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读1000多年的前的文人书信,实在是太带感了

2024-06-17文化

书信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具有私密性又随性的文字,而因为其私密性,书信又更真实,往往更能反馈书写者真实的内心情感。

手帖这一特殊题材原本就是魏晋时期文人之间往来的书信,后来因为这些书信的字好看而被后人珍藏保留了下来。再后来,这些书信便被装裱成册,成为后世文人练习书写、欣赏书法的模板。

阅读欣赏这些朋友之间往来的文字,我们会发现这些文字的书写更加率性自然,内容也更加言简意赅。这些手帖的字数大多不过寥寥数十字,有点像今天我们跟朋友在社交平台上的留言和沟通,用最少的字将相表达的讯息传达给对方。

蒋勋老师的这本【手帖:南朝岁月】借由赏析来自魏晋时期的手帖作品来介绍手帖相关的魏晋风流人物,剖析那个动荡纷乱岁月下文人内心的复杂心情,揭露他们对于生命的体悟。

【平复帖】被后人推崇为「贴祖」或「墨皇」,成书于西晋,被尊奉为流传于世的第一件墨迹法帖。从宋朝起,【平复帖】被认为是西晋著名文人陆机的作品,是他写有友人顾荣或者贺循的书信。

蒋勋老师在书中并没有断言这是谁写的,写给谁的,而是将各种猜测中涉及的相关人物陆机、顾荣、贺循、陆云等人的做了一番介绍和剖析,并带出了【世说新语】这部与手帖有异曲同工之妙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将【世说新语】和这些手帖作品结合起来读会对魏晋士人有的内心世界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既然手帖是因为字好看而留存于世,那魏晋时期的书法家都不得不提及王羲之所在的王家一族。唐朝武则天时期,王家的后人献上了王家300来年里,11代先祖,共28人的墨迹珍本,由此形成了后世的【万岁通天贴】。目前留存于世的仅剩一卷,其中包括了王羲之的【姨母贴】王徽之的【新月贴】、王献之的【廿九日贴】等。这些手帖反应了一个家族对于文化的坚守,也反应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变化,有重要的美学和文化意义。

历代文人无不将这些手帖视为珍宝,在欣赏书法的同时也是在感受南朝文人的洒脱,就比如乾隆皇帝。「三希堂」的命名就取自他最喜爱的三件书法收藏,其中包括了王羲之的【快雪时晴贴】、王珣的【伯远贴】和王献之的【中秋贴】。一代帝王在难得的闲暇时光里静静地把玩着他真爱的收藏品,这是帝王难得的惬意,也是后世文人在这些手帖中寻找的放松和自在。

魏晋风流,那个时代的文人放荡不羁、浪漫洒脱、直白地表达着他们内心的虚无和对生命的伤痛,无所顾忌又无所畏惧,反倒让后世文人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