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河南信阳——「申」之称的由来与历史变革

2024-02-17文化

一座城,一种文化,一段故事。走进一座城,了解一段历史,倾听一个故事。

信阳,一座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化小城,历经数千年岁月洗礼,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人类文明史上,描摹了浓墨重彩的色泽与光亮。申城信阳,见证了无数个朝代的兴衰与消亡,它犹如活化石,娓娓道来这座城市千年的沉浮。

信阳,作为中原的一座三线小城,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史,从风景到历史,从风俗到风情,都凝聚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申城——信阳,地处我国南北分界线的淮河之滨,既拥有江南的风韵,又拥有北方的气质,因此被称为「江南北国,北国江南」之美称。

楚文化和中原文化在此交融,形成了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被誉为「豫风楚韵」。但这些文化底蕴早已渗透每个申城人的骨子里,形成了独有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

历史的魅力不可阻挡,历史的舞台千变。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申城,探寻这座古老城市的历史韵味和它的起源。

历史上的申国源头

在亘古时代,人类仰观日月星辰的运行,对风、雨、雷电、云等气象的变化感到十分得神秘,让人不可思议,他们认为是神的力量,是天在作祟。

在甲骨文中,「申」字像闪电的回曲闪烁之形。古人缺乏科学知识,对自然界的现象怀有神秘感,看到闪电于天,即认为乃神所为,便当做天神来崇拜,并作为自己的图腾,以闪电的形状来作为氏族的族名和族徽。远古时,「神」、「申」谐音互通,称「申」,内含神义,由于申城信阳是古申伯国所在地,信阳乃至汉代后就简称「申」。且古代「申」、「信」通用。可知今天信阳的「信」,也就是从申国传承下来的。

申人早期活动之地似为申地,所建过的房子都带有申字,其后发展为国和姓。

「申」作为一个古老的氏族,有着其悠久的历史,申姓起源不像其它姓氏那样单纯,而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一直以来,人们都普遍关注着申氏的来源,它到底来源于何处?这个问题学术界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对于申氏的来源考究,笔者谈谈自己的个人见解,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申人祖先可追溯到姜戎,其先祖是尧舜时期的伯夷,姜姓。传说伯夷是炎帝神农氏第十四世孙,共工氏的玄孙,其生活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300年左右,炎帝生于姜水,因以水命姓为姜。姜字由「羊」「女」组成,可知是以农牧为业的母系氏族。西周之初帮助周文王、周武王建立周王朝的第一功臣姜太公就是伯夷家族的后人。

司马迁的【史记】中曾记载:「历史上的古申国和古吕国为同一祖先,早在先祖唐饶和虞舜时期就担任四岳之官,因助大禹治水有功,其后代子孙有的封在申国,有的封在吕国(今山西省吕梁市一带)」。历史上,申、吕、齐、许并称姜姓四岳国,史称「四岳」或称「太岳」(今山西霍州境内的霍太山),泛称西戎,亦称「姜氏之戎」(华夏族与少数民族的混血)。

「戎」是周时期中原人对西方诸部落的统称。春秋时期有华夏和戎、狄、蛮、夷的区分,中原人喜欢称自己为华夏,他们把中原周边四方小国或部落称之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西周时期,关中附近的游牧民族统称为西戎。主要指的是今天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以及更远的西域等地,其部支族类非常之多。那么关于西戎的称呼,是周王朝时期才有,在夏朝时,称西方人为析支、渠搜等,而在商代则称为羌人。

虽然称为戎,但西戎本就与中原民族是一家。在文献记载中,西戎是皇帝的子孙,而周人的始祖后稷,乃是源于帝喾(kù)元妃姜原,但帝喾也一样是黄帝的子孙。因此,姬姓周人虽然将戎人视为四夷,却本是同根生。

简单来说,西戎就是住在周王朝封地以西的部落民族,西周时最活跃强势的敌人就是西戎,常年盘踞在西周的西北方向,说来他们也是周人的老对手了,几百年前周人的祖先就曾流落到戎狄之间,因其一直保持先进的农业技术与文化,最终与戎狄分道扬镳,从此与西戎的摩擦不断。

西戎当中比较大的分支有犬戎、申戎、姜戎等。申戎也是太岳族群中尤为突出的一支。

西申国

申戎发迹于周穆王姬满时期,周穆王喜欢西游,【穆天子传】中更是记载了周穆王曾西游相会西王母,而申戎因为护驾周穆王有功,一部分申戎被周朝招安,申戎的部落大酋长姜佐摇身一变,成了周朝的侯爵,史称申候。

