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董仲舒的【对贤良策】

2024-04-10文化

汉初所实行的「无为」政治,虽然给人民提供了休养生息的机会,但也暴露了种种弊端。汉武帝即位以后,面对「无为」政治留下的种种社会矛盾,奉行什么样的政策必须有所抉择。如要实行「有为」政治,是采用法治,还是采用德治?在政治上应该以什么为指导思想?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汉武帝正是带着这些问题举行贤良对策的。董仲舒对此一一作了回答。他首先肯定了「有为」政治。

董仲舒认为,首先要实现思想的统一,改变汉初那种「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的学术混乱局面。统一思想的程序应该自上而下,「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由于董仲舒是一个儒家学者,对于秦王朝实行法治而亡的历史教训记忆犹新,所以他一开始就将思想统一的基调定在儒家学说的基础之上,明确指出:「仁谊(义)礼知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饰也。」他主张「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这便是「独尊儒术」。「独尊儒术」作为政治的指导思想,必然要反映到文化教育领域。

实行有为政治另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人才。汉武帝在策问中抱怨他昼夜勤劳,「尽思极神」,但没有得到应有的政治功效。董仲舒认为,这是得不到贤才辅佐的缘故,而得不到贤才,原因之一是汉初不养士,不办教育;原因之二是人才的选拔和使用不当。汉初官吏基本上来源于官僚子孙袭荫,富人捐资得官,通过察举被选入仕。官吏的升擢还存在着论资排辈的现象。

针对第一个原因,董仲舒提出设立太学的主张。他不仅把太学看作是培养人才的场所,而且把它作为推行教化的手段。针对第二个原因,董仲舒建议加强选举的严格管理,在官吏的提拔、任用过程中克服论资排辈现象,实行「量材而授官,录德而定位」。

董仲舒关于兴太学、择贤任能的建议被汉武帝所接纳。其中择贤任能一项似乎与教育无涉,但是一旦贤能的「材」、「德」标准和儒家的经术、道德联系起来,加之察举制度的推动,不仅促进私学的大发展,也加速汉朝社会儒学化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