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观园的创作原型,主要有这么几种说法:南京的江宁织造府、袁枚的随园、北京恭王府花园、北京醇亲王府、圆明园、明珠府邸花园、天津水西庄、顾景星的宅邸,等等。
人们既然这么热衷于谈论大观园的创作原型,说明他们或多或少地还是认可【红楼梦】具有自传体性质这一说法的,即书中的人物、府邸和故事情节都是有原型的。
关于大观园的创作原型,呼声最高的自然是江宁织造府、袁枚的随园了,因为这是有「根据」的——
书中所描写的贾府的原型就是当年江宁织造曹家,贾府的大观园自然就该是曹家所居住的江宁织造府的花园了。另外,康熙帝南巡至南京时,还真的就是住在江宁织造府里,或者说是以江宁织造府为行宫,负责接驾的官员主要就是江宁织造曹寅!
袁枚是与曹雪芹同时代且稍晚的文人、官员,曾在当时的沭阳(1743年-1745年) 、江宁、上元等地做过七年多的地方官,对曹家的家世和经历不能不知道。他在其【随园诗话】中说,【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就是他家的随园,因为他知道这园子的前主人就是江宁织造曹家,当时曹家正处于鼎盛时期!
至于其它的说法,虽然都有这样那样的「依据」,但都不如前面这两个说法「硬核」,所以可信性都不及江宁织造府和袁枚的随园这两个说法。那是否大观园的原型就是二者当中的一个呢?答案却是否定的,因为真正的答案,即大观园的创作原型,根本就不在上述八个以上的选项之内!
那大观园真正的创作原型是哪儿呢?读过我前面的文章【妙玉为何「衣食起居不宜回乡」?】的朋友,可能对此有所了解,但可能无法接受我的观点,因为觉得这不符合那些红学专家们近百年来的一贯说法!
需要提醒的是, 「My半部红楼」 的头条文章均为原创,基于书中文本和公开的史料,细读精研,去伪存真,揭秘红楼故事背后的原型人物和历史事件,绝没有任何杜撰的成分。
【红楼梦】是一部旷世奇作,曹雪芹是一个旷世奇才,二者相互成就!书中说,曹雪芹是在「经历过一番梦幻之后 」,才「将真事隐去 」,写成了【红楼梦】一书。这是判定它具有自传体性质的主要依据,不过好多红学爱好者忽视了这一点。
可喜的是,曹雪芹在「将真事隐去 」的同时,却保留了原故事的「事体情理 」,就是说可以看明白是怎么一回事。这相当于在关上一扇门的同时,却又打开了一扇窗。这是据以探秘红楼故事背后真相的主要途径。
看了以上这两点,你就明白我一直坚持「揭秘红楼故事背后的原型人物和历史事件 」文章创作的原因,这相当于找到了打开红楼迷宫之门的金钥匙,红楼故事背后的一切真相尽在眼前,只需一笔笔地描绘出来,分享给大家即可!
话归正传,继续探秘大观园原型的问题。
我们知道,大观园是为元春省亲而兴建的,修建的过程、内部布局和众人议论,在书中有多处详细的描述,特别是贾琏王熙凤夫妇与赵嬷嬷的那段对话非常值得研读,里面的「事体情理」可不少。
不妨再读一遍第十六回里他们的那段对话——
贾琏陪林黛玉回乡葬父归来,回至房中,夫妇二人喝酒谈叙家事。可巧贾琏的乳母赵嬷嬷又来了,贾琏凤姐连忙让她一起吃酒。席间说到元妃即将省亲的事情,凤姐就扯到「当年太祖皇帝仿舜巡 」的事情上去了。
凤姐笑说道,「说起当年太祖皇帝仿舜巡的故事,比一部书还热闹 ,我偏没造化赶上 。」赵嬷嬷说道:「咱们贾府……只预备接驾一次,把银子都花的像倘海水似的!说起来…… 」
凤姐忙打断赵嬷嬷的话,插话道:「我们王府也预备过一次…… 」赵嬷嬷道:「还有如今现在江南的甄家,独他家接驾四次。别讲银子成了土泥 ,凭是世上所有的,没有不是堆山塞海的,‘罪过可惜’四个字竟顾不得了 。」
凤姐就问甄家为什么这么富贵,赵嬷嬷说道:「告诉奶奶一句话,也不过拿着皇帝家的银子往皇帝身上使罢了!谁家有那些钱买这个虚热闹去? 」
凤姐为何说没赶上「当年太祖皇帝仿舜巡 」这件盛事?按她自己的话说,因为这是「二三十年」之前的事情,如今她也不过二十来岁的样子,哪能赶上呢!
