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2005年,男子借9万买破袈裟,发现夹层有一物,后拍出1.3亿天价

2024-03-09文化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珍贵的文物流传下来,成为当今时代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在当今的文物古董市场上,一件珍贵的流通文物,往往都能拍出千万天价,甚至价值过亿的文物古玩,也不在少数。

2005年,秦先生在古玩拍卖会上,以9万元的价格拍下了一件袈裟,本意是作为私人收藏,但经过专家鉴定,这件袈裟被认定是一件陀罗尼经被。

更重要的是,它是出自乾隆的陵墓,是乾隆在入殓时,盖在身上的,这件经被也因此价值倍增,在后来的一场拍卖会上,这件经被被拍出了1.3亿的天价。

万元收购袈裟,却被鉴定为「裹尸布」

来自北京的市民秦先生,是一位资深的文物古董爱好者,他常年与不同的古董打交道,秦先生也在一家文化企业就职,几乎每日都与文玩古董为伴,深受氛围熏陶,也逐渐形成了收藏古董文玩的爱好。

2005年,秦先生参加了一场古董古玩拍卖会。

在与会之前,秦先生做足了功课,对即将在拍卖会上的拍卖的展品都做了详细的了解,一件件精美的古玩,让饱经熏陶的他也不禁发出赞叹。

最后,在衡量了经济实力之后,秦先生不得不放弃,转而将目光投向「廉价」的古玩。

在拍卖会上,一件件精美又震撼的古玩纷纷登台,被在场的收藏者们以高价争抢,让在座的秦先生大饱眼福,毕竟这是他第一次参加拍卖会,也算是开开眼界了。

在一件件精美的古玩被拍卖后,一件不起眼的拍品引起了秦先生的注意。

拍卖人员将一件暗黄色的袈裟摆到了展台上,这件袈裟已经破败不堪,原本的金黄色已经在时间的流逝中,变成了暗淡的黄灰色。

对于这样的一件袈裟,不仅在场的收藏者们都提不起兴趣,就连负责介绍的拍卖师都对它看不上眼,只是简单地按照程序介绍了一番。

虽然秦先生对这件袈裟有很大的兴趣,但由于袈裟的底价为9万元,秦先生因没有充足的资金而被迫放弃。

最终,这件袈裟由于无人参与竞价,只能以流拍收场。

拍卖会结束后,秦先生的心思仍然被那件袈裟牵动着。

回到家后,秦先生坐立不安,总是被袈裟占据着心头,经过慎重考虑,秦先生决定凑钱买下这件袈裟。

在向亲戚朋友凑够了9万元后,秦先生再度来到了拍卖场地。

由于只有秦先生有购买这件袈裟的意向,所以整个流程颇为顺利,在办妥了手续后,秦先生就带着袈裟回到了家中。

秦先生将袈裟铺在桌子上细细观摩,发现这件袈裟并没有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似乎在中间还有着一层夹层,而且与其说这是一件袈裟,不如说这是一件被子,似乎是盖在什么东西上面的。

不久后,秦先生带着袈裟来到了专业的文物鉴定机构。

经过专家的一番鉴定,这件袈裟初步露出了它的真面目。

原来,在袈裟的夹层中,藏着一件绸缎,上面密密麻麻地布满了符号,看起来是经文,而且专家也说到,这种绸缎是盖在尸体身上的,古代的皇室贵族在入殓时,都会以这种经被包裹,用通俗的话来讲,这就是一件裹尸布。

同时,专家还告诉秦先生,这种经被由于用途的原因,代表着不吉利,因此很难在市面上流通,自己愿意以两倍的价格,帮助秦先生转卖这件经被。

听闻此言,秦先生便意识到,这件经被肯定值钱,否则专家也不会自找麻烦,帮助自己转卖,便婉拒了。

秦先生回到家后,回想起专家的话,能被古代皇室贵族用作身后事的经被,即使不吉利,也应该有一定的价值。

于是秦先生又找到了一家鉴定机构,这一次,鉴定结果不仅让秦先生,就连在场的专家都不禁惊叹。

经过这次的鉴定,这件经被被确认为是一件陀罗尼经被,更重要的是,它是出自乾隆皇帝的陵墓,是乾隆在入殓时,所用的陀罗尼经被,价值之高令人咂舌。

这样的结果让秦先生暗自心喜,想不到9万元买来的破袈裟,竟然是一件价值连城的经被。

7000余万售出,价值翻倍拍出1.3亿天价

此后,秦先生将这件经被当做宝贝疙瘩收藏起来,在将它转手之前,秦先生也查阅了大量关于陀罗尼经被的资料,而且随着了解的深入,他也愈发地感到这件经被的价值之高。

2007年年底,在购得经被三年后,秦先生决定将经被放到拍卖场上拍卖。

2008年1月6日,在北京举行的一场拍卖会上,这件经被被作为大轴,最后一件出场。

经被一经出场,就引发了在场众多收藏者们的竞价争抢,此起彼伏的叫价,都说明这件经被的价值之高。

最终经过长达11轮的竞价,这件经被被一位女士以6550万元的价格购得,若加上佣金,这件经被的总成交价格为7205万元。

7250万,相比于三年前秦先生购入时所花费的9万,足足是原先价格的800余倍。

同时,拍卖这件经被也为秦先生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在此之前,秦先生几乎全靠工薪收入,购买经被的9万元都是东挪西凑来的,转卖经被所得的7000余万,如果单靠秦先生的工薪,恐怕要攒到猴年马月,这可真是「富贵险中求」的真实写照。

