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伦勃朗:有两个圆圈的自画像

2024-04-02文化

伦勃朗,【有两个圆圈的自画像】,约1665—1669

画家与被画者

戴着白色帽子的老人盯着观众,似乎要把人看穿。他的左手拿着匆忙绘成的调色板、画笔和支腕杖,右手似乎消失在一片还没理出头绪的模糊颜色之中,与他的大腿或衣服的褶皱融为一体。他在白色上衣外面穿了一件红色围兜,肩膀上披着一件毛皮衬里的外套。一些观众还在他衣服的褶皱中发现一个金色链条,这通常是高级荣誉的标志。

画的右侧边缘显示出这正是画家正在画的画,而背后的墙上装饰着两个神秘的弧线。这幅画并没有签名,很可能是未完成的画。技术研究表明,这幅画原本更大一些,画中的画也更加显眼。

这是17世纪60年代的伦勃朗,在他职业生涯的晚期。在这个阶段,他用厚涂法和深色来创造复杂且吸引人的艺术作品。学者们认为这幅特殊的自画像是他生命最后十年中的众多自画像之一,也是其中最神秘、技艺最精湛的作品。这幅画从其他80多幅画中脱颖而出,因为它的背景是浅色的,强调了墙上的两个奇怪的圆圈。

自画像是他的自我探索

在伦勃朗的绘画和版画作品中,大约有百分之十是自画像。这个比例很高,如果考虑每幅版画都有无数份拷贝——也许每幅有数百份,那这个数字就更为惊人了。

伦勃朗,【眼部蒙上阴影的自画像】,1634年

为什么伦勃朗如此着迷于重现自己的形象?学者们以各种方式研究自画像:作为对伦勃朗自身心理状态的反映,作为艺术家一生中风格和技术发展的证据,作为一种自我提升的复杂技术,以及作为一种理论化手段,研究伦勃朗如何看待艺术家的社会角色。幸运的是,这些解释中有许多可以共存和重叠。

伦勃朗对自己的容貌近乎痴迷的关系可以被看作是一个自我探索的过程,是他在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对自己是谁进行评估的一种方式。在某些方面,这似乎与伦勃朗所处的十七世纪的加尔文主义理念一致,这种理念主张个人对自己的灵魂状态负有强烈责任。

当然,如果加尔文主义艺术家们习惯于经常性地审视自己的行为和动机,那么审视自己的面孔也说得过去(1648年加尔文主义成为荷兰共和国的官方宗教)。从这方面看来,许多学者(例如佩里·查普曼(Perry Chapman))都认为自画像具有深刻的个人色彩。这对作为观众的我们来说很有吸引力,因为我们想尝试为过去的艺术家赋予人性。然而,许多伦勃朗学者以怀疑的态度对待自传式心理分析,因为他们认为这种分析的基础是对自我的理解,而这种理解植根于二十世纪的心理学实践。

伦勃朗,【睁大眼睛的自画像】,1630年

通过应用早期现代艺术理论和关于艺术训练的想法,或许可以将伦勃朗早期的自画像和许多小的雕刻和蚀刻自画像解释清楚。正如马乔里·威斯曼(Marjorie Wiesman)所指出,在近代早期为画家撰写教学文本时,弗朗西斯库斯·朱尼乌斯(Franciscus Junius,1637年)和卡雷尔·范·曼德(Karel van Mander,1604年)等作者建议艺术家审视自己的内心情感,这样他们就知道如何将这些情感投射到自己所创作的场景中。研究不同情绪对身体和面部的影响是一种使画家成为更强大的艺术家的方法。伦勃朗早期的许多蚀刻和雕刻的肖像画(如【睁大眼睛的自画像】)正是这样做的,然而绘画的自画像(如【眼部蒙上阴影的自画像】)似乎表现了他平静地看待观众。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他创作不同的自画像有不同的原因。

自画像的经济意义

自从约翰·迈克尔·蒙蒂亚斯(John Michael Montias)围绕约维米尔(Johannes Vermeer)和代尔夫特市的经济学进行研究以来,市场力量和经济理论已被卓有成效地应用于17世纪的荷兰艺术。就伦勃朗的自画像而言,我们可能会问:谁在购买这些自画像?如果自画像不被看做是对自我和身份的内在反思,而是一种商品,就会出现不同的分析途径。一幅自画像不仅在视觉上表现了画家,还展示了画家的技术。从这方面来说,它们起到了广告的作用,为画家未来赚取佣金打开了大门。

