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选人用人当「各有其宜」

2024-07-13文化

「以和为贵」,语出【论语】:「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这段文字体现了中华文化对王道之治、礼乐之和的不懈追求。

从字源看,「和」即是「龢」。甲骨文、金文有「龢」字。周代金文有「和」字,又作「咊」。「龢」字流行于前,「和」字流行于后。【说文】:「龢,调也。从龠,禾声。读与和同。」「龢」字所从之「龠」,是用竹管编成的乐器,大约为排箫或笙之属。

古人依照「三分损益」数学规则,制作长短有序的一套管,编成乐器,能吹得宫、商、角、徵、羽五声音阶。用这乐器演奏的音乐和谐悦耳,谓之和。每根管只发一个恒定不变的音,演奏者调配各不相同的音,而成和乐。引申之,凡多样而独立的因素,基于天数,加以人工,配合得尽善尽美,其境界皆可谓之和。【论语】所言「礼之用,和为贵」,指的就是行礼之时,各样礼器、各色物品、各类人物、各种程序,节次清晰,配合协洽。

周代贵族追求的礼乐之和,是在延展时空中组合多样性因素的艺术境界,它努力将多样不齐的因素组合成优美而充满活力的结构和秩序。尊重诸因素的独立性而不试图削弱它,强化诸程序的节次性而不试图模糊它,然后才有真正意义上的礼乐之和。孔子在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就是因为感受到礼乐相通的至和之境。

【周易·彖传】将礼乐之和降维运用到政治领域,最早提出「各正性命,保合太和」的理念。金、石、土、木、丝、革、匏、竹,单独拎出其中任何一个,都不太容易宫商角徵羽五音齐备。关键在于相互间的调配,各有其宜,各充其用。同理,选人用人也最宜讲究一个「和」字,使无求备于一人。

古人有言:「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只要用其所长、用当其位、用当其时,人的能力将得到成倍放大和高效释放。事情的关键,在于当途者要不断提高知事识人的技术水平和序事辨材的艺术境界。

历史上,汉高祖刘邦,深谙因事择人、随才器使之道。大汉兴起之初,他以英明之姿,行仁厚之举,总览各路英雄,奋武逆取,诛灭秦、项。他曾置酒洛阳南宫,与群臣论自己何以有天下,自称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自己不如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自己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自己不如韩信。这三位人杰,他能任而用之,因此得有天下。汉家天下既定,他兴文致治,命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定章程,叔孙通制礼仪,陆贾造【新语】。又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班固【汉书·高帝纪】赞其「虽日不暇给,规摹弘远矣」。刘邦知人善任,有功者封爵,有能者授官,有贡献者厚赏,与天下豪士贤大夫共定天下,同安辑之,最终奠定了强汉根基。

唐太宗李世民,熟稔人之所能不能兼备之理,主张弃短取长。他曾对右仆射封德彝说「治安之本,惟在得人」,命其荐举贤才,却久无回音,因此诘问封德彝。封德彝却振振有词,对曰「臣愚岂敢不尽情,但今未见有奇才异能」。他听后纠正道「前代明王使人如器,皆取士于当时,不借才于异代」,难道要等着梦傅说、逢吕尚,然后才开始治国理政吗?且何代无贤,但患遗而不知。他提出「良匠无弃材,明主无弃士」,认为巧匠制木,直者以为辕,曲者以为轮,长者以为栋梁,短者以为栱角,无曲直长短,各有所施。明主任人当亦如是,智者取其谋,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无智愚勇怯,兼而用之。唐太宗广纳天下英雄,使野无遗才、群贤毕至,既开创了贞观之治,更拉开了盛唐序幕。

清人顾嗣协【杂兴】诗曰:「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生材贵适用,幸勿多苛求。」各级党委应坚持「才德兼备」的干部标准和「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深入了解并解决好选人用人突出问题。炼就知事识人、序事辨材的真本领、硬功夫,把「事业为上、人岗相适、人事相宜」原则贯穿到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将各级各类人才调配到相应岗位,扬长避短、弃瑕取瑜,奋力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的至和之境,确保人才得到最佳配置、发挥最大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