于是,申人从霍山来到宗周,与秦国的先祖们共同屏藩周天子的西部边陲,建都平阳(今陕西眉县),史称其「西申国」。居民多为戎,这也是「申国」最先的发源地。

周王室分封西申国的主要目的也是想通过「以戎治戎」的方式,让申候替周王室管理西方的戎人,甚至武力镇压。犬戎要想进攻到西周腹地必然要先越过申国,所以申国对于周王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总的来说,姫姓周人很早就非常重视与申国的同盟关系,而周、申同盟的主要方式之一就是姬姜联姻。先周时期的周太王之妃、王季之妃、周文王之祖母等皆称「太姜」即是。

到了西周后期,申国仍不断与王室通婚,周厉王的王后是申侯之女,周厉王的儿子周宣王也娶了申侯之女;周宣王的儿子周幽王,其夫人申后也是申侯之女,申后为周幽王生下太子宜臼,即后来的周平王。可见申国和周王室的关系可不是一般的亲密。申国太子、王子多有在周王朝担任要职,如周历王大臣「申季」。这个时期也是周天子家族与申国家族关系的融洽期。

周天子正是与申国结成了牢固的政治联盟,这才没有了后顾之忧,进而得以专事向东发展,与商朝争雄,最后灭掉了殷商。申国或也因此,在这个时候发展至巅峰时期,逐渐有了更为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

介于申国的特殊地位和影响,「历代申侯」在西周王朝的统治中有着一定的话语权。根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人的祖先大骆,赢姓的族长大骆受封于西犬丘(甘肃天水市西南礼县一带),大骆是商纣王大将恶来的四世孙,大骆生非子。非子极擅于养马,周孝王十分看好非子。

起初,周孝王是想要非子来继承大骆的爵位和封地,但是非子并非嫡子,大骆的嫡子是成,成的母亲是申侯的女儿,申侯听说周孝王要将非子立为嫡子,这就意味着要废掉自己的外孙子成,申侯不同意。对周孝王说:「从前我的祖先郦山之女嫁给大骆的先祖戎胥轩,生了中潏(战国时秦国和赵国的祖先),因为这层亲戚关系我们归顺于周,一起担负着守卫西陲,使西部边陲得以安宁。如今我们申人再次与戎胥轩的后代联姻,生下嫡子成,我们两国联手使周边的西戎全部归顺大王,天下太平,您才能够坐享王位,现在您为什么要废掉他呢?

申侯的言外之意是说如果废掉我的外孙子,就等于得罪了申人,如今我们申人是西戎的一面旗帜,能控制犬戎的一切走向,万一哪天申人不服,西陲就有可能不保了,您还是好好考虑考虑吧!

还好,周孝王还算比较聪明,看出利益关系的背后,又不想得罪申侯,就下令让申女之子成为大骆的继承者,继续管理大骆国。在这一层关系上,西戎部族也就不会对周王来犯。

由此可见申侯与大骆、以及其先祖郦山与戎胥轩的关系,均系翁婿关系,可谓非同一般。

之后,周孝王在犬丘一带另划出一块封地,送给非子建立秦邑,来继承赢氏的香火,邑称秦贏。并将非子一支升级为「附庸」,其主要目的是想让非子世代为周王室养马,所谓「附庸」即附属于大国的小国,就是没有诸侯国政治身份的小国。且周孝王给的这块地名为「秦」,这是赢秦的由来。由此,嬴姓一族的部队便被分为两支。

这就是西申国,一个有着多方力量支持的诸侯国,一个在周王朝中有着重要政治地位的侯爵国,更有着重要话语权的古代方国。

南申国

周厉王姬胡时期,强行改革倒行逆施,只能让政治更加腐败,也引起了外族的侵扰。东面的噩国联合东夷、淮夷起兵叛变,周厉王派虢(guó)仲讨伐,失败了。

在西面的西戎则进攻大骆国,占领了「西犬丘」,并杀了秦仲(非子的曾孙)的族人。这秦仲的族人就是周孝王分在秦邑的非子的贏族。非子的兄弟「成」的族人尽数消亡,赢族一灭,周王室没了西边的屏障,整个国家就处在了这种内忧外患之中,从此,西戎就成为秦人最大的敌人。

周历王在内政治理上也是一塌糊涂,实行专利政策,与民争利,「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人人自危,为君不能「竭泽而渔」,逼死百姓纷纷起来造反。

公元前842年,贵族带领平民闯入王宫,巫师被全部杀死,周历王姬胡也众叛亲离,被驱逐出国都。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国人暴动」。

