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涟水婚事用语的雅与俗

2024-03-27文化
中国号称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仪及其用语都非常完备和高雅,而人是最高贵的生灵,两性的结合当然不可苟且、草率和轻慢,而要谨慎、庄重和堂皇,所以我国的婚事用语更是古今交融、雅俗互见而丰富多彩、饶有妙趣,是国人文明程度、文化水准的一个高度体现。涟水的婚事用语也呈现出文化传承和雅俗并行的特点,值得理一理、品一品。
据信,早在西周,我国就已形成一套详备典雅的婚仪,传说为周公旦一手制订,记载在儒家经典【礼记】里,号称「昏义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令人惊叹的是,两三千年下来,今世的婚仪基本上还是对「昏义六礼」的演绎,各个重要环节基本上都能和「昏义六礼」相对应。
涟水的婚仪全程下来,虽然也是关目不少、名称繁多,但是可以用一个关键字来统领,这个关键字就是「亲」。婚事叫「亲事」,娶媳妇叫「娶亲」,招女婿叫「招亲」,两家联姻称为「结亲」或「做亲」,结婚叫「成亲」,介绍对象叫「说亲」「提亲」或「说媒」「提媒」,相对象叫「相亲」或「看亲」,暗中调查对象的家境、门风、品行叫「访亲」,确定对象叫「定亲」或「订婚」,男方到女方家带新娘子叫「迎亲」,女方将新娘子送往男方叫「送亲」,男方迎候新娘子叫「接亲」,婚礼的第三天男方接待新娘子父兄亲族来访叫「会亲」,参与会亲的新娘子一方的亲属被称为 「新亲」。成亲之后,男女双方的家长互为「亲家」,不过此处的 「亲」与别处的「亲」发音有别,发的是后鼻音,而且是去声,后面的「家」发轻声,涟水话的「亲家」听起来就像「庆嫁」。我们涟水这一长串带「亲」字的婚仪用语实在是亲和、通透而不失文雅。当然,比较接地气或比较俗气的用语也有,如说亲又叫说媳妇、说女人,娶亲又叫「秦」媳妇、「秦」女人和带媳妇、带女人,女子嫁人又叫把婆「格(家)」、把人「格(家)」和「秦」人、跟人。
记得我家祖父曾经跟我们兄弟姐妹说过这样一句话,「那还是你爷你妈‘串讲’时候的事」云云,我们都不知其中的「串讲」是什么意思,还以为是说我父母小时候在学堂听老师串讲课文什么的呢。后来时常想到这话,问问周围的人,也都很茫然。直到有一天,我在查「阴阳和合」一语的出处时,看到「昏义六礼」中含有「传启」这个环节,才省悟到我家祖父说的「串讲」实为「传柬」,因为「柬」与「讲」方音相同,「柬」与「启」又是同义,所以「传柬」也就是」「传启」。然后到网上一搜,发现「传柬」(传启)这个婚仪关目好多地方都有传承,而且还是一个比较重要且有实质内容的环节,礼仪、文明、风雅都有体现。
传柬仪式通常由男方操办,男方请媒人带着写有男方生辰八字的红色庚柬,以及简单的茶食、礼品和现金(押婚钱)去女方家,女方家迎客款待,俗称的「下礼」「过礼」大概就融合在这个程序里。男女双方都把柬帖作为契约保存,相当于新时代的结婚证。而且传柬还有传小柬、传大柬之分。传小柬亦称「递红」「换小帖」「许亲字」等,男方一般写「敬求金诺」之类字样,女方写「谨遵台命」之类字句,表示亲事得到女方应允。传大柬亦称传柬、下「龙凤帖」。柬有一定的套语和格式,一般男方的柬文是「久仰名门、愿结秦晋」之类,女方柬文是「幸借冰言,仰答洪章」之类。
婚礼之前,女方要制备嫁妆,请木匠打梳头桌、衣橱、五斗橱这些家具;还要打「花盆单」,好像是购买梳妆用品,如花露水、胭脂粉之类。「花盆单」有人说是「花粉单」,有人说是「花魂单」,估计说的是花粉奁,亦即妆奁。
婚礼当然是新郎家里办的较为热闹、好看,要进行三天,天天摆喜宴。亲族出礼的,往往是全家老幼到新郎家大吃三天。第一天是催妆,第二天是正日,第三天是会亲。此后的回门、交生日仪式就跟宾客和看客都没有什么关系了。正日当然最热闹,好戏全在那晚上。晚上吃团圆饭的时候,新娘要到锅台前象征性地展示一下「靠(削)」豆腐的厨艺。晚饭结束后,开始闹新娘。闹新娘的主要是宾客和街坊(乡邻)。闹新娘闹的主要对象是新娘,还顺带闹一闹喜爹(新郎的父亲)、喜大伯子(新郎的哥哥)、喜小叔子(新郎的弟弟)。闹的方式是用言语或行动让被闹的人出丑、为难、发窘,还要使出种种招数向新娘、新郎索要更多的喜烟和喜糖。闹是为了营造喜庆欢乐的气氛,所以主客有默契,闹腾有分寸,尽管闹得刁顽百出,但绝不会真的闹出什么问题来。而况新娘子有喜妈护卫,帮其解围,当是安然无虞。喜奶即喜婆婆,是新郎的母亲;喜妈就是所谓的「全福奶奶」,要能说会道、手眼灵活,除了给新娘保驾,还要相机给新娘、新郎进行房事启蒙。我大堂哥结婚喜妈请的是族中嫁在瓦滩李家的大姑,大姑果然厉害,面对「闹客」们貌似有理的缠蛮要求,居然会说出「马列主义也要灵活运用」这样的高端话语。小童摸马桶也是个看点。马桶里放一些花生、糖果之类,小童一边揭开马桶摸花生,一边说着大人事先教授的滑稽搞笑的喜话,引来众人一阵笑。「左手‘歇(揭)’马盖,右手摸花生,养儿胖墩墩」,这是摸马桶喜话的基本范式,可以「加花」,亦可以「变奏」,越逗乐越喜庆越好。
正日戏码的高潮在送房和圆房。送房即清场,外人退出洞房,让新郎新娘圆房。圆房即新婚之夜夫妻同房,同房即行房,行阴阳交合之礼。据传说,周公创立的「昏义」原本是「七礼」,第七礼名曰「敦伦」,这是个很美的叠韵词,意蕴敦睦夫妇之伦,含有指导新婚夫妇依礼交欢之意,后泛指夫妻之间行房事。周公不但勇于创造「昏义七礼」,而且还请其夫人予以配合,现身说法演示给青年看,但是到了最后演示敦伦之礼的时候,周夫人害羞,不愿意再配合了,于是周公把葫芦一剖为二作道具,上下两瓢合在一起放着,其仪男俯女仰、天覆地载,以喻阴阳和合、男女交欢,此所谓「合卺」。不料文绉绉、羞答答的孔夫子把敦伦之礼砍了,将「七礼」修订成「六礼」。但是,民间婚仪到底还是将敦伦之礼暗暗承袭了,送房、圆房正是对敦伦之礼的巧妙化用。送房仪式之重要一环是在婚房的窗户上蒙一层红纸,由一位男士对准婚床方向,一边将成把的筷子用力从窗户中心猛地戳进去,一边说着「一戳一拖,养儿做大官」「一戳一拽,养儿做员外」之类的喜话。筷子和红纸,其性质相当于周公演示婚礼的那个道具葫芦,既象形又会意,且语含双关,戳筷子的喜话则不啻是行房实操的口诀,其启蒙隐喻之意已然不言而喻、昭然若揭,真乃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