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心理学视角聊一聊留学与文化认同

2024-07-13文化

从心理学与华夏文化研究的专业角度出发,有一个事实我们必须清楚:每个人出生,就背负着文化的债。要是不能把这个债还清,人就很难在自己生存的社会环境里顺利适应。

从心理学的「文化适应理论」来看,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需要融入所处的文化环境,才能实现心理和社会层面的和谐发展,即我们常说的「入乡随俗」。

美国研究者珍妮特·菲尼(Jeanette Phinney)在 1990 年提出的民族认同发展理论指出,个体在探索和承诺中形成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 。即个体通过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接触和思考,以及对本民族文化表示认可、接纳和遵循,来形成对于自己所属的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与归属感。

所谓文化认同,是指个体对于所属文化以及文化群体内化并产生归属感,是自我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学者Smith 等人在2006年通过对移民群体的研究发现,那些在新的文化环境中依然能够保持对本民族文化高度认同的个体,在心理调适和社会融入方面表现得更为出色,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文化差异带来的压力和挑战。

对于生长在中国的孩子来说,如果不能认同中华文化,那么在文化层面就会产生缺失感和游离感。

文化认同的建立对于个体的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至关重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审美情趣,如果孩子不能深入理解和认同这些文化元素,就难以在社会交往和自我认知中找到准确的定位。

以现实状况来讲,如果您的孩子无法前往国外读书、学习与工作,也做不到像迈克尔·杰克逊那样将自己皮肤漂白去迎合白人文化,那么他想要真正融入白人社会,可谓难如登天。毕竟无论他怎样努力去弥补白人文化的债,在别人眼中,可能始终是格格不入的「异类」,恰如谚语所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因为不同的文化有其独特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社交模式,没有从心底的认同和长期的浸润,很难真正融入其中。

在此,为避免误解需要说明一点:本文中提及肤色因素对文化融入的影响,仅为阐述文化认同问题的个例。事实上,文化认同实则是受众多因素综合作用,如风土人情、语言、价值观念等。在此问题上本人是主张应全面客观看待,意在推动多元文化的交流与和谐共处,绝不是片面强调某一因素。望理解!

—————— ✿ ——————

回到文章的主题内容。如今,有无数的人把孩子送出国外留学,低龄留学现象也愈发普遍,甚至不少人将幼儿送出国去留学。

从儿童心理学角度看,儿童仍旧处于「心理依恋期」,在这期间,熟悉稳定的环境对孩子的心理发展至关重要。

同时,依据「认知发展理论」,孩子在幼年时期认知能力有限,难以对复杂的文化现象进行准确理解和判断。过早进入异国文化氛围,就如同无根之木,正如华夏谚语「根不正,苗必歪」,没有本土文化的滋养与支撑,很难构建完整的文化认知体系。

此外,「文化休克」现象也可能在低龄留学生中出现。当孩子突然置身于完全陌生的文化环境,文化价值观念、社会规范等方面的巨大差异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不适应感。

若从皮亚杰的「同化与顺应」理论看,孩子在国外文化环境中,如果不能合理地将新文化与原有文化认知进行同化与顺应,就容易导致文化认知失调,产生心理冲突和矛盾。

而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对于文化认同也有深刻的见解。

▶儒家学说创始人孔子就曾说过「克己复礼为仁」。「礼」是当时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各种礼仪、规范、制度等。在当时,倡导遵循周礼就意味着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肯定和接纳。

从文化认同的角度来看,当个体认同并愿意遵循这些文化规范时,就是对所属文化的一种认同表现。通过学习和践行这些「礼」,个体就能够明确自己在社会和文化中的角色与位置,增强对自身文化身份的认知和认同,有助于个体建立起对本民族文化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形成稳定的文化认同。

▶至于道家学说创始人老子则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句话体现了道家学说对自然规律和本真状态的追求和顺应。

在文化认同层面,可以理解为个体需要回归到自身文化的根源和本质。当一个人深入了解并认同本民族文化的根源、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时,能够更好地找到自己在文化体系中的位置和价值,这种对文化根源的追溯和坚守,也是文化认同的一种表现形式。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在多元文化交流中保持对自身文化根源的尊重和认同,如同道家所倡导的顺应自然、回归本真一样,有助于形成稳固且积极的文化认同。

因此,孩子若在幼年便远离熟悉的本土文化环境,尚未在心中建立起对中华文化的坚实认同,当他们在国外面临文化差异和冲突时,就容易陷入身份认同的迷茫,不知自己究竟归属于何种文化,导致文化归属感缺失,进而产生心理上的焦虑与孤独感。