周厉王被迫逃到彘(zhì)地(今山西霍县东北)长达十四年之久,最后客死他乡。周朝的政权由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史称「共和」。

太子姬静得到召公的保护,幸免于难。不过也只能暂居召公家中。耳濡目染,学得很多治国的知识。

周宣王姬静即位以后,正本清源,励精图治,使得周朝的国势有所好转,继续重用两位老臣,治理国家。并及时任用召穆公、仲山甫、尹吉甫、虢文公、申伯、显父、仍叔等贤臣,使得周朝国势蒸蒸日上。

宣王初年,决心效法先祖,改善吏治,勤于纳谏,修复宫室,使得百姓安居乐业,诸侯来朝,周礼复兴。

宣王四年(公元前824年),周宣王任命秦仲为大夫,命其带兵讨伐西戎,却不幸兵败被杀。

这对一心恢复国威的周宣王和新崛起的秦国而言,都是奇耻大辱。很快宣王又命秦仲之子秦庄公兄弟五人,领七千兵卒,继续讨伐西戎。

在秦庄公的努力下夺回被西戎占领「成」的封地,收复了西犬丘。击败西戎后,周宣王封秦庄公为「西垂大夫」加封大骆犬丘(甘肃礼县)之地。秦国由此迎来了国运的重大转折。

宣王五年(公元前823年),六月,猃狁来犯,猃狁位于中国北方和西北方的部族,在周厉王时期就曾出动部队劫掠镐京周围的财物及人口,被多友领兵击退。

猃狁再次来犯,周王眼见猃狁壮大,不能不管,派母舅诚协同大臣尹吉甫前往迎战,猃狁战败溃逃,公子诚一战成名,名震朝野。

通过大规模的出征,淮夷地域的方国慑于周朝的强大,纷纷归顺纳贡。打那以后周王室的权威逐渐增强,起到了震慑天下的作用,原本离心离德的诸侯又开始恢复朝觐,使得周朝的威势得到一定的重振,呈现出「四方既平,王国庶定」的太平局面,这就是所谓的「宣王中兴。」

此时,处在南方的楚国日益猖獗,楚国又称荆蛮,虽然被周天子封为子爵,但楚国极少承担周王室的职贡义务,对于楚国君主的歧视以及楚国国君主僭越称王,因此遭到周天子的多次讨伐。

周宣王五年(公元前823年)八月,宣王以元老重臣方叔为将,率兵车三千进攻楚国,获得大胜。据推算,周宣王此次伐楚,动用军队多达三万六千人。经过以上一系列战争,西周的疆域以及国家声望得到大幅度提升。

申伯还南

这一时期,大臣申季之子诚被宣诏从西申国入朝,因辅佐周宣王「中兴」的过程中立下大功,因此周宣王又增封其为「申伯」。

申伯,世为西周王朝卿士,文武兼备,申伯原名姜方伯,姜姓,申国公子诚,周厉王的妻舅,周宣王的母舅。确切的说,申伯也就是周宣王的舅舅。

南方楚国降服后,周宣王为了加强对「南土」局势的控制,遏制楚国势力的崛起,宣王派自己的母舅申伯诚去南阳再建立一个申国——史称「南申国」。封伯爵。以天子之亲坐镇南藩,作为镇抚南方的军事重镇,制衡南方之国以图「南土是保」。

申伯的新封之地在汉水流域地区。公元前821年,宣王将大臣召伯虎(召穆公)从淮夷前线召回镐京,让他到早已灭亡的谢邑(古谢国在今唐河县苍台乡)为申伯诚营建宫室、都邑以及宗庙,派遣近臣傅卸把申伯的私人(西申国原居民)迁去,以便他迅速建立统治地位,从此,南部的申国又称为谢国,南申国的后人以谢为氏。

申伯诚出发那天,周宣王亲自前往郿,为申伯饯行,并赐予他大量车马及玉圭。同朝为官的贤相仲山甫(樊姓始祖)诗中曾称赞申伯为:「崧高维岳,峻极于天。惟岳降神,生甫及申」。以此来借嵩山之高大,象征申伯的丰功伟绩,从另一面也反映了申伯其本人在申国的重要地位。

大臣尹吉甫又亲作【崧高】为其歌咏送行,这就是后来【诗经】里的【崧高】。尹吉甫也被后人称为「中华诗祖」以及中国诗歌的创始人。

可以看出,自宣王继位的前六年可谓四处开战,对西戎、皞狁、荆蛮、淮夷、徐国等部族均发动反击,其规模之大,战争之密集是周王东征以来的首次。

在宣王五年大胜猃狁之后,猃狁等方国对西北的威胁已经解除。为了防止泾河上游权势日增的西申威胁到宗周地区的安全,把申伯一支徙封到南阳盆地,其真实目的也是想借此削弱西申国的力量,另一方面也可以巩固此前在南土取得的成果。

