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小满」少时印象

2024-05-24文化

今天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满」节气,在城市感受不到节气的氛围,现在在农村也很难体会到「小满」的意境。只有把时空倒转到四、五十多年前的故地,「小满」节气才熠熠生辉,历久弥新,值得回味……

我老家在澧阳平原南部,紧靠澧水河。「小满」季节,河水盈满,滔滔东逝。河堤草长,两坡绿翠。堤内麦浪翻滚,不失金涛,麦穗倒钩,等待着人们开镰收割。有盘算的农家,早已准备好了镰刀、连枷和扬叉;生产队的仓库也收拾得干干净净,墙脚撒满了石灰。

打麦子需要有一个较大的晒场,每年我家门前的一块熟地只种早熟农作物。收完农作物后耕松耙平压实,撒上一层薄薄的石灰,用石滚来回碾压,使其紧密坚硬,不让麦子嵌进土中。

晒场在未使用之前,是我们少儿的游乐场地和精神乐园。有学骑自行车的,有打纸包打棒滚铁环的,有跳房子捉迷藏的。那时玩的游戏几乎在晒场上都能看到。小伙伴们放学后把书包放在家里,不约而同地相聚晒场,玩着各自所喜欢的游戏。家里大人喊吃晚饭,都迟迟不愿回家。

如连续下几天雨,塘满渠溢,麦垅沟也灌进水。堰塘里的鱼会「上水」到麦地里,随着垅沟踹进麦地,会捡到活蹦乱跳的鲫鱼,也会顺便拾到乌龟和鸟蛋,麦田里也不乏丰盛的美味。但千万不要把麦杆踩倒,踩倒了队长是要「扣工分」的。

雨过天晴,「小满」节气渐渐远去,小麦也饱满成熟。人们开始「磨刀霍霍」,走向麦田,「撸起袖子加油干」。

倒伏的麦子横卧田垅,乡亲们将其打成梱,用揪索把小梱系成大梱,肩荷两大梱,一担一担挑到晒场,经验丰富的堆箩师傅把麦子一梱一梱码到两层楼高,不偏不斜,然后盖上塑料薄膜,以防雨淋。

十天半月后,麦杆变黄,麦粒易脱,乡亲们揭开薄膜,把麦子逐一散梱,铺在晒场上,麦子清香扑鼻,麦杆柔软缠脚。乡亲们手举连枷,站成两排,一排进,一排退,边打边喊,整齐划一,势如破竹。

一场到头后,把麦杆翻晒。这时可稍事休息。队长安排烧的「一匹罐」茶,清凉可口,沁人心脾。乡亲们汗瞬逝,劲更足,脸上流露出丰收的喜悦,心里充满了幸福的舒畅。

麦杆打两遍后,麦穗基本脱粒。这时掀开麦杆,重新打梱,按家庭人口、劳动工分将麦草分配给相关农户。剩下来的麦子在晒场上反复翻晒,用风车吹尽杂质,用袋子装满进仓。和粮食部门预约交「公粮」的日子,手握推车,喜送「公粮」。

交售麦子还是很有看头的,精明的生产队长会安排会计或出纳拿几袋麦子到供销社饮食店兑换包子馒头,作为送「公粮」乡亲们的午餐。那个包子馒头的味道现在想起来都垂涎欲滴,那个热闹拥挤的场面现在回忆起来仍然充满温馨。

我尽管欣赏今日「小满」的农事美节,但我更留恋少时桑梓「小满」的麦穗飘香……那时不仅水满麦满,而且人情更满,金色满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