们惺惺相惜,都很敬重对方的文采。

但既然苏东坡先亮剑了,王安石也只能见招拆招,他让御史谢景温觐见神宗时,旁敲侧击苏东坡的过失。

苏东坡干过几件大事,可实际上他胆子很小,还没等王安石怎么样,他就吓得主动申请外放,去杭州任通判了。

到杭州以后,苏东坡乐得清闲,常与一帮文友泛舟湖上,吟诵风雅,并有歌舞伎相伴助兴。

一次宴饮时,12岁的王朝云随歌舞班一同被召来,长袖徐舒,轻盈曼舞,让一众观客为之陶醉。尤其朝云高超的舞技,更是备受瞩目。

曲罢,众歌舞伎侍酒,朝云换了一身衣服后,就坐在了苏东坡身旁,一袭素衣,清丽淡雅,黛眉轻扫、朱唇微点,颇具空谷幽兰之美。

因此,苏东坡诗兴大发,提笔就写下了那首著名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03.

王朝云出身寒苦,为了生计不得不入乐班,苏东坡在了解她的身世后,便将她收为侍女。

王闰之也怜惜朝云的经历,待她如亲姐妹一般。

值得一说的是,古代女子大多有姓无名,就连苏东坡的祖母也只是称「史氏」,母亲尊为「程夫人」,苏辙的妻子也是一辈子安于「史氏」之称。

可苏东坡不但给王闰之、王朝云都取了名字,还取了字。

闰之,字季璋;朝云,字自霞。

从这一点就能看出,苏东坡很疼爱他生命中这三个女人,也没有男尊女卑的大男子主义优越感。

相遇6年以后,苏东坡纳朝云为侍妾,给了她一个名分,这对旧时女子而言很重要。

公元1074年,苏东坡转官密州,游春时写下了一首【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这首词,后来成为了朝云最爱唱的曲调,每当苏东坡心情不佳时,朝云就会清唱给他听。

公元1079年,「乌台诗案」爆发,苏东坡锒铛入狱,当时许多人都弃苏东坡而去,可朝云坚信他能挺过这一关。

在狱中被关了100多天后,苏东坡被王安石所救,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个官只是挂名,身为谪臣,别说俸禄,连官舍也不给住,还要受到监视,不得擅离谪地。

这期间,朝云不畏辛苦,朝夕相伴。

平常我们也总是说「不离不弃」,可又有多少人能真正理解这四个字的含义呢?不离,是一种情绪,不弃则是一种道义,无力,但有节。

富贵时,不离显得很平常,落魄后,不弃才难得可贵。

04.

公元1083年,朝云诞子,苏东坡为其取名苏遁,化易经「好遁,君子吉」之意。因经历了太多波折,此时苏东坡只希望自己和朝云的孩子能平安健康成长,因此有诗: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然而,苏东坡和朝云连这个简单的愿望也未能实现。

公元1084年,苏东坡收到调令,平迁汝州团练副使,当他们行船至金陵江岸时,苏遁因中暑不幸夭折,这给了苏东坡和朝云很大的打击。

吾年四十九,羁旅失幼子。幼子真吾儿,眉角生已似。

未期观所好,蹁跹逐书史。摇头却梨栗,似识非分耻。

吾老常鲜欢,赖此一笑喜。忽然遭夺去,恶业我累尔。

衣薪那免俗,变灭须臾耳。归来怀抱空,老泪如泻水。

我泪犹可拭,日远当日忘。母哭不可闻,欲与汝俱亡。

故衣尚悬架,涨乳已流床。感此欲忘生,一卧终日僵。

中年忝闻道,梦幻讲已详。储药如丘山,临病更求方。

仍将恩爱刃,割此衰老肠。知迷欲自反,一恸送余伤。

在这首悼儿诗中,苏东坡既有自责,也有深深的悲痛。因此苏东坡上表,请求去官,暂居常州,并把常州选为终老之地。

值得一说的是,苏遁夭折这一天是7月28日,苏东坡在常州病逝时,也是7月28日。

05.

公元1094年,苏东坡与朝云来到惠州,因有爱妾相伴,再加上苏东坡善于自我安慰,所以心情还不错。故作【惠州一绝】: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但到惠州后的第二年,朝云就感染了疫病,身体每况日下,因此朝云开始跟随义冲学佛。苏轼寻医煎药,悉心照料,奈何回天无力,公元1096年7月5日,朝云与世长辞,终年34岁。

临终前,朝云手持苏东坡手抄的【金刚经】,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遵朝云遗嘱,苏东坡将朝云葬在了栖禅寺的松林里,亲手撰写了墓志。并作【西江月·梅花】: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不久后,苏东坡又在朝云墓上筑六如亭,写下楹联:

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

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三十四年的人生路,二十三年的陪伴,对于苏东坡而言,朝云是他人生最后的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