其后,同属姜戎一族的吕国愿随申伯南迁,从山西的姜姓吕国来到谢地西部落户,共守南疆,足见戎氏族人之团结。由于申国与周王室的姻亲关系,周宣王不仅保留了西部申国,还不降低其爵位,这就造成了南、北两个申国并存。同时,申、吕南迁后,也是为了填补南土鄂侯(姬姓)驭方叛乱之后造成的权力真空。

周厉王时期,平定鄂侯驭方叛乱后,将鄂国从随州北迁到南阳盆地,申伯封于南阳的最初目的也是为了监视鄂人。

公元前806年,韩侯被周宣王封于韩城(今山西河津至万荣县万泉乡一带),建立韩国,作为镇抚北方的军事重镇。

作为开国君主的申伯诚就国南阳后,他依托南阳的地势,暂修河道,牢固城防,筑起了固若金汤的防御工事。

申伯在固城强军的同时,也大力发展推广农耕、畜牧和制陶业,鼓励百姓大量垦荒,发展种植业,扩大黄牛的饲养,军民皆受益;改进陶、石等生产生活用具,大力发展金属生产工具,为兵器制造和手工业、农业生产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周宣王不但发现国舅申伯诚是个有胆有谋的军事家、政治家,原来还是个治国能手。接着,宣王又下诏在申国周边的区域又建立起十几个诸侯国,西边的吕国(今南阳西镇平一带),南边的邓国(邓州一带),北边的缯国(方城一带)等等,通通都归申伯管辖。

以申国为中心诸多诸侯国集团,成了西周王朝南部牢不可破的屏障,有效地防御了南方楚国的北进,为宣王中兴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南申国的地盘也开始向东扩展到今信阳一带。

申伯南迁之后,西申国和西周的关系就开始慢慢走向恶化了。周王室和留在西申国的姜氏之戎部,两者之间就曾展开过数次战斗。

自周室中衰后,在位晚年,频繁对外用兵,接连遭受失败。

周宣王三十一年(公元前797年),王师大军讨伐太原(今宁夏固原一带)之戎,结果未能攻克。

周宣王三十六年(公元前792年),王的军队又讨伐条戎、奔戎(今山西运城县一带中条山北的鸣条岗一带),又遭败绩。

周宣王三十九年(公元前789年),周军与申戎战于千亩,周军大败于申戎。所调去的「南国之师」(今长江与汉江区域之间)全军覆没,幸亏西周「车神」奄父凭借过人的驾驶技术,拉着周宣王躲过了申戎的重重追杀,这才让他勉强捡回条性命。

「千亩之战」这一败,是为周王室最为彻底的一场大败!起兵讨伐自己的附庸国,却败于自己的附庸国手上,作为天下共主的宣王,其耻辱也是可想而知的。

后来在【今本竹书纪年】中有所记载:「(宣王)四十一年,王师败于申」。

仅仅隔了两年,公元前787年,西周和申戎又打了一仗,结果是西周战败,可见西申国的申戎一族的战斗力是何等之强。同时也说明了两者的关系可谓是跌到了历史低点。

王好战,「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此役也被认为是周宣王执政由中兴到衰落的转折点,也为西周在周幽王时期的灭亡埋下了伏笔。这个时期,秦国在夹缝中渐渐崛起。

可以预见,宣王多次讨伐申戎,国力早已衰败,讨伐申戎的兵马都是从新封之国南国之地征召入伍的,一直未用周朝闻名天下的「宗周六师」或「成周八师」,这也说明西周此时的人口和军备粮草早已出现了问题。

申侯之乱

所幸的是,事情在后来得到了转机。公元前782年,宣王死后,其子姬宫涅继位,是为周幽王。幽王娶申侯之女,立为王后,又生子姬宜臼,立为太子。

如此一来,西周和西申国的政治关系有所好转。

周幽王继位以来,他的作风和宣王完全相反,整日沉迷于女色,一连数月不礼朝政。起用小人,对国民百姓不闻不问,没有丝毫的治国之心。资料记载:「幽王三年,周伐有褒」。褒珦为了阻止周幽王沉沦美色,冒死相劝,幽王认为褒人「有罪」,被周幽王囚禁三年。

