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华南清明时节祭祖好热闹:谈谈北京历史上是怎么过清明的?

2024-04-07文化

「太公一句风水好,儿孙翻山少不了,又到了华南F3特种兵拜山祭祖的季节……」

这是最近网上流行的一个热梗:所谓的「华南F3」,其实就是福建、广东、广西三地。因为这三地都处于东南丘陵,传统村落一般沿河谷分布,祖坟则大多位于深山之中。所以每次去扫墓都要披荆斩棘翻山越岭,仿佛特种兵拉练和户外探险。实际上不仅这三地如此,华南大部分地区的情况都很类似。

清明节南北方差异

而这些地区又往往特别重视清明,甚至比春节还热闹,连过年没回的人都会尽量赶来。华南「拜阿公」还讲究人越多越好,无论男女老幼都参加。笔者在浏览相关热帖时,看到有女网友分享自己给曾外公上坟时丢脸的经历:因为深山老林根本没路又过于陡峭,上山后自己下不来,最后被长辈背下了山,成了村里的段子。

正因如此,华南往往吐槽清明假太短:时间根本不够大家进山出山,而且清明期间要准备的美食也很多,诸如五色饭、青团(有的地方甚至要抬整只烧猪上山!)所有祭品会在祭拜后由全家一起吃掉,代表逝去亲人对生者的祝福,过得相当热烈繁忙。

相比之下,北方的清明就很难用「热闹」来形容了。笔者长居北京,对此很有感触。然而这并不是北方的传统,只要翻阅一下古籍和各地县志,就会发现一直到民国,北方的清明节都热闹非凡,甚至比现在的南方还要欢腾有趣:要知道清明节原本就发源于北方,而且在古代本来是春游节和情人节(上巳节),扫墓反倒只是郊游时的附带项目。

传统北京清明节:游神、佩新柳

尤其是明清到民国时的北京,清明不仅隆重还要开始迎神赛社,相当于今天闽南地区的「营老爷」。比如1906年出版的【燕京岁时记】,就提到北京每到三月,各大神庙竞相开放,游人如织,士女云集。到了四月五月更是大肆游神,场面与如今东南的营老爷如出一辙:神像坐在八抬大轿之上,由众人抬着绕城而行。神轿旁边还有许多表演者,打扮成判官鬼卒等形象。而当时的文人也很喜欢观看游神,认为其中还蕴含着教人向善的道理:「四月二十二,宛平县城隍出巡。五月初一日,大兴县城隍出巡。出巡之时,皆以八人肩舆,舁藤像而行。有舍身为马僮者,有舍身为打扇者,有臂穿铁钩悬灯而导者,有披枷带锁俨然罪人者。神舆之旁,又扮有判官鬼卒之类,彳亍而行。亦无非神道设教之意。」

同样是清代成书的【帝京岁时纪胜】,则描述了老北京欢乐的清明节——这天全北京的男女都出城游玩,带着美酒佳肴和风筝,去郊外扫墓。扫完墓就直接在坟前比赛放风筝,看谁的风筝放得最高:「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担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京制纸鸢极尽工巧,有价值数金者,琉璃厂为市易之。清明日摘新柳佩戴,谚云:‘清明不戴柳,来生变黄狗。’又以柳条穿祭余蒸点,至立夏日油煎与小儿食之,谓不齼夏。」

这段文献还提到了一个有趣的地方,就是清明节佩戴新柳。这个风俗本身没什么奇怪,由来已久各地多有。但是关于戴柳的谚语,较流行的版本是「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白首」。而清代北京的版本居然是「来生变黄狗」,看来这柳枝是非戴不可了。而且祭祖剩下的糕点,还会用柳枝穿起来晒干,晒到立夏再用油煎,作为小孩子的立夏零食和祈福糕点。

【帝京岁时纪胜】也同样提到了北京的游神,而且说清明就已经开始:「是日设仪仗陈鼓吹前导,舁请城隍圣像出巡。于城南隙地奏乐荐享,中设神位,傍列孤魂座祭赛,焚其楮帛,名曰济孤魂会。」

