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看看作家们都是如何写作的?与正在坚持头条创作的诸君共勉

2024-03-05文化

记得中学时看过一本书,名叫【灯下白头人】,书中写了什么,已经忘记。唯独对这个书名,印象深刻。

这不就是千千万万坚持写作人的真实写照!

写作是靠什么,天赋、阅历、知识?各有各的看法,都有道理。但不管怎样,要想写出点成绩,一定离不开一点: 坚持,日复一日的坚持。

  • 海明威:在尽可能简单的环境下写作,每天早上六点开始写作,一直写到中午12点左右。好的作品要进行反复修改。
  • 毛姆:从18岁开始养成了随身携带纸和笔记录的习惯,这个习惯坚持了50年,积累了15册笔记。
  • 村上春树:早上4点起床,工作5到6个小时,然后跑步10公里或游泳1500米(或两者都做),然后读一点书,听一些音乐。晚上9点睡觉。每天都坚持这个程序,没有变化。
  • 郑渊洁:晚上十点睡觉,早上四点起床,写两个半小时,每天坚持写6000字,这样一坚持就是40年。
  • 在这些作家身上,至少都体现着: 要坚持,积少成多;注重身体,这是根本;先写出来,再追求完美。

    当然,不是说每一个人都要成为大作家。毕竟这条路很难,多少人穷其一生都难以实现。

    时代不同,写作的意义早已不同。

    过往,大多作品可能根本就没有付印得机会。所以一定程度上,写作是有门槛的,甚至是「文化人」的专属。

    现在,特别是自媒体时代,只要你能真实地写出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经历,只要你愿意,作品就不会成为「抽屉文学」,就能够有和大家交流分享的机会。

    假如你已经退休,可贵的是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有的甚至还是某一领域的专家,闲暇时刻,分享出来,能帮助人少走一些弯路,这就是功德;

    如果你是一位为生活奔波的普通人,风里来雨里去,只是记录生活的点滴,抒发自己的情感,也同样有千千万万的人,和你过着大致相同日子,和你有着一样的悲欢,通过文字,彼此相互慰藉,这也是共鸣;

    如果你有专业特长,是某一领域的行家里手,你的建议甚至可以帮助很多人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难题,这就是贡献,也是人生意义的一种延伸。

    作家卡夫卡说过一句话: 有了想法就只有自己知道,等于没想法。

    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坚持创作下去,都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它不需要华丽的词语,甚至不需要严密的逻辑,关键是真诚。真诚无价。

    真诚的创作态度、真实的学习认知、切身的感悟体会,这些在我看来,都胜于写作技巧百倍。 真诚无价。

    随着日积月累,自己也会学到更多,认知更多,找到更多的归属感。

    那么坚持创作,就不再是一种磨难,就可能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这一点,经常写作的人,可能都有体会。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写作,是风也是雨,只不过这风雨,滋润的是人生的姹紫嫣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