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为什么明明很用心努力,实际却是一败涂地?

2024-09-14文化

事情都不是独立的,一件挨着一件,一件连着一件,环环相扣,以至于牵一发而动全身,以至于一只蝴蝶扇动翅膀就能引发一场龙卷风。

很多时候,为什么明明很用心努力,却收不到好的效果?每一件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纷繁复杂,如果抓不住重点,分不清主次轻重缓急,往往事倍功半,做多错多,甚至一败涂地。

做大事如理毛线团,在做事的时候需要聚焦主业,抓住主要矛盾。思路理清了,主线任务做完了,随之附带的奖励会自然而然降临。相反,如果心有杂念,脑子里全想着功名利禄,用心想着事情做完后升官发财,青史留名,那么往往事情会办砸。

举两个三国的反面案例。

一是凤雏死于落凤坡。

庞统凤雏的名号是与诸葛亮卧龙齐名的,号称卧龙凤雏。赤壁之战时,凤雏献连环计,曹操听从,让部下将独立船只用铁索连在一起,形成一大块开阔的平地,这样曹操部下不谙水性的北方将士即使在江面上行进,也不会晕船了。但是,所有船连成一片后,船只就无法自由航行,使得吴蜀联军有机会用火攻一举打败曹军。赤壁一战从根本上扭转了一强两弱的局面,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局势。可见,凤雏庞统是有能力的。

当时,刘备带军师庞统攻西川,诸葛亮在荆州写书信给刘备,说自己观测天象发现,这次大军的主将多凶,要特别谨慎。然而,庞统确是想诸葛亮怕自己取了西川,抢了功劳,就用书信来阻扰。庞统急功近利,急于成功,便劝刘备加急进兵,最终不幸被射死在落凤坡。

庞统作为军师随刘备攻西川,理应考虑的是如何攻取的战术问题,然而收到诸葛亮书信之后想的却是如何立功,如何不被诸葛亮抢走功劳,如何在主公面前真正成为卧龙凤雏。

二是马谡失街亭。

马谡是诸葛亮帐前参军,出谋划策,是受诸葛亮器重的。在诸葛亮出征平定南方叛乱时,提出了「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公服其心而已 」的理论,指出南方叛乱由来已久,一次平定容易,但后面必定还会作乱,必须收服其心,才能一劳永逸,永不再乱。诸葛亮听从了建议,才有了七擒七纵孟获,彻底平定了南方,为将来北伐创造了稳定局面。可见,马谡并不只会夸夸其谈,徒有虚名,也是有一定能力的。

当时,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兵至祁山,准备安排人守街亭。街亭是蜀军的粮道,关系全军安危,但是没有城郭,只是一条山路。马谡一直在诸葛亮帐前,一心想要立功,自告奋勇去守街亭。到了街亭,没有在路中间下寨,而是把兵屯在路边山上。司马懿到了后,围住山头,山上蜀军断水断粮,方寸大乱,最终街亭失守。街亭失守,蜀军的粮道被切断,诸葛亮不得不放弃第一次北伐,退守汉中。

马谡守街亭,理应想着如何守住街亭,而实际想着要尽快立功,在各位将军面前为自己正名,不在路中间安营扎寨进行死守,方向就偏了。

往小了说,创业赚钱,理所应当,但是如果一切向钱看,往往做不好,一心想赚钱,那其实是用心错了地方。往大了说,为国家为民族做贡献,必然青史留名,但是如果急功近利,急于功成名就,则往往适得其反,再努力都无济于事。

目的想法偏了,思考的方向就会偏,落实到实际的计划措施、应急预案等更会相差不止十万八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