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刘有仪趣说道德经,不尚贤是对还是错?无为而治是否可行

2024-06-25文化

道德经被许多人说的非常神秘,似乎读几遍道德经就能真的飞升成仙。我读道德经不下百遍,或许是我没有把握住方法,除了让自己变得圆滑之外,好像连一点「气」都没有能够引到体内。

先要说明两点,一是道德经是先秦时期老子所著,老子代表的道家。这一点很重要,是道家,可不是道门。研究老子的道德经是与研究孔子的儒家一样的文化修养。

还有一点,对于我等普通人来讲,如果不是抱着修仙或者进入玄门的心思,只是希望通过研究道德经,来提升自己对于国学传统文化认知,那就不必去过分的追求更为深刻的内涵。

一知半解未尝不可。

比如我,读道德经只求自己开心,至于理解多少,掌握多少,又能提升自己多少,管他呢。只要有所收获便行了。

先来说说老子在什么情况下写出来的道德经。

史记上记载,这个史记上记载可不是我杜撰出来的。虽然我跟苏东坡一样,喜欢杜撰些「典」和事迹,但史记上确有记载老子著道德经一说。

史记所载,老子为周朝的图书馆长。老子跟我一样,都喜欢读书,他当图书馆长有机会看了许多的书。

要知道周朝的书可是写在竹片子上。普通人家的孩子别说看一本书,就算是藏一本书都很难。比如老子所著的道德经共5000言,估计竹片子要用两牛车。

老子读了许多书,有了知识了,有了知识就有了想法,有了自己的认知。

周朝烽火戏诸侯以后,老子就感觉天下要乱。天下要乱,那就要躲,他就辞了图书馆的差,买了头牛,骑着牛西去,要找个地方隐居。

「遇危而遁」这种情况我是相信的。因为这与老子所著的道德经的精神是一致的。在道德经里有一句「柔弱胜刚强」,遇到战乱,不要逞强,要学会躲避。

老子骑着牛便来到了函谷关。函谷关有个当官的名叫喜。他站在城墙上,看见东方有一团紫气朝这边过来。喜也是个懂得天规的人,见紫气东来,知有大德至,于是开关迎接老子。

喜招待老子。老子称要出关,喜便请求老子传其见识。

老子无奈,只得与喜交谈。

喜问一句,老子答一句。喜便记录一句。喜记录下来的便是后世的道德经。

读道德经的时候,总能感觉老子是在面对一个人,在讲某个故事。其实他面对的便是当时函谷关的尹喜。

喜得到老子的道德经之后,更加深信老子为大德,于是辞官不当,跟着老子出了函谷关,不知所踪。

为什么我要把道德经成书的过程写出来呢?目的便是更好的理解道德经,把道德经当成对话形式来阅读,是更为接近原意的。

比如尹喜向老子请教:「现今诸侯大为招揽贤士,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老子给喜解释道:「不尚贤,使民不争。」

尹喜不解。老子又解释道,现今诸侯招揽贤士的目的无非是为了战争,为了夺得更多的土地。贤士受到重视,便会有人来追逐名利,冒名而虚伪之徒就会出现。为了有一个贤士的名头,便会用尽心思,使出巧诈奸计,争扰便会出现了,人心思贤而不乱。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我读道德经,老子给我的印象就是他对于人性的了解太深刻了。比如「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为什么见到难得一见的好东西,有的人得不到,就会生出偷盗之心呢?

为什么看到能够诱发欲望的东西会使人心乱呢?

人性本是淳朴自然的,贤、难得之货、可欲扰乱了人心,开始追求名利,盗取财物,心旌惹乱。

这样的结果不是「圣人」希望的。老子提出的观点便是「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如此便能使人心安定,不会发生祸乱。

尹喜再次向老子请教,那应当如何去做,才会确保人心稳定呢?

老子便提出道德经里重要的观点,即无为而治。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常使民无知无欲」这一句给老子带来了很多的麻烦。有人认为这是老子的「愚民」之术。我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为了引申出他后面的那句「为无为,则无不治」。使民无知无欲的意思是「避免争名夺利,勾心斗角」,避免出现人性卑劣的方面。「使夫智者不敢为也」就是避免「智者」耍弄心机,为了个人目的而诡计频出。

「为无为,则无不治」。这便是无为而治的出处。

对于无为的解释太多了。

我的理解便是顺应自然之道,不折腾。这一点只能少说,免得生出是非。无为,无当不讲,为当折腾讲。

无为而治便是任凭万物生长而不多生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