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谈谈对作者和读者的一点感受

2024-06-11文化

我们经常把一本好书比喻为一顿饭,一碗水,一团火,都是强调这本书对自己的作用以及影响。这种效果到极致状态,可能就是书里面的人物哭,读者跟着哭,书里面的人物笑,读者跟着笑,书里面的人物遭难了,读者也跟着不爽。一般这种状态下人们会说,这个人把书看进去了。当然,如果是其他种类的不描写人物的书,看进去可能还有其他的表现,比如茶不思饭不想之类的。

一般认为,要让读者看进去书,作者首先要把自己写进去书。这倒不是说有个公式,比如一本书耗费0.1个作者,然后可以吸引1000个读者一样,没这回事。作者把自己写进去书,往往代表着书里面的东西会是比较能测量的东西。读者能根据自身的经历,有效地衡量作者的投入,对应地提供自己的投入。这也是我们往往会说作者写的东西让我们有感觉的原因。

当然,作者的投入和读者的投入未必是完全匹配的。有些书,看一遍看不懂,多看几遍才能看明白,又或者是现在不懂,年纪大了之后才明白,甚至是自始至终就没看明白。那可能就意味着,读者投入在书本上的钱,时间,精力都打了水漂。这时候如果有个书评人能帮我们先量量这本书的深浅,让我们大致对书本的投入产出有一个底数的话,我们读书自然也会更大胆一些。

众所周知的是,中国古代没有报纸,很多东西都是口口相传,自然也很难出现职业的书评人这个角色。但我们可以从其他方面看到社会对这方面的弥补,比如,独尊儒术,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书非借不能读也等等。如果说现代社会的发达很大程度上是各种各样的职业中介造就的,那古代社会的读书中介则很大程度上是书商,藏书家,读书人兼任的。职业中介集合在一起,往往会构成一个个平台,那我们现代的读书平台,又在测量哪些东西?这些东西在多大程度上为我们所知?我们怎么衡量自己的投入多少?

这种计算比我们想象的复杂。不说深度阅读的平台,就说新闻阅读的平台,观看短视频的平台,种类各不相同,算法可能也有很大区别。这里面的逻辑不好一概而论,但对于书本而言,可能我们追求的始终是更多作者写进去,更多读者看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