由此观之,对于所有生长在华夏大地上的中国人而言,补齐中国文化的债至关重要。如果一个中国孩子对本国文化缺乏认同感,便容易产生「认同危机」,这会像一颗毒瘤一样不断侵蚀孩子的心理认知。

正如华夏谚语「学好三年,学坏三天」,一旦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开始缺失,这种负面的变化会快速发展。民族认同是在民族共同体长期生活中形成的对本民族的认同,民族文化是民族认同的重要纽带。

—————— ✿ ——————

▌依据 Umana - Taylor 等人在 2004 年的研究结果表明,民族认同高的青少年具有更好的心理适应和自尊水平。

▌此外,Yip 等人在 2008年的研究也表明,积极的民族认同能够为个体提供一种稳定的心理支持和情感依托,使其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能够从民族文化和传统中汲取力量和智慧。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载体,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当孩子对中国文化缺乏认同,民族认同也会出现问题,对本民族的历史、传统、习俗等产生疏离感,这不仅会影响他们的个人成长,也会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认同障碍一旦形成,就会不断蔓延与泛化,致使孩子逐渐不认同父母、所处地域、所属民族与种族等诸多方面,就像「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

▌自我认同是个体依据个人的经历所反思性地理解到的自我,埃里克森(Erikson)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强调了青少年期的自我认同形成的重要性。长期对自身文化不认同的孩子,在认知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偏差,进而影响其对自我、他人和社会的认知与判断。

▌Arnett 在 2000 年的相关研究也指出,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认同冲突可能导致青少年的自我认同困惑。

▌另外,Kroger 等人在 2010 年的实证研究发现,文化认同的不稳定或缺失,容易使个体在自我概念、自我评价以及未来发展规划等方面出现迷茫和混乱,进而影响其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长此以往,最终这种状况还会波及到孩子对自我身体的认同层面,容易导致各种心理疾病的产生,疑病症便是其中尤为典型的一种,真可谓「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 ✿ ——————

由此可见,文化认同是个体对于所属文化以及文化群体内化并产生归属感,从而形成的心理过程。因此,人们会无意识的通过对自身文化元素的坚持与传承,以满足对身份认同和归属感的心理需求。

心理学有个概念叫「认知一致性」,即人们倾向于保持自己认知与行为的一致,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就是这种一致性的体现。

此外,文化认同更是构建社会和谐的基石,人们对本地文化的认同与传承,有助于增强个体的自信和对家乡的热爱。正如华夏谚语所说:「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家乡文化是情感纽带。这也契合了心理学中的「社会认同理论」,即个体通过对所属文化群体的认同获得自尊和归属感。

在华夏大地,人们立场生活中的许许多多现象都充分展现了人们对于自身地域文化的归属与认同。

比如当下的广东人撑粤语,不同地区的人们对自身方言与口头禅的保留,各地区对本地区风俗习惯的传承,以及所谓的地区特产、民族服饰等现象,实质上都属于文化认同的表现。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域文化也塑造了多样的人群。故而地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人们对不同地区的刻板印象,而文化认同在打破这些刻板印象上则发挥着重要作用。

也正因如此,「入乡随俗」这一观念在华夏文化中凸显出极为重要的地位。当人们身处不同的地域文化环境时,入乡随俗是实现和谐共处、相互尊重的必要途径。也唯有尊重和接纳各地的文化差异,遵循当地的风俗与习惯,才能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减少文化冲突带来的焦虑和误解,增进彼此的理解与信任,让华夏大地丰富多彩的文化在相互尊重与和谐的氛围中,不断传承和发展。或许,这正是华夏文化塑造华夏人涵容特质的一个重要因素。

—————— ✿ ——————

综上所述,重视中国文化的传承与认同至关重要,让孩子在中华文化滋养下健康成长是我们的责任。

在全球化和数字时代,跨文化交流频繁。个体以对本民族文化认同为基础,积极进行跨文化交流,才能拓展视野、丰富认知、提升能力。

当下,互联网和数字技术改变文化传播交流方式,新兴平台给文化认同带来挑战与机遇。唯有重视文化传承与认同,孩子才能建立坚实心理认同和社会适应性,在华夏大地成长为文化传承与发扬者。在多元文化社会中,个体要尊重接纳其他文化,也要坚守传承本民族文化,构建多元文化认同体系,促进文化在和谐氛围中传承发展,让中华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光彩,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