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1993年作家被官员集体起诉:我儿子就强奸2次,你凭啥写八九次?

2024-05-05文化

1993年7月,作家张平的小说【抉择】横空出世,这部小说直面社会痛点, 指出了我国国有工厂的倒闭是因为有人蓄意侵吞国家财产!

与那些侵吞了国家财产吃的油光满面的领导相比,那些因为他们贪污而下岗的工人生活的更为凄惨。

张平这一为民请命的行为收获了无数群众的支持,但随着张平出名而纷至沓来的,是他身上背负的更重的官司, 甚至242名国家干部曾联合起诉他蓄意抹黑公职人员形象。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被242名官员干部集体起诉

就在张平小说大获成功的同时,他也收到了自己被242名国家干部联名集体起诉的消息,原因竟然是他们觉得是张平的小说抹黑了他们的形象!

更有甚者一个干部在法庭上公开怼张平说道: 「我儿子就强奸、轮奸了2次而已,你为啥要写八九次!为什么要污蔑我们一家人!」

听到这话,不光是张平,就连法官也懵了。张平随后便不甘示弱据理力争拒不承认自己的小说抹黑了他们的形象。

他一没在小说里指名道姓的指出这是谁,二大家众所周知小说创作完全是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所以他们这样属实是上纲上线太无理取闹了。

而且这位干部起诉的理由也十分好笑,就连法官听了都十分鄙夷。

本来家丑不可外扬,强奸的次数重要吗?更何况他儿子已经落实了强奸这个犯罪事实。

作为一个国家干部的儿子犯罪,和他这个当爹的就没有一点点关系吗?说出去也不怕人笑掉大牙,连自己的儿子都教育不好还好意思来上诉。

即使法官已经判决张平无罪,但是这场官司依旧持续了九年之久,因为对方不服法院的判决逐级向更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了申诉。

不过法律始终是站在正义的一边,他们的申诉被驳回,张平不用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话说回来,张平究竟是为何声名鹊起,招来这样多的官司的呢?

决心为民请命

张平在1987年以前,还只是一名不温不火的小作家,事情的转折就发生在这一年,他去参加了山西文联的交流会。

当时与他一同参加交流会的还有汾西县的县长。

在这位县长的口中,张平了解到了许多他不曾了解到的底层人民黑暗的生活······

这些底层的苦命人民通常是求告无门,有苦难言。张平下定决心要用自己的力量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们。

这一次在山西文联的交流会,张平在山西待了好长时间,就是为了听人们群众的心声。

当一位老人痛哭流涕的和张平讲完自己的遭遇之后,张平被深深的震撼到了,他没法想象在现如今这个社会还有如此不公的存在。

而老人也像是看到了救命稻草一般,将自己几十年来蒙受的冤屈通通告诉给了张平,包括他记载着自己几十年来上访的证据,还有自己记录的十几本厚厚的日记。

为了方便记录老人的故事,张平将老人的讲述全部用录音机录了下来,待老人讲完后他才后知后觉竟然记录了整整17盘磁带。

任谁也不敢想象老人究竟经历了些什么,各处申冤无果,甚至在他为自己的清白奔波上访的这几十年里被拘留过8次。

即使知道希望渺茫,但老人还是十分感谢张平能够听完自己的故事,为了感谢张平,老人宁愿走上几十公里崎岖的山路只为了给张平送上自己包的粽子。

在老人眼里,他没有能够报答张平的东西,那几个自己包的粽子,已然是老人能够给予的最好的东西了。

这次的经历让张平收集到了足够多的素材,他回到住处,开始了废寝忘食没日没夜的创作, 【天网】和【法撼汾西】 这两部小说横空出世。

老人真实的经历和张平精彩的创作让这两部小说一经发表就引起了社会上的剧烈反响和轰动。

不仅如此,这两部小说还被改变成了电影和电视剧,可以说张平带来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张平也凭借着这两部小说出了名,那时的人们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山西有一名甘愿为民请命的好作家张平。

而且张平的作品可以说是比人还要火,火到但凡是打开收音机都能够听到里面播放着张平小说的广播剧。

不过随着张平和其作品的爆火一同到来的,还有一些「麻烦事」。

麻烦纷至沓来

因为【天网】和【法撼汾西】这两部小说基于是真实故事改变而来,其中那些做坏事的官员极其家属看到了自然十分生气。

他们不禁对号入座了进去,觉得自己受到了莫大的屈辱,十分愤慨。

于是他们一怒之下将张平告上了法院!

