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杜甫的一首经典名作,历久不衰,千百年来让无数人悲吟哀叹

2024-01-07文化

杜甫有数十首名作,【春望】是名作中的名作: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诗中说的「国」指国都长安,「城」也是指长安。安史之乱爆发前,杜甫在长安已度过十年时光,熟悉了一个壮丽繁华的大唐京城。安史之乱爆发后,他把家人安顿在鄜州,本来要投奔刚在灵武即位的唐肃宗,不料却被叛军俘虏,押到长安,又目睹了一个呻吟在叛军铁蹄之下的残破长安。

战乱前的长安,是当时世界上唯一的人口上百万的城市。面积有八十多平方公里,大致相当于明清时期的四个北京城。整个城区由外郭城、宫城和皇城三大部分组成,严格以中轴对称布局。纵横交错的道路把外郭城分作一百一十坊,作为中轴线的朱雀大街宽达一百五十五米。长安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开放、最繁华的城市之一,外交使臣不绝于道,来长安学习、交流、传教、经商的外国人有数万人之多。外国商人可以从事各种行业,甚至在唐娶妻生子,以长安为家,以唐人自称。

安史之乱爆发后,叛军一个月后就攻占洛阳,半年后攻下潼关。安禄山本来不敢贸然进击长安,准备延迟十天再出兵,哪里想到唐玄宗一看潼关失陷,第五天凌晨就仓皇出逃了。安禄山命部将孙孝哲率军杀进京城,叛军如入无人之境。尽管长安留守官员开城纳降,叛军所到之处,仍是烧杀劫掠。此前半年,唐玄宗得知安禄山反叛,斩杀了他留在长安当人质的长子安庆宗。现在,安禄山要泄愤复仇了,他传令孙孝哲,把留在长安的皇亲国戚斩尽杀绝。孙孝哲以皇亲国戚祭奠安庆宗,连呱呱而泣的婴儿也不放过。

整个长安处在血腥恐怖之中。孙孝哲四处搜捕,只要是宦官、宫女和朝臣,每抓到数百人就押送到洛阳。杜甫是从八品小官,小到连叛军也看不上,因此侥幸得脱。没人可以想象他在叛军铁蹄下的长安如何生存。我们只能通过他的诗作,得知他大约在第二年的春天躲进大云寺,得到住持僧赞公的照顾,有了栖身之地。

杜甫困陷长安,一无所有,剩下的只有笔和纸了。不管是饥寒、贫穷还是恐怖,都不能中断他写诗的冲动与执着。大约就在叛军杀戮皇亲国戚之后的某一天,他写下【哀王孙】诗,描述一个流落长安街头的王孙。

长安城头头白乌,夜飞延秋门上呼。

又向人家啄大屋,屋底达官走避胡。

金鞭断折九马死,骨肉不得同驰驱。

腰下宝玦青珊瑚,可怜王孙泣路隅。

问之不肯道姓名,但道困苦乞为奴。

已经百日窜荆棘,身上无有完肌肤。

这是诗的前半首。「长安城头」以下六句写唐玄宗及王公贵族的仓皇出逃。「白头乌」是白头乌鸦,古人眼中的不祥之物,这里暗示叛军。相传在南朝梁末,侯景作乱篡位,数以万计的白头乌集于朱雀门门楼。「延秋门」是长安禁苑西门,唐玄宗就从延秋门出长安,逃往蜀地。对于唐玄宗的狼狈逃离,诗人不便直说,但以「白头乌」和「延秋门」来暗示,读者也就心知肚明了。皇帝从延秋门出逃了,豪府里的达官们也为了躲避叛军四散而去,他们走得那样惶急,金鞭都打断了,一匹匹快马累死在逃亡途中。为了活命,连自己的骨肉之亲都弃之不顾了。

「腰下宝玦」以下六句,写一个在战乱中被王公贵族弃之不顾的王孙。他腰间佩戴着玉玦和珊瑚,却又是这样可怜无助,在路边角落里痛哭流涕。他害怕被叛兵抓起来,不敢说出自己的姓名,只说他现在困苦艰难,求人收他做奴仆。在此之前上百个日子里,他一直在荆棘丛中逃窜,身上伤痕累累,体无完肤。

王孙生于钟鸣鼎食的王侯之家,总让人想到荣华富贵,但杜甫笔下的这位王孙竟这样悲惨。诗的最末两句,以劝慰王孙的口气说:「哀哉王孙慎勿疏,五陵佳气无时无。」可怜的王孙,你可要好好保全自己,皇陵之上充溢着吉祥兴旺之气,大唐王朝中兴有望啊!