周幽王三年(前779年),欲进军讨伐褒国。褒国太后褒姁为免祸,便将美人褒姒(今陕西汉中人)献给周幽王,周幽王见到褒姒,惊为天人,高兴之下,将褒国君主给放了。褒姒进宫后,每天引起周幽王的强烈关注。但是,她的美貌和冷若冰霜的性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周幽王为能博褒姒一笑,采纳了奸臣虢石父的建议,点燃了烽火台,戏弄各诸侯,褒姒看到诸侯惊慌失措又被戏耍的样子,果然哈哈大笑,周幽王很高兴,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诸侯们逐渐不再相信,也就渐渐不来了。

后宫得到褒姒后,对其很是宠爱,第二年就生下儿子姬伯服,幽王更是疼惜有加,以至于将国事交于奸臣虢石父主持。发展到后来,为了讨得褒姒欢心,周幽王竟然废掉了姬宜臼和其母申后(申国国君申侯之女),改立褒姒为后,其子伯服为继承人。

被废黜后,失宠后的姬宜臼和申后跑到南申国,西申国和周王室的关系立刻变得剑拔弩张,两亲家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随时可能爆发大的冲突。

申伯为了掩护姬宜臼和申后母子二人,在淮河边东部一僻静之地筑起了一座城池(今信阳太子城)将姬宜臼保护起来。

现如今太子城的遗址在信阳城阳城东北,民国时期被发掘。据【续修信阳县志】记载:「「太子城」南北三十余丈,东西略窄,中可容万人。」

姬宜臼迁居后,申侯、联合鄫国、西夷犬戎等势力,于公元前771年率领联军杀向周朝国都镐京(今陕西西安长安区),周幽王听到犬戎攻城的消息,顿时惊慌失措,连忙命人点燃烽火台,烽火倒是燃烧起来了,可是诸侯们多次被愚弄,没有一个人前来。三天后镐京陷落,犬戎不仅杀了幽王掳走褒姒,更是在镐京大抢了一把而去,等各路诸侯带兵勤王时,犬戎等人早已远去。

犬戎在攻破镐京之时,大肆烧杀抢掠的行为,引起了申侯等人的不满,于是他与前来勤王的诸侯们达成和解,将姬宜臼扶上王位,继位为周平王。太子城继续作为申国的领地。犬戎的入侵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外族入侵,可惜的是是自己人引起来的。

在位十一年的周幽王(同日庶弟郑桓公也被杀而亡)和其子姬伯服被杀于骊山之下,褒姒被犬戎掳走,从此下落不明,西周灭亡。

关于史书上记载「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史学家均认为这件事不可信,有杜撰虚构之嫌,当时的烽火并不是为了抵御外敌用的,诸侯之间的距离不可能同时到达骊山之下,达不到史书中记载的效果。

但西周的灭亡,主因是多方面的,也有可能是内部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也包括外部民族的侵袭和变迁。这些因素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最终导致了西周的灭亡。但是烽火戏诸侯这个故事再次提醒我们,失信于人民,最终也将会被人民所舍弃。

西周末期·二王并立

西周灭亡后,犬戎据关中,西周旧臣虢公翰联络犬戎等,谋立王子姬余臣(周幽王之弟)为周携王,褒国也参与其中。

关于「二王并立」这一段历史,出现在多个历史文献之中,「二王」指的是周平王姬宜臼和周携王姬余臣。而两方势力的对立,实际上是两个诸侯政治集团的对立,周平王一方政治集团,为申国、鲁国、许国、郑国等东南方诸侯国。

而站在周携王一方的政治集团,包含虞、晋、卫、虢等西方诸侯国,这些诸侯国控制着宗周、骊山、河南的土地(今陕西西北、山西区域),以及通往东都洛邑的交通要道。

因此自公元前771年-到公元前760年的前后十二年间,平王、携王「二王并立」的局面一直存在。

到了周平王二十一年(公元前751年),晋文侯消灭周携王、杀余臣后,结束了东周初年十余年「二王并立」的尴尬局面,周平王正式践天子位。此时,晋文侯、卫武公、郑武公和秦襄公等诸侯们这才纷纷转向,转而支持周平王。由此宣告「东周王朝」正式开始。

公元前770年,继位后的周平王为躲避犬戎的骚扰,在秦国、郑国、卫国、晋国等国的帮助下,迁都洛邑(今洛阳)。秦襄公率兵出征又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秦国便从一个西部边陲附庸国变成一方诸侯国。

周幽王死后,对于其他老牌诸侯国,比如卫国、晋国、以及秦国、郑国等诸侯国,周平王也一一许了好处。晋国得到了河东地区的所有权;秦国也得到了周王朝的龙兴之地——岐山的版权;郑国更直接获得了桓公寄孥(nú)的合法性以及在周王室中的丞相地位。而申、缯、虢三国开始走向没落。周平王、晋文侯、卫武公三人都是以夺位成功上位的案例,成为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争相效仿的对象。春秋时代的「主角」们也开始悉数登场啦!

