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老子的「不争」,是因为根本不需要去「争」

2024-06-25文化

最近的枕边书,是【孟子】,

华杉

讲解的,这是这本书的第二次通读。有所感触,都顺手记了下来。

今天分享的两条我都谈到了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观点——

知行合一

书名

:【华杉讲透孟子】

作者

:华杉

出版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孔子

问道于

老子

,受到最大的启发之一恐怕少不了老子关于「上善若水」的观点。值得思考的是,孔子并不局限于仅仅了解老子提出的这个「理论知识」,而是「举一反三」进而「创新」。比如孟子这段话,反应出来的就是孔子对「上善若水」最本质最透彻的领会。

「上善若水」,之所以「上善」是因为「有本」,源头活水,奔流不息,所以才有「不争」的底气与资本,自己拥有不竭之源,犯不上再去争。这才是孔子数次赞叹「水」的根本原因。

此外,孔子借由水感悟出时间消逝、人生不可逆转的道理,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这是他领会了「上善若水」又一个维度的底层逻辑。所以,才有了「善意提醒」这样的说法。

水带给人的警示,本就是一种「善意提醒」。

后继者

朱熹

,也领会了孟子这番道理。否则,朱熹就不会有「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感悟了。

重要的是,领会道理之后的身体力行,孔子,孟子,朱子……等等古圣先哲们都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用再后来的后继者

王阳明

的总结来说,就是四个字——

知行合一

周公

,有史以来,一人而已。

在这段文字里,最值得深思和效法的是周公做事的方法论。方法论凝聚在两个词语之上,一个是「

夜以继日

」,这是说查漏补缺,思考对策,不想明白,不想出满意结果誓不罢休;一个是「

坐以待旦

」,深更半夜想通透了,干脆就不睡了,等待天亮立马开始执行。

这就是最本质意义上的「知行合一」,周公是真正「知行合一」的典范。

前有榜样,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都是周公的榜样。周公知道他们是自己的榜样,所以「夜以继日」的学习他们,「坐以待旦」的身体力行。

然后,周公也成为后人的榜样。只是后来用心学习周公践行周公的人越来越少罢了。

治国平天下如此,修身、齐家也是一样的道理。

具体到一个人的自我成长,同样适用周公的方法论。知道了,就去做,夜以继日,坐以待旦,不给自己找借口,不给自己找理由,想到做到,知行合一。

每天光是耍嘴皮子,又是立志,又是下决心,就是不动脑子,更不行动。时间久了,这种内心努力上进的「戏」会把自己感动得一塌糊涂,甚至假戏真做,以为自己真的足够努力了,只是命运不济。

这种

自我陶醉和自我麻醉,才是一个人前进路上最大的绊脚石。

就拿最简单的

阅读

锻炼

来说,又有多少人真的持续去做了?

自警,自勉。

系列笔记

2024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