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金钱丝两业公所旧址
锡金钱丝两业公所,与前竹场巷33—35号的中国银行无锡分行旧址,均为无锡市文物保护单位。
太平天国战争后,无锡的蚕丝业恢复兴起,出现稍具规模的钱庄(恒德、知仁、亨茂钱庄等,恪守「克存信义,一诺千金」),经营存放款和汇划结算等信用业务。无锡钱庄业的同业组织,一开始与土丝业相结合,称为锡金钱丝两业公所,位于无锡近代金融一条街竹场巷上,是无锡第一家同业公所,筹建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建房费时两年余,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建成。建筑坐北朝南,面对古运河,共三开间,四造,两层楼房,现为前竹场巷30号,后门直达后竹场巷。石库门,清水墙,门楣上方镶嵌磨细方砖,上面镌刻有「无锡钱丝两业公所」八个大字,隶书镂金,「文革」中有心人用灰泥涂没,幸免损坏。公所是钱业、丝业两会议事之所,凡同业中有关整个行业重大问题均在此评议决定。第一进为钱业、丝业合用,第二、三进分别由钱业和丝业独用,第四进是两业合用。其中第二进钱业厅堂上悬挂匾额「九如堂」,出自【诗经·小雅】的【天保】篇,既办理银钱业之间的票据结算,又议定等。这里曾开办查账处,后演变为同业汇划市场,方便银钱同业的票据交换和结算,即银行与钱庄之间有关票据交换、贴现、拆借、外埠汇兑等均进入市场交易,形成无锡金融业的结算中心,为江苏首创。钱庄的放款分信用和质押、定期和活期等。客户透支额度和利率,根据市场银根松紧、资金需求淡旺及客户信用好坏,原来由钱庄和客户商定,后来为避免同业间恶性竞争,银钱兑换市价及放贷利率改由钱业公会公议,每月25日集议订定,各钱庄按公所每日议定市价和利率统一挂牌营业,极大地促进了无锡金融业的发展。
光绪三十年(1904),本邑旅沪名商周廷弼(舜卿)在锡创办「无锡县商会」时,土丝业已奄奄一息,公所房屋空关。因此,无锡县商会向两业公所借地办公,直到民国16年(1927)商会才迁到光复门外太平巷新址,在此办公长达20余年。
钱丝两业公所作为无锡地区第一家同业公所,见证无锡作为近代放款码头的历史,对苏南工商业的发展和金融秩序的稳定做出了重大贡献。
钱丝两业公所在竹场巷,而竹场巷位于莲蓉桥东侧通汇桥塊,是晚清民国时期无锡金融一条街,几乎每个时期的大银行都在此设有分行。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设有裕苏官钱局无锡分局。宣统二年(1910)设有大清中国银行无锡分行。民国3年(1914)有中央银行无锡分行。民国8年(1919)有中国实业银行无锡分行。民国19年(1930)有江苏省农业银行无锡分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银行苏南分行在此成立。前竹场巷金融一条街,历经百年沧桑,对无锡工商界有着重大影响,对苏南新的金融秩序,亦做出了很大贡献。
竹场巷,顾名思义,与竹子有关。这里除钱庄、银行多之外,有竹行、竹器店等,20世纪80年代仍有营业。竹场巷也由此得名。2002年,竹场巷被改造为临水颐和湾住宅小区,经过地方有识之士奔走呼号,得到房地产开发商的支持,无锡钱丝两业公所和中国银行无锡分行旧址总算得以保护、修复。竹场巷作为无锡金融一条街,永载史册。
纸业公会旧址
纸业公会是无锡第一家纸业行业会所,位于江尖96号,民国建筑。2003年,无锡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市级文保单位,属古建筑保护文物。