也就是本文章开头讲述的那样。据了解,自从小说发表后一直到1993年7月,一共有242名干部起诉控告张平。

这在社会上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更何况张平一人面对的是 「对于社会风气不正」 的影响,只这一顶帽子就会将他压的喘不过气来。

当时张平的亲朋好友和同事都因为这个逐渐疏远孤立了张平,毕竟谁也不想与有争议的他扯上关系。

张平苦不堪言,张平的上级更是苦不堪言,该怎么消除影响呢?毕竟书已经畅销到了人尽皆知的地步,就算是现在不让销售了,那故事也已经深入人心了。

还没等上级想出消除影响的对策来,张平坐不住了,他认为自己没错,为什么要「任人宰割」呢?

于是他决定迎难而上,直面官司,发誓要赢回自己的声誉。

他的决定无疑是大胆且冒险的,要知道那些干部有些可真是位高权重,而他一个初出茅庐的作家却敢和他们对铺公堂。

不得不说张平这波操作让人民心里感觉到暖暖的,他没有向恶势力低头!有坏人声讨他,自然也有好人力挺他。

百姓们知道了张平打官司之后,纷纷对他表达了自己的支持,大家有钱的捐钱有物的捐物,发誓要帮张平打赢这场官司。

更有不少农民一辈子没出过城,为了张平他们甚至摸索着来到北京只为了给他加油,来看他,还「斥巨资」请张平下馆子吃饭。

在他们眼里花大价钱请人吃饭就已经是最高待遇了。

不仅如此,老实巴交了一辈子的农民不懂打官司是怎样的流程,但他们愿意将自己积攒的积蓄全都给张平用。

他们从口袋里掏出一叠又一叠皱巴巴的钞票,从五毛到一块,七拼八凑的都放到了张平的手里。

张平见此情景不禁更加坚定了自己要继续为民请命的立场和决心。

头铁硬钢,直升副省长

这场官司不仅没有磨平张平的棱角,还让他在以后的日子里创作出了更好的作品【抉择】。

这部小说直面的社会问题更加深刻。因为小说涉及到了国有企业资产流失的问题,而他更是在小说里直接指出了这些企业的倒闭和领导者私自侵吞国家财产有关。

这犀利的中心思想让他更加出名了。

其实不然,他的小说创作之初是考察了近百家国有企业得出的结论。

一家企业的盈利远不及企业本身向国家报销的费用,名义上是为了国家,其实谁也不知道这些费用是去向了何方。

厂长更是胆大妄为到退休之后暗地里挪用工厂资源和客户,这无疑是给国家捅了大篓子,流出的资金全都进了自己的口袋!

与吃的满面红光,大腹便便的他们相比,那些惨遭下岗的工人们可谓是过的苦不堪言。

他们失去了经济来源,有些年轻人还可以去找其他的工作,可那些老年人能去干什么呢?何去何从呢?

没办法为了填饱肚子的他们只能沦落到在路边乞讨,捡破烂过活。

为百姓发声的张平自然获得了群众的支持,之后的他不仅赢得了官司,还让自己的地位稳步上升。

他从一个文联的芝麻大小官小作家一路高升到了山西省的副省长。

放眼望去中国的历史他都是有史以来第一位靠着「写小说」升上的副省长。

而他也谨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此后的日子里他更加废寝忘食的写作为群众发声,直面社会的问题,写出了不少脍炙人口受欢迎的作品。

结语

张平是勇敢的,要知道他选择写小说为群众发声可谓是赌上了自己的前途,他的行为放到现如今也是值得称赞的。

他回忆自己当初抗住压力打官司的日子,直言是群众在背后给了他无穷无尽的力量。

那时候的通讯并不发达,但当大家听说张平深陷水深火热之中时大家还是会写信支持他,全国各地支持张平的书信足足塞满了一屋子。

更加难得的是他在坐上高位后并没有忘记初心,仍然保持着为群众发声的坚定立场。

参考资料

中国作家网 - 张平:反腐文学的生死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