出来迎神赛社的老北京们,敲锣打鼓彩旗飘飘,把路堵得和今天的北京一般。拜完神还会在河边曲水流觞,喝醉的就直接在草地上睡觉:「都人治酌呼从,联镰飞鞚,游览于此。长堤纵马,飞花箭洒绿杨坡;夹岸联觞,醉酒人眠芳草地……都人陈鼓乐旌旗,结彩亭乘舆,导驾出游,观者塞路。进香赛愿者络绎不绝。南城右安门内横街之东,亦有庙祀,两庑为十地阎君之殿。凡有向涿鹿山进香者,预期致祭于此,名曰发信。各庙游人了香愿毕,于长松密柳之下取醉而归。」

元明时北京清明节:打秋千

而元明时北京的清明节,还要比清代更热闹,简直玩成了春季秋千运动会。明代【酌中志】就记载:「清明则秋千节也,戴杨枝于鬓。坤宁宫后及各宫,皆安秋千一架。」元代【析津志】也说:「寒食清明,宫廷于是节最为富丽。起立彩索秋千架,自有戏蹴秋千之服。金绣衣襦,香囊结带,双双对蹴。绮筵杂进,珍馔甲于常筵。中贵之家,其乐不减于宫闼。达官贵人,豪华第宅,悉以此为除祓散怀之乐事。」秋千上以彩索为系,而且还有专门荡秋千用的「运动服」:「金绣衣襦,香囊结带」,除了单人荡秋千外,还要炫技,「双双对蹴」。在白塔寺有专门的荡秋千表演,那简直是类似于杂技的精彩存在。而百姓人家也寻个平整粗壮的树杈,就挂起秋千来戏耍,那时节,满城都飘荡着随秋千起伏而呼啸的笑闹声。

在清明节荡秋千,并非是元明时北京人的创新,而是直接继承自唐宋。【开元天宝遗事】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竞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因而呼之。」「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王维【寒食城东即事】),可见唐代寒食节京城长安蹴鞠、秋千的热闹情景。而由杜甫的「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清明】),更可知清明秋千戏在全国之流行程度。唐以后,荡秋千一直在寒食清明最为流行,宋代皇帝祭祀祖宗的惯例是「上元结灯楼,寒食设秋千,七夕设摩喉罗」(【宋史·礼志】)。

唐宋时欢乐的清明节

唐宋的寒食清明节,都是连放七天的国家法定节日。除了荡秋千,还要春游、踏青、河边野餐。唐代还会故意重演一下周礼中的改燧,举办「钻木取火大赛」。参赛者都是小朋友,奖品则是三匹御绢和一个金碗:「长安清明尚食内园官小儿,于殿前钻火,先得火者,进上,赐绢三匹,金碗一口,都人聚门外以观。」小朋友们在皇宫大殿前面比赛钻木取火,谁先钻出火来,就能得到名副其实的金饭碗。而宋代也恢复了周朝古礼,在清明时开放皇家园林,设置彩棚出演百戏,供百姓游玩观赏。

对于今天的北方人来说,古人这过清明节的热闹劲,可能多少有些奇怪:清明的主要任务不是扫墓吗,不应该寄托哀思吗?——还真不全是,从唐宋一直到清代民国,清明节就是男男女女带着食物,去郊外春游和玩水。吃饱喝足,谈情说爱,顺便扫个墓——感觉纯粹是来都来了,就顺路去看看老祖宗。因此写清明的唐诗里,还有不少爱情主题的,比如白居易的【寒食夜】:「抱膝思量何事在,痴男騃女唤秋千」。而崔护那首著名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就是写他清明出去踏青扫墓时的艳遇。

实际上,不仅清明很欢乐,像端午节、中元节和重阳节这些以祭祀为主题的节日,古人们也同样过得热闹非凡。另外别忘了,春节这个最强调快乐的节日,也是以祭祀为核心展开的——毕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祭祀没有什么好阴森的。相反,它就像一场欢乐的大聚会:不仅亲朋好友欢聚一堂,还要请逝者好吃好喝。是放松又温馨的时刻,也是凝聚共同体的时刻。

对了,说到唐朝清明放七天假这事儿,还有个小插曲:唐会昌五年,唐武宗于长安大筑仙台,每日动用三千人,加紧赶工。时逢寒食节,本应放假七天,但为了皇上的享乐工程,朝廷仍命这些人节假日上工,「不蒙放出」。于是这些人大恼,闹起工潮,玩起罢工,丢下手中工具,「怨恨把器伏,三千人一时衔声」。如此事态,直弄得「皇帝惊怕」,于是乎「每人赐绢三匹,放三日假」,这才平息了这场风波。

•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南海墨

责编 陈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