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留学生眼中的中国年:从书写春联到赛博朋克舞龙,文化冲击有多大

2024-02-10文化

对于香港本地人娜娜(化名)而言,她对母亲来自江门所展现的迎新春热情深感钦佩。写春联、贴对联、逛花街、办年货、炸煎堆、炸油角,母亲总是忙得不亦乐乎。而她的父亲,来自巴基斯坦,对这些习俗的熟悉程度同样令人惊讶。娜娜曾好奇地问过父亲:「做这些会不会觉得烦?」父亲笑着反问:「那你觉得说粤语累吗?」那一刻,娜娜领悟到,他们作为香港人,早已将中华传统文化节日习俗融入生活,就如同刘德华的【恭喜发财】在商场里响起时,她即便能自然而然地跟唱,尽管从未特意记过歌词。

当她的意大利同学邀请她一同参加香港大学学生发展及资源中心组织的活动时,她欣然同意。在铜锣湾维多利亚公园的春节花市里,娜娜用地道的粤语向同学和朋友介绍每一种春花的象征意义,周围摊主和路人的惊奇逐渐转化为和善的神情,仿佛在说:「原来是本地人。」

在香港,像娜娜这样拥有异国面孔却深谙中国文化的学生并不罕见。他们或许并非在此地长大,但一旦踏上这片土地,便被中国文化深深吸引并投身其中。

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中国文化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同。2023年12月22日,联合国决议将中国农历春节定为联合国假日,使中国节成为全球性的庆祝活动。这一变化在香港的高校内外活动中得到了充分体现。香港大学的汉语辅导平台在提供普通话和粤语教学的同时,还介绍了具有香港特色的茶餐厅文化和农历新年传统习俗。学校的人工智能协会则举办了新春聚会,结合了AI创作和写春联活动,展现了创新与传统的完美结合。

校外的活动同样精彩纷呈。在九龙庙街举行的「龙腾香江,缤纷香港」新春文化活动上,投壶、舞狮、汉服秀、写春联等活动吸引了众多外国留学生。他们纷纷拿起毛笔,在红纸上写下自己的祝福,并兴奋地合影留念。娜娜和她的外国同学们也参加了尖沙咀的「尖咀夜缤纷」新春活动。相较于「龙腾香江,缤纷香港」,「尖咀夜缤纷」更加年轻化和创新化。尤其是那条为龙年特别设计的「夜光舞龙」,其形态融合了粤式醒狮的元素,霸气十足。外国学生们被这条喷着蒸汽、五光十色的中国龙深深震撼,称之为「赛博朋克版舞龙」,并纷纷表示中国的龙文化令人着迷。

「这是全港年味最浓的地方了吧。」学校社交平台上的一篇帖子获得了数百个点赞。帖子中展示的是一排排大红灯笼密密麻麻地挂在半空中,仿佛瞬间穿越回了盛唐时期。一条评论特别引人注目:「这样的红,正是东方龙的红。」这条曾经以印刷喜帖、红包和春联而著名的喜帖街,如今已经转型为汇集本地与外国特色潮流品牌的利东街。灯笼的红光与霓虹灯招牌交相辉映,散发出浓浓的中西交融气息。许多外国学生特意来到这里,站在灯笼下自拍留念。对他们来说,这些红艳艳的灯笼就是中国年味的象征。

如今的香港不仅重视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还注重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尤其是像春节和中秋这样重要的传统节日,更是备受重视。去年年底,香港特区政府联合多家商会和各地区业界人士推出了「庙街夜缤纷」活动。位于九龙佐敦的庙街自上世纪20年代起就形成了以售卖便宜且颇具特色的货物、大排档美食、占卜和音乐表演为主的夜市,被誉为「平民夜总会」,并多次成为电影的取景地。然而,受新冠疫情影响,庙街一度失去了往日的热闹。这次「庙街夜缤纷」活动在多方配合下成功举办,设立了众多汇聚不同国家和地区美食的摊位,并对街道进行了精心布置,特别为新春佳节设置了打卡点,使这条充满历史特色和街头文化的街道重现生机。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香港作为中西文化交汇之地,既庆祝西方节日,也高度重视中国传统节庆。「香港品牌」如今需要汇聚「传统」与「新意」,更应该成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窗口和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