西申国被西戎化了

然而对于申侯,历史上并没有给出交代。西申国所在的位置被秦国吞并,最晚应当是在秦穆公(?—公元前621年)之时。但是纵观秦国扩张的过程,西申国再也没有出现在史料之中,但可以确信的事,这一战势必消耗掉西申国的力量,再也没有力量活跃在历史的舞台上了。

说起西申国的突然衰落,既离不开自身原因,又不能忽视一个重要的外因——西戎。

可以想象,西申为了自保,必然会倒向更为强大的势力,无论是从政治上,还是从文化上。

李峰曾在【西周的灭亡:中国早期国家地理的地理和政治危机】中有所表述:

如果南阳之申是由迁往南方的西申贵族建立的,那么很有可能是一批新的戎人占据了西申。

首先是西申国由于宣王改封,导致了国力的分散,一部分申人搬到了南方建立了「南申」。这就容易引起一个状况,西申之西的戎人很有可能乘虚而入,占据了西申,或者直接导致了西申贵族对国家的控制力下降。

申伯去南土建国,必然不会只身前往,肯定是带走了一大批申人,而且是带走了更多的财物辎重。

重新到陌生之地建立新国,是何等不易,没有那么多人力、财力是不可能完成的。但是一下子从西申抽调那么多人力和物力,势必会造成西申国的内部空虚。这就会给戎人以可乘之机,进入到西申国中来。

但是,西戎并没有消灭西申,毕竟两家有血缘关系,而且西申实力也不弱。只是会造成一个局面,就是戎人从文化方面「占据」了西申国。也就是说,申伯南迁之后,留在西申的这部分申人,亦有可能被入侵的戎人给「西戎化」了。

春秋时代的大幕开启,周朝也因为王权的逐渐衰落成为春秋各国争霸的「配角」。

春秋早期,郑、宋、齐、卫、晋、秦、楚、吴、越等诸侯国率先掘起。诸侯兴:周朝已经无法有效控制天下诸侯,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能在政治、军事中占据主导地位,开启了激烈的争霸战争。相互之间合纵连横、东征西讨,前后共有数位诸侯依次成为霸主。

秦、楚都是从子爵创世,都有雄心壮志。经过长期潜心经营,开彊掠土,到楚庄王千里跃进,逐鹿中原,并于中原「问鼎之小大轻重」后;再到秦穆公吞并大量蛮夷称霸一方之时,两国先后跻身于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中来。

信阳东申国·楚国的附庸国

春秋前期,楚国北进中原,地处要冲的南申国成为攻击目标之一。南阳之申的存在,本来就是对楚国的遏制,这也导致如日中天的楚人们,对于南申国的存在犹如芒刺在背,多年之间都想要拔掉这颗钉子。

周庄王姬佗九年(公元前688年),野心勃勃的楚文王亲率大军,讨伐南申国。楚申之间有邓国(今湖北襄樊市),楚伐申须假道于邓,然而邓楚为姻亲,即当时的邓君祁侯为楚王之舅。

据【左传】记载,讨伐途中经过邓国,邓祁侯说:「楚文王是我们的外甥」。作为东道主的一方,我们理应尽地主之谊。于是派人让楚文王停留在邓国,并亲自设宴款待他。邓祁侯的外甥骓、聃、养请求邓祁侯杀掉楚王,邓祁侯不许。于是三个说:「亡邓国者,必是此人」。「等到他灭了申国,再来灭邓国,就好像吞噬您的肚脐一样,就再也来不及图谋应付了」。要杀他,就乘这个时候。

邓祁侯不听。果然,楚师借道邓国灭了南申国,终于除掉了周朝南土最大的一个异性国,存国141年。公元687年春,楚师来了个顺手牵羊,在自申反楚途中灭了邓国,真可谓是楚国版的「假途灭虢」了。姻亲在王权面前变得一文不值。周平王东迁洛邑以来,平王朝更加衰微,自顾不暇,无力出手相救。

南申国被楚文王所灭后,与差不多时间灭亡的邓国和吕国一起成为楚国的一个大县——宛。申地划归楚国。

南申消亡后,一部分贵族、平民逃到山西晋城泽州的洞八岭村避难谋生,申伯的子孙按照当时「以封邑姓」的习惯,以新都之谢邑名为姓,称谢氏。而另一部分南申国的贵族们在申伯的带领下逃到淮河东部区域(今信阳),一时无处安身,又遵从周礼,不敢冒然住进周平王故居——太子城,就逃往附近谢人筑的谢城(遗址在今信阳市平昌关乡古城村), 作为自己的临时都邑。