在伦勃朗生前,一些知名人士,如英国国王查理一世、科西莫·德·美第奇(Cosimo de’ Medici)和艺术品经销商约翰内斯·雷尼亚尔姆(Johannes Renialme)都拥有过这位艺术家的自画像。在他职业生涯的某些阶段,自画像显然卖得很火爆。然而,伦勃朗工作室的一组戴着帽子留着小胡子的普通人的画作在经过X光检查后,被发现是伦勃朗的自画像,他的学生后来在上面加了一些配饰,把它们变成了人物习作。这意味着自画像不再好卖,因此被改成了好卖的东西。1656年伦勃朗破产时,清点的艺术品和物品中没有一幅自画像,这一事实进一步证实了将自画像作为商品的解释。如果自画像的主要意图是艺术家内心世界的个人探索,那肯定至少会保留一幅。

伦勃朗,【自画像】,1640年(左) 伦勃朗,【靠着石墙的自画像】,1639年(右)

马乔里·威斯曼按时间顺序对伦勃朗的自画像进行了研究,将其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的作品。早期的画作更傲慢,画里伦勃朗年轻而富有激情;中期的作品推动了他成名;后期的成熟作品中对老年和艺术的本质进行了反思。17世纪30年代末和40年代(职业生涯中期)的肖像画记录了他在艺术成就上的崛起,特别是1640年的著名肖像画和1639年的配套蚀刻版画(见上图)。

在这幅肖像画的绘画和版画中,伦勃朗都穿着华丽的外套,羽毛贝雷帽上装饰着链条和胸针。他用一只手肘靠在窗台上,将自己置入了提香和拉斐尔等艺术家使用的传统肖像画中。他曾在阿姆斯特丹的拍卖会上见过拉斐尔的巴尔达萨尔·卡斯蒂廖内(Baldassare Castiglione)肖像,甚至在草图上记下了它的售价。他还熟悉提香的【杰罗拉莫·巴尔巴里戈肖像】(Portrait of a Man – Gerolam Barbarigo?)。伦勃朗在自己的自画像中模仿这两位大师,像提香和拉斐尔画中一样,他的姿势和服饰强调了是一个有能力和有才华的人。他的自画像成为向潜在投资者宣传的工具,并为自己在阿姆斯特丹社会和艺术史上争得了一席之地。

提香,【杰罗拉莫·巴尔巴里戈肖像】,约1510年

肯伍德宫的【有两个圆圈的自画像】

然而到了17世纪60年代,伦勃朗不再以同样的方式展示自己,也许是因为他不再追求前半生所追求的那种观众了。在漫长而多灾多难的职业生涯接近尾声时,晚期的自画像采用了更加阴郁的色调。肯伍德宫的【有两个圆圈的自画像】是伦勃朗生命最后十年中的伟大作品之一。因为后墙上有两个不完整的圆圈而吸引了几代学者。对这些圆圈的明确解释还没有达成一致,但已经提出了几个令人信服的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这两个圆圈是当时世界地图上显示的两个半球。墙上挂着一幅大型壁挂地图并不罕见;维米尔等艺术家在十七世纪的风俗画背景中常常描绘壁挂地图。反对者认为这种解释的问题在于这些圆圈相距太远,不能代表地图的两个圆圈,而且其他画作中墙壁上的地图起皱和卷曲的情况在这里并没有出现。

扬·艾门斯(Jan Emmens)提出了一种更有哲学意味的解释,所有艺术家都需要有Ingenium(天赋)、ars(理论或学识)和exercitatio(或通过实践获得的技能)。在这种解释中,伦勃朗的形象代表了Ingenium,而后面的圆圈表示理论(ars),画面边缘的画布则表示exercitatio。

完美的圆圈和艺术的伟大性

其他几位学者(包括布鲁斯和珍妮·波特)将画圆与当代资料中关于艺术理论的想法联系起来。在【绘画书】(Het Schilderboek,1604年)中,卡雷尔·范·曼德重复了一个著名的故事——乔托在年轻时就能徒手画一个完美的圆。这是对于完美水平先天技能的展示。这类创造完美线条的故事可以追溯到古典时代,伟大的艺术家阿佩利斯(Apelles)也因画出完美的线条而闻名。然而在肯伍德宫的肖像画中,伦勃朗的圆圈并不是用单一、流畅的线条画出的完美圆圈;它们由短小、间断的笔触组成,而且本身也被画面的边界打断了。

本·布鲁斯认为,这幅画以伦勃朗的方式揭示了「完美性」。伦勃朗的晚期作品的特点是浓重的厚涂颜料和粗犷的笔触。通过用这种技术来创造一个完美的圆圈,伦勃朗从艺术传统和艺术大师的传说中挪用了一个主题,但却使其完全属于自己,无论是在绘画方式上,还是在自画像的背景上。肯伍德宫的自画像可能是在为艺术家宣称自己是伟大的巅峰,将自己与艺术历史长河中的其他大师们并列。

对圆圈的明确解释仍然难以捉摸,每一代伦勃朗的学者都会对这个主题提出新的解读。你的看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