虽然这件经被与秦先生的缘分已经终了,但经被本身却依然在收藏界流传。

就在经被以7250万的价格成交后的两年后,2010年,这件经被又出现在了另一场拍卖会上,而且最终的成交价格几乎翻了一倍,以1.3亿元的天价成交。

1.3亿的天价,即使放在我国的文物古玩字画的拍卖史上,也足以位列前茅,而且这是2010年的拍卖价格,如今已经过去了12年,若这件经被再次参与拍卖,其价格恐怕会再创新高。

这次以1.3亿元成交,让这位女士在短短两年之间,就凭此赚了近一倍。

其实,这件陀罗尼经被能够被拍出如此天价,并非十分出人意料。

因为据资料显示,我国现存完好的,被证实为古代皇室所用的经被,只有寥寥几件。

一件是慈禧在入殓时所用的经被,这件经被现存于清东陵博物馆,是不可流通的文物;一件是康熙陀罗尼经被,这件经被早年流于海外,后被爱国人士高价购回;另一件就是这件流传于民间的乾隆陀罗尼经被。

此外,这件经被是当时的西藏活佛,在乾隆80大寿时,专门为他定制的,规格为长2米,宽1.38米,而且经过了数位大师开光,含义为「无论犯了多大的罪恶,在死后盖上此被,一切罪孽都将消失」。

所以,这件经被本就价值不菲,再加上200余年的沉淀,其价值也自然水涨船高。

不知秦先生在得知这件经被以1.3亿元落槌时,是否后悔当初轻易就将它拍卖出手,而是精心收藏,作为传家之宝。

但若如此,我们又怎么能一睹这件稀世珍宝的风采呢。

孙殿英盗掘皇陵,陀罗尼经被因此流出

在这场拍卖会后,陀罗尼经被也激起了众多收藏家的兴趣,让他们将目光开始聚焦于此前所疏忽的地方。

而且也有着一批专家,开始对这件经被的来历展开研究,这件本应该存于乾隆棺椁中的经被,是如何流出,又辗转于民间?

经过历史专家的详细考究,这件经被的流出原因,被一致认定是民国时期,孙殿英大肆盗掘清朝皇帝陵墓所致。

1928年,军阀孙殿英正驻扎在离蓟县一带,而清东陵正是修建于此地。

清朝皇帝陵寝共有清东陵和清西陵,在清东陵一共有着五座清帝墓葬,分别是顺治的孝陵、康熙的景陵、乾隆的裕陵、咸丰的定陵以及同治的惠陵,此外还有皇后墓15座、嫔妃墓136座、3座阿哥墓和2座公主墓。

这些墓中都有着大量珍贵的陪葬物品,孙殿英对此产生了不义之心,意图盗掘其中不菲的随葬品,筹备军饷。

为了遮人眼目,孙殿英派人到处张贴布告,声称部队即将进行军事演练,并着手计划盗墓行动。

这起盗墓,也是我国近代史上,最严重的皇陵盗窃案。

在一切准备就绪后,孙殿英带领手下部队,大摇大摆地开进了清东陵,他把第一个目标瞄准了慈禧墓。

由于墓门都是整块的巨石雕刻而成,孙殿英派士兵用炸药炸开墓门,随后一拥而入,将墓中的随葬品悉数盗空。

进入地宫后,孙殿英派手下撬开了慈禧的棺椁,将其中的金银珠宝、玛瑙首饰等全部掳走,甚至连慈禧口中的夜明珠也被强行带走。

最令人神共愤的是,在抢劫一空后,他们将慈禧的尸骸随意抛弃在地宫内,毫不掩饰内心的贪婪,盗墓者的猖狂可见一斑。

盗掘慈禧陵墓后,孙殿英又将目标对准了乾隆的裕陵。

与慈禧的墓不同,乾隆的裕陵是在清朝鼎盛时期修建的,修建之时尽取天下之宝,陵墓极尽奢华,陪葬品数不胜数。

在孙殿英一伙进入裕陵地宫后,被眼前的景象震惊地说不出话:这哪里是地宫,分明是一座奇异的世界,石门上雕刻着菩萨,四个方位有着四大天王镇守四方,墙上遍布用梵语雕刻的经文,这也就不难理解这件经被为何会出现在乾隆墓中了。