公元前685年,楚国稳定了宛邑时局,又派楚军追来,不日申伯的临时住所谢城被攻破;申伯等人被迫逃进太子城,楚人围城一年。

第二年(公元前684年),城中弹尽粮绝,申人不战自降,申伯被押往楚地,软禁于荆山。其后,楚人就此在此地设立申县,县邑在——谢城。

败北后,楚人在谢城东部筑起了一座更加宏伟庞大的军事要塞,取名「负函」(在今信阳长台关),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楚王城了。

公元前684年秋天,楚文王率数万精兵直奔息国而来,不知是计的蔡侯倾国之兵来救连襟息侯,不料反被息、楚包围,蔡侯献舞被掳,沦为楚文王的阶下囚。

公元前680年,楚文王访息,执拿息侯,掳息妫息国亡。

历史上的申息之师

楚庄王时期,随着楚国势力进一步向中原扩张,原来的军队已经不能满足其发展需要了,庄王就以优厚的待遇和申人骁勇善战的特点,并与附近以息人为主的息军,快速组建起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合称「申息之师」,屯兵于「负函」。这支军队进可北上中原,退可镇守三关,负函也因此成了楚国最为重要的军事据点之一。

「申息之师」创立后,屡立战功,地位迅速上升,楚庄王也因此「一鸣惊人」。后将申息之师交给楚令尹孙叔敖(今信阳淮滨县人)统领。

楚庄王十七年(公元前597年),孙叔敖也是不负众望,率领申息之师在邲地(今河南省荥阳东北)大胜晋兵,邲之战之后,楚庄王饮马黄河,止戈为武,从此得以称霸中原。

「申息之师」在春秋重要战役城濮之战、邲之战中多次展露其锋芒,为楚国的霸业立下赫赫战功,连晋国这个中原霸主都要尽量避其锋芒。据史料考证,历代楚王逐鹿中原,从息地出发的「申息之师」,是其战争中的主力部队,申息之师名震天下,最终让楚国登上了春秋霸主的宝座。

公元前529年,楚灵王死,楚平王立。楚平王决定放回当年楚灵王迁至楚国境内各占领国伯侯,准予降级复国。当年,楚灵王灭蔡国后,楚灵王曾把许国、胡国、沈国、道国、房国和申国的人迁徏至楚国境内,楚平王即位后,促使陈国和蔡国复国,而这些被迁徙的小国,也都复国。在此基础上,申国也在复国之列。申恢复公爵国,国君申公寿余,史称东申国。然而,宛邑范围的南申土地并没有归属东申国,国君也没有延续称「伯」,楚国实际还是他的宗主国。

随着时间的推移,「申息之师」的屯兵城「负函」。它的作用也慢慢多元化起来,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军事要塞。楚昭王时期,孔子在负函面见楚国高官,当时的叶公沈储粱、左司马畈(fàn)、申公寿余同守负函城。

话说孔子一行人等行至陈、蔡之间,并在此区域陈国宛丘被困粮七日,驻守在负函的大夫叶公听说孔子的遭遇,便率军前去搭救,杀退围困孔子师徒的兵卒后,护送孔子一行人等平安经过蔡国,来到楚国的负函城。

孔子的到来,叶公大喜。叶公向孔子请教治国的道理,同时,两人展开了一段有关治国、修德的讨论,想来他问的偏重于良政的衡量标准,所以孔子给出了六个字的答案:「近者悦,远者来。」

意思就是良政善治应该达到让「近处的人能够因为受到福泽而喜悦,远方的人因为羡慕而投奔过来」。

后来在楚昭王与吴国征战时,「负函」改为「城阳」,专为收容蔡国难民。

同年,左司马畈(编钟铭文荆历指的左司马畈)率领十万「申息之师」灭掉了夷虎(蛮夷叛楚者)有功,当上了楚国左司马。楚昭王十年(公元前506年),楚昭王派兵灭掉戎国。戎国首领戎蛮子赤逃到晋国,楚国不打算放过赤。派左司马畈率领「申息之师」来到楚、晋边境线上,对楚国进行威慑,晋国在左司马畈的威慑下,被迫交出戎蛮子赤。

