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明日腊月二十六,4个老规矩别忘,老传统让年味更浓,福气迎新年

2024-02-06文化

阳光撒在瓦顶上,爬过屋檐便泻入窗棂,驱走了室内的寒气。推开窗棂向外看去,远处稀稀落落的房屋被晨雾笼罩,隐约可见几缕炊烟袅袅而起。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木柴烟味,还带着些许青草的清香。这一切都昭示着一个事实——立冬已过,腊月将至,一年中的最后一个月份即将来临。

窗棂边堆着几本东西,都是些年画、灯笼、对联等等。这是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春节而提前准备的。眼看着阳历新年就要到了,按照传统,又该备办农历新年的物事了。腊月二十六,是传统习俗中极具年味的一天,许多准备过年的事项都要在这一天完成。

推开窗棂,一股冷风吹拂而来。北方地区正值深冬,气温较低,户外积雪尚未融化。这股冷风提醒着,腊月二十六的气候并不温暖,还需穿戴厚重以御寒。窗外枯木寥落,激起的冷风卷起地面薄薄的积雪,在空中翻卷着划过院墙。漫天飞舞的雪花让视野变得模糊起来,这是一派寒冷而荒凉的景象。

望着窗外飘散的雪花,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温暖。这漫天风雪,正是我们心中新年气氛的写照。虽然风寒料峭,却也意味着一年的收尾和新年的来临。各家各户都在忙碌地准备着年货年饰,热闹非凡。这份喜悦温暖了寒冷的空气,驱散了萧瑟感。

腊月二十六是传统习俗中的重要日子,许多准备过年的事项都集中在这一天。老祖宗留下的规矩不可丢,承载了太多节日象征。即使在今天物质极为丰富的时代,这些习俗仍值得珍视与传承。

第一,割年肉。这是过年最重要的食材准备之一。老话说,「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在古代,平时吃肉的机会很少,只有过年才能吃个够。所以过年才吃的肉被称为「年肉」。即使今日吃肉非常方便,但为过年做准备的仪式感,仍需这一传统来营造。割好年肉后,家家户户便开始烹调起来,发出的香气弥漫整条街道,这份年味无处不在。现今许多家庭过年仍然选择炖一锅肉食,来迎接新春的到来。这种最简单朴素的肉食,最能带来家的温暖与新年的喜悦。

第二,去剃头。民间谚语说,「有钱没钱,剃头过年」。这样的习俗源于人们洗刷污秽,迎接新年来临的心理。理发店在腊月总是门庭若市,这份习俗流传至今。剃头、洗发,都意味着将自己清洗干净,以全新状态迎接春节。

第三,洗福禄。这天洗浴被称为「洗福禄」,意味着洗去一年的疲惫与污秽,来年便可迎来更多福禄。早在几百年前,每月就有固定的「体浴日」。而到了腊月,这种浴洗就更具仪式感。老话说,腊月二十六洗福禄,二十七洗疾病,二十八洗污秽,每天的洗浴都寄予着对来年的美好期盼。

第四,置办年货。腊月二十六这天,家家户户都要上街购置年货,比如年画、对联、糖果、炒货等等。这些才是过年不可或缺的元素。提前置办,就是为了让自己有更多时间备好年夜饭和装饰房屋。

这四样习俗,承载的都是人们对新春的期盼。越是寒冷的冬日,人们越是盼望阳春的到来。这些仪式感的老规矩,正是人们内心渴望的写照,所以世世代代传承至今。

我住在北方某省会城市,这里每年腊月都会下雪,有时候甚至会下很大的雪。记得小时候,腊月二十六这天总是早早就起床,吃过早饭就跟着大人一起出门置办年货。出门前要注意穿暖和,戴上帽子、手套、围巾,身上至少要三四层,因为外面的天气实在太冷了。

一出门就是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踩在雪地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表面已经结了薄冰,略微湿滑,走路要小心。枯黄的树枝上覆盖着皑皑白雪,墙根处堆积的雪快要没过墙脚。寒风吹面,脸颊立刻就冻得发红发麻。这时候就要缩缩脖子,使劲吹一下热气在手心,才能驱散手心的刺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