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春分将至,古人讲「忌2样做4样」可以保身,有什么说法?

2024-03-17文化

节气文化是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其弘扬的关键在于始终铭记修身的重要性,并以此为指导来探索和学习节气知识。这些知识,记录在丰富的经史子集之中,包含了关于节气治事养生的适宜与忌讳,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了解和实践这些适宜与忌讳的活动,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与自然和谐共处。

然而,这些关于节气修身的宝贵知识,埋藏在浩如瀚海的传统文化之中,若无明确的指引,我们很难准确且系统地找到这些关键性的内容。因此,探索传统文化、理解和实践节气知识,不仅需要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也需要一种正确的方法和态度。接下来我们可以大致了解一下春分节气时古人的节气修养知识。

春分之节,被古人视为一年中阴阳平衡至极,昼夜等长的典型时刻,象征着自然界和谐与生命力的开始。道家著作【灵宝毕法】中的钟离权解释说,春分时节气温适中,阴阳平衡,此为春分之精神所在。而【淮南子·泛论训】中刘安的话进一步强调,春分和秋分是自然界「中」与「和」的代表,春生秋成,生命循环依赖于这阴阳调和的精髓。因此,春分不仅仅是天文现象的昼夜等长,更是儒道思想中,象征天地之间至关重要的平衡与和谐状态。古人对春分的重视,体现了对自然规律深刻的理解和尊重,以及追求天人合一的哲学追求。

古代春分时节,民间习俗如「竖鸡子」和食用汤圆不仅富有趣味,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义。食用圆形的汤圆和鸡蛋,旨在通过其与太阳相似的形状,折射出人们自古对太阳的崇拜,同时民间相传食汤圆能「粘雀子嘴」,以保庄稼不受麻雀破坏,反映了人们对农作物安全的关切与祈愿。

春分祭日作为古代一项重要的国礼,自秦汉至明清,不仅体现了对太阳的崇拜,也是感谢天地之恩、迎接长日之至的仪式,【帝京岁时纪胜】中记载了春分祭日与秋风祭月为国之大典,凸显了其在古代中国祭典的重要地位。【礼记·郊特牲】中更是将春分祭日视为大报天地、主祭太阳的重要礼仪。春分的这些习俗和仪式,不仅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敬畏,同时也体现了春分在古人心中的特殊地位,特别是太阳作为春分时期最为神圣的天体,春分「祭日」习俗与秋分「祭月」形成了一种天文现象与文化仪式的和谐共鸣。

「春困」是春分后最为普遍的现象,古人提倡保持「心态平和」与实行「午休」,以调和体内气血、保持身心健康。【遵生八笺·二月修养法】中便有指导:「当和其志,平其心,勿极寒,勿太热,安静神气,以法生成。」这些古老的修养法则旨在帮助人们适应春季变化,通过休息和调整心态,克服春困,维护生命活力。

除此之外,【齐人月令】中还提出了一些讲究,如:

春分不杀生,不吊疾。君子齐戒,衣夹衣,导引,不食生冷。又曰:二月,忌东北雷,主病,西北多疫。春分忌晴,主病。」

大意是说,在春分时节,应当注意的几个生活习惯包括:避免食用生冷食物,这个习俗可能源自寒食节的传统。建议「衣夹衣」,即穿着适当的夹衣,因为天气开始变暖,无需再穿厚重衣物。君子应遵守某些基本的规矩和戒律,称之为为「君子齐戒」。还要避免参与丧事或探望病人,即所谓「不吊疾」,古人认为春分期间阳气上升,天气回暖,邪风和病气的传播力也随之增强,因此,避免春分当天治丧或探病,以减少病气的传染风险。这一系列生活方式的调整,是古人在有限的知识和落后的生活环境中应对春分期间的特定环境变化,保持健康的方法。

古人还认为春分时节,适宜的气候应为细雨纷纷,而非晴空万里天,在他们看来春分大晴会增加疾病发生的风险,所以通过占候提醒人们应当采取措施预防。如果二月期间雷声从西方传来,那么西北地区的人们可能会更容易受到流行性感冒或传染病的影响,导致流行病的增多。相似地,如果整个二月里,东北方向有雷声,那么该方向的人容易生病。因此,对于二月而言,特别是东北方向的雷声,被认为是预示着人们容易生病的不吉利信号,而西北地区的流行病也更易发生。

结语:

不难看出,在古代,由于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的局限,人们对自然现象的理解相对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占卜等非科学方法被用作解释未知和预测未来的手段。这些做法虽然缺乏准确性,但在当时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它不仅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界的敬畏和探索精神,也为后来科学方法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文化和知识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