公元前479年6月,左司马畈战死沙场。

楚人把他所立下的战功铸造在编钟上,作为陪葬(墓葬于今河南省信阳市长台关城阳城内)。

随着编钟的出土,惊奇地再现了「乐悬制度」,带人重新领略了等级森严的礼乐文明和礼乐制度。

时间回到两千多年前,宫外,楚王城下战事纷纭,血火交融;宫内,歌女百转柔肠,诸侯钟鸣鼎食。当钟锤与钟声轻触,那妙曼之乐音便已在时空里存续,宫商角徵羽,众音置于编钟,大音不止于众耳,一曲曲千古之绝唱。

两千多年后,由它演奏的【东方红】乐曲,伴随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遨游太空,编钟乐声悠扬于苍穹寰宇,如黄钟大吕般庄严和谐,把中国的古代文明和现在文明融为一体,更被世人传为佳话。

楚文化是华夏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也记录下「他统率十万「申息之师」也铭记于史实之中。

信阳之「申」的历史渊源

「申」也就成为信阳最早的地名,因为申戎在古代信阳西部区域坚持最久,几个历史之「申」已被世人遗忘;所以,资料曾显示「申」「申县」「申国」一般都是指原信阳县(今信阳的浉河区、平桥区)。

信阳申塔

另外在信阳境内和平桥区自高梁店乡的申阳台至平昌关镇古城沿淮河一带仍然留有古东申伯国人活动印迹,如申伯台,在信阳城内北关,世传为申伯所筑;申伯读书台在信阳城内西北隅,旧时还在台上建有申伯祠;申伯冢在平昌关西北40公里古谢城附近(即平昌关古城);文中多次提起的太子城,在信阳北25公里处,是申伯为东周开国君主周平王所筑的临时住所。

唐代设立申州(今信阳),官府在州城二十里处有一座「古申伯碑」,为明嘉靖知府潘子正所建,清康熙中知州李延基移置于北门外。「文革」前还保留有,「破四旧」中遗失,此碑系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所书,明代重新摩刻,为了纪念这一历史遗迹,后来此路改称为申碑路。

正因为是驿站要道,所以在这里留下不少古迹。当年迎郊上峰的「皇华馆」就设在今申碑路北侧,为明清时的贡院,系皇华使者所居之地,即主考、副主考的接待所。

路南不远的地方,为「申阳书院」(明万历十九年改为子贡书院),旁边还建有子贡坊、申阳第一井等。皇华馆外路旁,有一所六角碑亭。碑亭内有三碑并立,「古申伯碑」居中,右为「明何大复故里碑」,左为「先贤子贡为宰处」碑。位于武庙街报恩寺中的「申塔」(胜利路与解放路交叉口),因塔砖上有「隋」字,所以相传为隋朝所建,距今有一千四百年历史了;申碑、申塔的设置,正是为了说明古代申国之所在。

撤区设市后,信阳市自然承接了这个历史之「申」。现如今,信阳在浉河区公园边建有申伯楼一座。

这也表明「古东申伯国」的极大影响力和巨大的历史积淀性。也正是表明信阳之「申」的历史脉络和前世今生

楚考烈王元年(公元前262年),楚考烈王为报答黄歇,以偷梁换柱的计略骗过秦国人,使其逃归楚国并顺利继承王位。考烈王即位后以黄歇为令尹,赐淮北地十二县,号春申君。这其中就包括东申国属地。

十五年后,公元前247年,淮北地方毗邻齐国,是战争多发地,军情紧急,黄歇献出淮北十二县,请封江东去(春秋时期吴国旧地,今江苏到南京一线),楚考烈王答应了他的请求。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楚亡。最后的申族定格信阳——东申国渐渐消失在历史的烟云中。至此,申戎完全融入华夏民族。

由于春申君黄歇请封江东吴地,申楚文化开始辐射到江东。因此,在今天江苏以东许多地方仍然用「申」来命名,尤其是上海以「申城」为著称。上海市境有不少带「申」的地名。

黄歇到此后,「治水入江,导流入海」。解决水患,人们把他最先治理的河道称为黄歇浦(浦,入水口的意思),又称春申浦,也称申江,后来上海人便取江名中的「申」,来作为上海的别称,至于改称「黄浦江」那是明朝以后的事情。

今日「申城」立于世界大城市之巅,成为富庶之地,因为有了春申君的到来并得以良好的治理,上海也就有了」申城」的简称。

另外指出,上海简称「申」晚于信阳之「申」几百年,它与申国无关,它是春申君之申。

2024年2月16日

亲爱的友友们:感谢您的阅读,在关注我的同时,请不要忘了在评论区留下您精彩的言论;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晓明吧!

(原创作品 禁止转载 截取 违者必究)

图片来自网络,如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