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论语】颜渊篇第一章【一】

2024-06-29文化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孔颜四勿 天下归仁

「颜渊第十二」篇总共分二十四章,这一章可以说是【论语】中最为精彩的一章,蕅益大师的年谱里说,他老人家在二十岁的时候读【论语】,读到这一章时,他言下大悟,悟明了孔颜心法。这是大师学佛以后,重新读【论语】,所以悟性有很大的增进。又过了三年,他就出家了,二十四岁开悟,成为明末清初最伟大的一位祖师,也是净土宗第九祖。

我们来细细的品味一下这一章,这一章看似语言浅显,实际上义理非常深刻。颜渊向孔子请问,什么是「仁」?这个问题是大问,直接问到了「圣贤的心法」。孔子跟他说,「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克己复礼」是「为仁之道」。孔子没有跟他讲什么是「仁」,而是先跟他讲什么是「为仁」,「为仁」是「修行」,就是「行仁」,如何去做。

李炳南老先生在【论语讲要】里说,「克己复礼」,自古以来,先儒有两种说法,意思不一样,它的读法也不一样。

第一种,按照孔注,孔安国先生的批注,「克」字当「能」字讲,能够自己复礼,读法是,「克,己复礼,为仁」,他解释为「身能反礼」,这个「身」是自己的身,「复礼」就是「反礼」,「复」当「反」字讲,就是「回归」,回归到礼上来。「礼」是「性德」,自性中本有的,孟子讲,「仁义礼智,人皆有之」,人人都有,好人有,坏人也有。而且好人、坏人的性德是平等的,好人不多一点,坏人不少一点,问题是我们自己能不能回归到性德上。如果能够回归性德,我们就成圣成贤。如果不能回归性德,我们就是凡人。孔子这里告诉我们「能够回归性德」,「克」字当「能」字讲,「能够自己复礼」,把「克」字放在第一个字,加强了语气,「能」!非常的肯定。这是一种读法。

第二种,根据马融的批注,马融是东汉时期的经学家,他说「克」是「克制、克服」的意思,是动词;「己」是自己,就是克制自己,读法是「克己,复礼,为仁」。「克己」,就是约身,约束自己,把自己约束好、克制好;「复礼」,就是「回归到礼上」。能自己约束自己,而不去对别人求全责备,这就合礼了,这也是「为仁之道」。所谓「仁」,「重在礼让他人、宽恕他人」,所谓「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我们就得到礼的根本了,这就是仁。

李炳南老先生在【论语讲要】里引【左传·昭公十二年】说,「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仲尼是孔子,实际上,孔子答复颜回的这个问题,他是引用古语,引用古人说的话,「克己复礼」是「仁」。这说明孔子完全是「述而不作」,他所讲的这些道理,都是引用古人的话,古圣先贤说过的,他只是转述,自己没有创作。而他自己也是在践行古圣先贤的教诲,自己践行好了,又传给自己的弟子。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李炳南老先生在【论语讲要】里引马融的批注,他的批注比较浅,是对中下根人讲的,这是渐法,不是顿法。顿法是教我们顿悟、顿修、顿证,一下让我们入境界。中下根人没办法一下入境界,所以就讲得浅一点,让我们能够明白。马融说,我们「一日克己复礼了,就一日天下归仁」;我们「终身克己复礼,天下就始终归仁了」。「归仁」,皇侃在【论语义疏】里讲,是天下归于仁君,这是对君王来讲,君王能够自己克己复礼,天下万民就能归顺于他。

李老先生举了一个例子,周文王过去所在的是商朝的一个小附属国,叫西伯侯。他在西伯的时候,有两个小国家的国君争田地,他们就去找周文王评理,结果走到西伯境内,发现这里的人,无论是做官的朝野人士,还是乡下野人,都是「互相礼让」。这两个国君看到之后,一下子就非常惭愧,就不再去找周文王论理了,也互相能礼让了。据记载,当时天下听到周文王的德行而归属周文王的有四十多个小国,这就是天下归仁的一个例证。周文王之所以有这样的亲和力、摄受力、凝聚力,正是因为他自己能够克己复礼,所以有这种感化人群的力量,大家都归附这位仁君。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所以这桩事情全在自己,不在他人。特别是在别人都见不到的时候,要注意「慎独」。李炳南老先生在【论语讲要】里引【礼记·中庸篇】说,「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君子之所以能成为一个君子,就是因为在人家见不到的地方,他还是保持他的仁德,这是真正为仁。他能够慎独,人家看得到他、看不到他,他都是一个样子,这才是真实的德行。只有真实的德行,才有这样的感化力量。「诗云」,【诗经】里说,「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屋漏」是指一个房间的西北角,往往是安神主牌位的地方。「在没有人看到的地方,尚且无愧于心」,就是「问心无愧」,何况是在有人的地方?这都是君子用的慎独功夫。所以,「为仁由己」,「行仁」全在自己,特别是自己在独处的时候,还能不能够行仁?如果不能行仁,这个德行就不真实,不真实,就不可能有天下归于己的感化力量。

这是李老先生在【论语讲要】里给我们用浅显的话,也引用古注说明,让我们中下根人比较容易理解。他与蕅益大师讲的不一样,蕅益大师是对上根人讲的,因为这段话,是孔子对颜子的教诲,颜子是上根,孔子是把「圣贤心法」和盘托出,我们后面会讲到,我们先接受浅显的,打个基础,然后才能够直下承当孔子的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