生活在叛兵恐怖之下的杜甫,关注着战局、时局,期盼着唐军收复失土。不久,希望好像真的来临了。至德元载(756年)十月,宰相房琯上奏唐肃宗,请求带兵收复两京。由于安禄山、史思明的谋反,唐玄宗对边将的态度从盲目信任到疑神疑鬼。唐肃宗即位后,对战功赫赫的将领也是心存猜忌,他宁愿让一个从未领兵打仗的房琯统帅大军,又派宦官邢延恩监军督阵。唐军急于求胜,房琯泥于古法,以牛车两千乘作为主攻,马步军两边护卫,与叛军战于长安西北的陈陶斜。叛军纵火应对,牛最怕火,木车易燃,唐军大乱,死伤四万余人。仅仅两天之后,唐肃宗又让邢延恩反复督促,房琯在仓促之下与叛军再战于咸阳以西的青坂,结果又遭惨败。

唐肃宗在大唐臣民的期望中登上帝位,杜甫就是为了投奔唐肃宗,忍痛离开一家妻小,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虏,押到长安的。陈陶斜之战和青坂之战是唐肃宗即位后发起的收复失土的进攻,结果一败再败,几乎全军覆没。杜甫悲痛不已,接连写下【悲陈陶】【悲青坂】两首七言古诗。我们来看【悲陈陶】这首诗: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前四句写陈陶斜之战的惨烈悲壮。「孟冬」是农历十月,「十郡」指秦中各郡,相当于今天陕西省中部平原地区,「良家子」是指从平民百姓中招集的士兵。这些为数众多的「良家子」并未经过长期训练,只是因为朝廷缺乏精兵锐卒,才被送上残酷的战场。他们尸横遍野,鲜血染红了陈陶的水泽。「野旷天清」是杀声震天后的空寂,千军万马后的冷清,唐军阵亡后的肃穆。这是四万个良家子啊,四万个义军战士,仅仅一日之间,他们就一同阵亡了。

「四万义军」死得这样惨烈,那些得胜的叛军呢?五、六两句写叛军的嚣张:「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他们胜利归来,箭上还滴着义军的鲜血,他们高唱着胡歌,在长安市上饮酒狂欢。叛军胜利后的狂歌纵酒,与前边所写四万义军的惨烈阵亡构成对比,又为末两句长安人的痛苦期待做了铺垫。「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沦陷中的长安人,仍把希望寄托在唐肃宗身上,他们面向天子所在的北方哭泣,日夜盼望着官军的到来。

【悲青坂】的内容与【悲陈陶】比较相似,但【悲青坂】的末两句说「焉得附书与我军,忍待明年莫仓卒」,乍然看上去跟【悲陈陶】的末两句很矛盾。前者表现的是长安人民期盼唐军早日收复京城的愿望,后者传达的是诗人自己对唐军草率出兵的深切担忧。以杜甫当时独自身陷乱贼、不知家人生死的处境,他无疑是心急如焚,日夜期望着官军的到来,但他知道陈陶之战和青坂之战,已经因为草率出兵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所以他说,怎样才能托人给我唐军带个书信,告诉他们暂且忍耐,等到明年再来反攻,千万不要仓促出兵。

杜甫在孤独、恐惧和焦虑中苦苦等待着。到了至德二载(757年)的三月,他困陷长安已半年有余。春天眼看就要过去了,时局并未好转,他只能把国破家亡之感浓缩在诗中。现在,我们再来欣赏【春望】这首诗: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首联两句,句中各有转折意味,「国破」却「山河在」,「城春」却「草木深」。大唐的国都一片残破,山河却还是旧日山河。春天又来到长安城,却只有荆棘疯长,荒草萋萋。接连两个转折,增加了张力,扩充了内涵。「在」和「深」,都是寻常字眼,用在这里大巧若拙,更添浑厚之气。

颔联两句写「感时」和「恨别」,都是诗歌中常见的内容,但老杜这两句,立意与下笔与常人迥然不同。上句说「感时花溅泪」,忧时伤世,看到花开也泪水飞溅,下句说「恨别鸟惊心」,怅恨别离,听见鸟鸣也为之心惊。都说花鸟娱人,诗人怎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回头再看开头两句,就容易理解了。诗人正处在国破家亡的哀伤中,看到花开,免不了要想山河易主,物是人非,忍不住潸然泪下。那么,为什么会「恨别鸟惊心」?唐诗中有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有王维的「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有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有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各尽其妙,诗人的心情也不难感受,但杜甫的「恨别鸟惊心」,品味起来更得进入他当时特定的情境。试想一下,安史之乱爆发前,他的家人已处于饥寒交迫的状态,小儿子活活饿死。此时他离开家人已半年有余,无法逃离京城,战火不断,家人音讯全无。这种情形下,诗人不但是哀伤的,也是惊恐的。正自怅恨别离,为一家妻小担忧万分,几声鸟叫,也让他蓦然心惊!

颈联两句语言极浅显,对仗却极巧妙:「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火接连持续三个月,一封家书抵得上黄金万两。残酷的战争隔绝了与家人的所有联系,一家妻小生死未卜。诗人的心悬在空中,惊恐不安,这种时候,还有什么能比家书更重要?这两句把人们在战争年代担忧家人、期待家书的普遍感受提炼出来了,说的是简单的事实,朴素的道理,却引人共鸣,感人至深。

尾联两句说:「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簪」是簪子,一种用来束发的首饰。古代男子束长发于头顶,以簪子横插,以免散乱。诗人愁白了头,极度的焦虑又让他忍不住搔首挠头,以至于一头白发,越来越稀,连簪子也插不住了。最后两句,以诗人自己焦虑万分的形象来结束全篇。

元代诗人方回评价这首诗说:「此第一等好诗。想天宝、至德以至大历之乱,不忍读也。」其实,读这首诗,岂止让人想到唐代的战乱。安史之乱以来的一千多年,中国历史上发生过两千多次战乱。任何一次战乱,都会让无数的人们想到诗圣的这首诗,悲歌低吟,唏嘘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