打开最后一道石门后,盗匪们来到了放置棺椁的地方。

孙殿英下令撬开棺椁,将内部的贴身随葬品悉数掳走,而且乾隆的尸骸也被他们抛出棺外,与其他两座棺椁的尸骨混在一起。

这件陀罗尼经被,正是在乾隆的棺椁之中被发现的。

只是孙殿英把它当成了平淡无奇的裹尸布,随手扔到了一旁,后被手下的士兵带出,就此流落于民间,前后辗转。

此后近百年,这件经被一直辗转于不同人之手,期间,或许是为了掩人耳目,也或许是满清遗族所为,它被缝入了一件袈裟之中,以一幅假面目流传。

直到2005年,秦先生以9万元的价格将它收入囊中,在经过鉴定后,这件陀罗尼经被的真正面目才得以重见天日。

更重要的是,这件经被成为了唯一在民间收藏界流通的经被,另一件慈禧经被被作为历史文物收入了博物馆,也因此其价值不言而喻。

陀罗尼经被的前世今生

陀罗尼经被在古代,一直是皇家御用的丧葬用品,唯有王公以上的皇族才能使用,也有部分深得皇帝器重的大臣,在死后被御赐使用经被入殓,但人数是在凤毛麟角。

而且,陀罗尼经被并不是统一的,而是根据墓主人的身份,被划分为六个等级。

最高等级的经被,就是慈禧的织金陀罗尼经被,这件经被长2.8米,宽2.74米,接近正方形。

经被四边中心,都有佛塔点缀,上面绣织的经文足足有25000余字,再加上820颗珍珠,整体极尽奢华。

这件织金经被的制作工艺极为复杂,需要五位纺织工匠合力制作数月。

在整件经被的中心,是一座由经文组成的塔,在塔顶用楷书书写着「慈航渡福」的字样,因为它的制作工艺复杂,时至今日也无法完美复原,因此被认为是陀罗尼经被中的佼佼者。

康熙的御用织金经被,其上除了经文外,还有着七十二种咒语。

这些咒语所代表的的意思,有不少已经无从考据,成为谜题。

这件经被自从被爱国人士高价买回后,便一直保存在我国,至今保存完好,是皇室经被中的珍品。

其实,除去乾隆陀罗尼经被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从制作工艺的角度来看,这件乾隆经被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

经被通体都是由流传千年的「缂丝」工艺制作而成,再加上其上绣制的经文,再由数位大师开光,这件经被就算不是乾隆御用之物,其价值也不可估计。

自宋代以来,缂丝就是皇家的御用织物之一,在古代,缂丝常被用于制作皇后服饰、皇帝画像和名人书画。

缂丝工艺因为织造过程极为细微,流传下来的存世作品极为稀少,一直都被视为珍品。

而且在古玩和拍卖界,「缂丝画」和缂丝工艺制品一直都是一个收藏家们争相抢购的焦点。

此外,缂丝也与杭州织造画、永春纸织画、四川竹帘画并成为我国的「四大家织」,并且在2009年,入选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地位可见一斑。

近些年来,缂丝工艺品和缂丝画在拍卖场上,也成为了备受瞩目的焦点。

2021年春季,在保利春季拍卖会上,就有着一幅缂丝画,打破了缂丝作品的全球拍卖记录。

这幅缂丝画名为【兰亭图贴缂丝全卷】,它诞生于乾隆时期,这幅作品通体长达17米,主体围绕兰亭集会展开,在拍卖开始之前,就已经是外界关注的焦点。

在拍卖会上,这幅作品一经开拍,马上就引起了场馆内的竞价高潮,各种天价数字此起彼伏。

8000万的起拍价,在短短数秒内,被抬升至过亿,经过19轮激烈的抢夺,这幅缂丝作品以2.1亿元的天价落槌,若算上佣金等费用,总成交价高达2.415亿元,这个价格也刷新了全球范围内,缂丝作品的拍卖纪录。

值得一提的是,这幅作品在2004年时,就已经被拍卖过一次,当时的成交价为3575万,在当时已是天价记录。

时隔17年,这幅作品的价值足足增长了两亿之多,令人咂舌。

缂丝陀罗尼经被的价值,或许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毕竟它的用途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确实是十分不吉利的,这也让它不是那么的受人青睐。

然而,作为珍贵的文化遗产,陀罗尼经被仍然有着不可代替的价值,比如其上的经文,是研究古代教派的重要资料。

部分经文是由梵文写就,这也对研究古梵文提供了珍贵的物质资料。

所以综合各个方面来看,虽然是裹尸布,但陀罗尼经被仍然不失为珍贵的文物,极具研究价值和文化价值。

如今,陀罗尼经被早已不再是皇家御用之物,自民国以来,经被就扩大了适用范围,许多祭祀等场合也会使用经被,而在现代社会,许多老百姓在逝世后,也会使用经被,只为图一个身后平安。

虽然从来源上说,这件乾隆经被可以称得上是一件「赃物」,但毕竟在民间流落辗转近百年,最后在秦先生手上大放异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秦先生何尝不是这件陀罗尼经被的「伯乐」。

若不是秦先生慧眼识珠,这件珍贵的文物,或许会继续在民间浮沉,不会这么早重现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