会所初建于同治四年(1865)六月,由郭为建造。民国时改建,门楼门楣上方砖细额刻残留「壬戌(1922)二月」字样。清水门头,古罗马廊柱,格子窗古色古香,建筑呈典型的中西合璧风格,三间三进,均为两层楼房。第二、三进为四合院式转盘楼,两侧为厢房,沿河立面为砖砌,其余为砖木结构,保存完好。
光绪年间无锡产朱砂笺,江南闻名。据民国中期统计资料表明,民国10-26年(1921-1937)无锡有大中、协兴、振华等手工纸作坊15家,从业人员30人左右。抗日战争时期仅5家。民国6年(1917)手工纸销售见旺,无锡有振华、中和、大陆、公记等手工纸作坊20家,从业人员40余人。据民国37年(1948)数据,无锡纸盒业公会,下辖28家纸坊,会长王金福。无锡市手工造纸企业1952年调查显示,建于1921-1930年的有2家(大中造纸坊1921年、震华纸坊1924年),建于1931-1940年的有4家(协兴纸坊1931年、协志纸坊1933年、张元兴纸坊1935年、隆兴纸坊1935年),建于1941-1950年的有7家(裕昶1941年、吕裕丰1942年、晨泰1946年、隆兴昶1949年、盛兴1949年、家庭1949年、李盛兴1950年),建于1951年后的有5家,共18家。手工造纸同业公会委员会人员:大中袁永顺、震华高银生、协志葛永富、水中和水东生、晨泰罗阿四、协兴梁根宝、隆兴昶丁昌富。
当时手工造纸设备简陋,只有纸浆桶、打纸臼、撩纸桶、木板等,原料以废纸、稻草为主。产纸品种主要有书写纸、仿宣纸、陆仟纸、重参纸、雨伞纸、土烟纸、包香纸、粗草纸等。
机械造纸始于民国15年(1926年)七月,陈蓉轩在惠商桥创办利用造纸厂,资金2.19万元,职员5人,工人28人。有造纸机、打浆机,原料为废纸、竹料等。产纸品种主要有连史纸、厚薄毛边纸。年产薄纸10万张、厚纸6万张。
无锡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之一,无锡的工业遗产有其特定的历史意义。纸业公会是无锡近代工商业发展的重要遗存之一,也属于无锡工业遗产。
纸业公会所在建筑,20世纪50年代曾为兴光袜厂厂房,现由无锡城市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修缮,被列为江尖公园4号楼,后门上方写有「吴稚晖先生纪念馆 吴伯雄题」。
储业公所旧址
无锡储业公所旧址在运河公园里,运河公园1号。靠近江尖大桥。老地名叫丁港里(丁蜂里)。储业是指米市的仓储环节——堆栈业。公所是行业组织(公会)的办公、议事场所。无锡储业在清光绪十三年(1887)开始议定栈规,但无行业组织。光绪十九年(1893)在现址购地三块,合计3.314亩(2207平方米),作为组织用地。到光绪二十五年(1899)建成连五间体平屋二进,其中前面为大厅,中间祀后稷和关公。旁边建一作为储业先辈华景芳、赵柏仁、顾叔嘉的纪念室。以后又建门厅及东、西厢房,并且在大厅以西建三间议事室。民国23年(1934)该储业组织依据【工商同业公会法】改组为无锡储业公会。民国25年(1936)又扩建议事室。议事室后面有荷花池及亭子,为大家休息的地方。蔡文鑫、华士巽(绎之)书【无锡储业公会改建议事室纪】,勒石镶嵌在议事室墙壁上。储业公所旧址见证了无锡米市发展史。遗址范围内的议事室和西厢房,保持了原来风貌,所以更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资料显示,无锡历史上有114家行业工会。现在只有纸业公所、钱丝两业公所及储业公所。储业公所是清朝开始设立的无锡粮食储备行业组织所在地,当时的行业协会是非常稀少的,所以这里的遗址非常珍贵。2016年,被公布为第五批近现代历史纪念建筑及优秀建筑。由城市发展集团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