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收藏!互联网时代,师生坚持阅读的9种方法

2024-04-25文化


在互联网时代

教师如何坚持阅读

我们又该怎样培养

学生深度阅读的能力

今天(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

我们邀请了9位名师

分享他们的答案

01

与网络时代共舞,找到这个时代的读书方式

网络时代资讯发达,信息便捷,可又碎片、无序,彼此干扰。人们似乎信息饥渴却缺少注意力,期待捷径却没有耐心,喜欢非此即彼简单排队却不会独立思考。

面对网络时代的特征,我倡导用古典意味的传统阅读方式来克服阅读中的时代症候; 同时也要看到,这些时代投射到阅读中的问题,仅仅靠细读深读的阅读习惯还无法解决, 我们还必须与网络时代共舞,在碎片中寻找深度,在短线中嵌入长线,在多元中构建体系,找到这个时代的读书方式。

——曹勇军(特级教师,南京市第十三中学教师)

02

教师必须以身作则坚持书籍阅读

首先教师要深刻认识到,互联网看似拉近人们的距离,其实,沉溺虚拟时空反而加剧人的孤独,和历史先贤、文学艺术则变得更远。 作为人类文明的承继发扬者,作为学生的心灵导师,必须以身作则坚持书籍阅读——用阅读联系师生心灵,用阅读给学生终身学习的引领。

同时, 师生应从单纯的学科实用性阅读、计划性阅读逐渐走向与学科实践、生活实践紧密结合的「行读」。 也就是在学科实践中,充分发挥各类书籍的作用,充分发挥文学艺术书籍对师生情感心性滋养的作用,让全学科阅读落在实处。

——樊阳(特级教师,上海杨浦双语学校教师)

03

项目化阅读,让阅读的功能性得以凸显

「项目式」阅读,是互联网时代师生对抗碎片化和消极性阅读的有效方式。

执行时,优先设定学习项目,围绕既定的目标,讨论并选定所需阅读的篇目、信息、书籍等。 师生可借助日常零散时间,进行自由阅读,还可以根据项目推进的阶段,举办共读会、读书交流分享会等。师生在不同形式的阅读交流中积累资料,汇总意见,形成有助于项目达标的结论,借助阅读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问题。在项目结束时,可以整理并形成总报告。期间可罗列所读书目、篇目、信息等。

有一定计划地阅读,有前行的推动力,有阶段的反馈与最终的收益。这些都是让师生体验阅读的效果。

互联网时代,带有课程属性的项目化阅读,让阅读的功能性得以凸显,让项目中不同角色的读者都能感受到阅读带来的显而易见的收益。

——何捷(正高级研究员,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

04

优质阅读不能止于信息的浏览和获取

在互联网时代,更应该强调的是,阅读不应该止于信息的浏览和获取。因为 阅读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使命,那便是促进「人」的发展。 因此优质的阅读应该注重以下三个方面。

①优质阅读不是一般意义下的看一看、瞅一瞅,获取一些信息; 而是在原有「文本」的基础上,有自我的生命扩散。

②我们一般的「阅读」不强调「与己相关」,一般都是指向「自己之外」的内容, 优质阅读,应该努力建立读者与作品的私人关系。

③优质阅读是因为「遇见」,所以生成,是将读过的部分在不知不觉中化为自己的一部分, 进而伴随着自我的发展诞生新的出发与抵达。

——连中国(特级教师,北京教科院语文教研员)

05

心里有读,生活处处是阅读

在我看来,不管哪个时代,人都是需要阅读的。 如果要说「如何坚持阅读」,答案也在问题里,那就是「坚持」。 朱光潜先生对青年人讲,你能不能每天读书,不在于你有没有时间,而是有没有决心。有决心就能读——因为有决心就能坚持,坚持读,就读下来了。

当然,这当中的「坚持」也需要有个抓手,坚持什么,又怎么做?我想,至少最简单的可以有三点:

一是每天雷打不动,能保证自己读个三十分钟书。 不要小看三十分钟,一周、一月、一年,就很可观。真正的胜利总是属于长期主义者。

二是除了学习与研究,在阅读时少一些功利,多讲些趣味。 好书人人爱读,而爱读了才会接着往下找一本又一本好看的书。

三是参加一个小小的读书组织。 大家一起来读,师生共读,亲子共读,在分享中学会阅读,在分享中更加热爱阅读。

心里有读,生活处处是阅读,天天都是读书日—— 没有谁说自己天天在坚持生活,读书也该是这样。

——冷玉斌(全国优秀教师,深圳市龙华区和平实验小学教师)

06

网络有利于将教师与学生的讨论引向专业和深入

我们正处在从第二代互联网走向元宇宙的第三代互联网时代。这一时代的原住民,便是当下的学生。互联网背景下,很多传统的东西都在被重塑。阅读亦是如此。纸质和数字书,书和非书,碎片化阅读和整本书阅读都混沌成一片,难分彼此。

作为教师,我经常采用混合式学习的方法,打通课堂内外,家庭学校的界限。 借助网络,我可以密切跟踪、记录学生的阅读进度, 还可以采用话题交流的方式,检测他们的阅读深度,进而发现阅读障碍,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同时, 网络平台也让原本的学生教师一对一对话,变成了集体研讨, 大家可以就某个话题展开热烈讨论,并借助网络检索资源的便利性,不断将讨论引向专业和深入。

——王海兴(北京市特级教师,北京景山学校教师)

07

把师生阅读当做头等大事来抓

首先,要引导师生摆脱对机械刷题的迷信,把学校建成图书馆,让孩子变回读书郎, 创设安全性、支持性、挑战性的阅读环境, 从名著阅读到全科阅读再到项目式阅读,把师生阅读当做头等大事来抓。

其次, 要引导师生摆脱对短视频和游戏的依赖,在阅读中「积淀」,尤其是积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阅读中「对话」,和文本进行对话,建构客观世界;和师生进行对话,建构伙伴关系;和自己对话,探索自身模式。

最后, 要引导师生多样化阅读, 比如利用人工智能。

——袁卫星【特级教师,深圳市宝安中学(集团)校长】

08

读书之法,因人而异,贵在适切

读书,让你知道「光」在哪里。至于如何读,因人而异,贵在适切。对于读书之法,我的心得有三:

一是熟读精思。 因为速度慢,自知很难博取,所以选择精读,得一寸是一寸,力求知其意而得其用,如此得一寸自有得一寸的欢喜。

二是联系生活。 用读书所得去生活,用生活所感去读书,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也让生活成为一种读书注解。

三是保持纯粹。 选择读书不是指望带给自己好运,而是让自己悄悄成为更好的自己。

如此,让我葆有阅读的兴趣,愉快地在阅读的天地里进行一个人的「长征」,自在,自足!

——郑英(特级教师,杭州市天杭实验学校教师)

09

悦纳互联网时代的阅读形式

在今天,说起阅读,或许有人会说,互联网时代,还有阅读吗?

阅读当然是有的,并不是纸质阅读才是阅读。在人手一部智能手机的情况下,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者的数量远超以往。别的不说,只说每天地铁中的乘客几乎都在低头看手机,其中相当多的人是在阅读文字。 所以在互联网时代,阅读并没有消亡,而是阅读的形式更多样了。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我的重要工作内容。我深知,在未来,阅读的形式一定会更多样化。 所以,一方面要勇敢地接受新事物,另一方面,要为小学生创设更多的阅读交流平台,让他们在分享阅读收获中体验到不同形式的阅读魅力。

——朱煜(高级教师,上海市建平实验小学教师)

希望我们都能找到

适合自己的方式

将阅读这件事坚持下去

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