凤姐所说的「太祖皇帝 」是谁呢?按理说,只能是指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年—1626年),可距离曹雪芹存世的时间差了一百多年,根本对不上号!可见这「太祖皇帝 」的身份也被「真事隐」了。
其实,凤姐所说的「太祖皇帝 」其实就是暗指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年),所谓的「仿舜巡 」就是康熙帝南巡这件事情。
据史料,康熙帝第一次南巡是在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九月进行的,而早已做好接驾准备的江宁织造曹玺却于六月份病死了,所以赵嬷嬷说到「咱们贾府……只预备接驾一次,把银子都花的像倘海水似的…… 」就没有下文了。
康熙帝第二次南巡是在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曹家不在江宁织造任上,而是在内务府任职,就没有接驾的机会。所以,曹家的四次接驾其实是指为康熙帝的第三至第六次南巡接驾,其中以第五次接驾最为盛名,也最为费银子!
因为三大江南织造官员都是康熙帝钦点的内务府官员,一向视为「自家人」,就是自家的奴才,而非正式的国家官员,所以他在南巡到苏州、杭州和江宁时,一般都是驻跸在当地的织造府!
那到了南巡必去的扬州又是住在哪儿呢?一般是在扬州天宁寺西园的行宫内居住,当然有时也住在地方官员为其准备的行宫内。但在第四次南巡后,这一切都改变了。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春天,康熙帝正式开始第四次南巡。之所以说「正式开始」,是因为前一年秋天的南巡因故半途而返,推迟至这年春天。
在这次南巡过程中,康熙帝虽然仍然批评接驾太奢侈,但还是默许在扬州以南三河叉高旻寺宝塔西侧营建宝塔湾行宫,由曹寅、李煦组织施工。塔湾行宫于次年(1704年)建成,曹寅和李煦因有功被封更高级别的官衔,但仍然担任织造一职。
康熙四十四年春天,康熙帝第五次南巡。三月十一日,抵扬州,正式启用高旻寺西侧的塔湾行宫。在江南巡视一圈后,于闰四月初一到扬州,入驻宝塔湾行宫,一住就是九天!
去往塔湾行宫的沿途搭建了无数的彩棚、牌坊和戏台等等,内部布局与外部摆设几乎与元妃省亲时的大观园如出一辙,夜景的装扮也恰如书中元妃省亲之夜的盛景,富丽堂皇,奢华无比,堪称当时的人间仙境。
康熙帝南巡,最忙的还是织造官员们。例如,曹寅每次都是先到扬州接驾,再经镇江到苏州(有两次直至苏州),然后赶回江宁等候回銮,再从江宁送驾到扬州,可以说是全程陪同伺候。
针对地方官员接驾过程中的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和中饱私囊等问题,康熙帝等对大学士等官员讲:「凡车驾巡幸之处一切需用,从不取办于民,而各省不肖官员,指称修行宫、供备器物,并建造御书碑亭等项名色......至亏空数多 」这与元春于省亲之夜所说的意思完全相同!
至于修建高旻寺行宫的过程,需要引证的资料太多,长篇大论惹人烦,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网查补读,在此仅是抛砖引玉,点出大观园的真正原型只能是高旻寺行宫而已。
另外,可以将大观园布局图与高旻寺行宫布局图进行对比,看看其中是否有许多相似之处,具体有多少相似之处,看后是否有茅塞顿开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