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说明文【费希特——事行】日本_小川仁志

2024-03-25文化

我们会观察事物,或对事物发生作用。这种时候,是先有我,然后我来看事物、对事物发生作用,还是相反呢?究竟是先有我,还是先有物呢?在思考这个问题时,费希特的事行概念可以提供参考。

费希特意图将人类一切的认识与行为系统化,打造了一套叫作知识学的体系,它的中心概念就是「事行」。

费希特主张,「不以任何客体为前提,创造出客体的活动,就是行动本身的活动」。也就是说,自我进行的活动与客体的出现同时发生的状态,就叫作事行。

费希特是从「A是A」这样的命题中,导出「判断的自我」即是「存在的自我」这个结论的。他就是由此得到自己的行为(=行)与行为造成的事物(=事)为相同的灵感。所以为了突显这个事实,他刻意使用了「事行」这个自创的词汇。

一般我们都认为先有自我,然后根据自我来活动,结果产生出某些客体。但是费希特说,并不是一开始就有自我。

前面也稍微提过,费希特似乎是从自我,也就是「我」这个概念的特殊性,得到「事行」概念的。他说「我」这个概念与其他事物不同,无法被指示。也就是指示「我」的瞬间,「我」就再也不是「我」,而成了客体的「它」了。换言之,通过指示「我」这个行为,我作为「它」而出现了。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事行可以被视为主观与客观化为了一体,是在经验之前的一种根源性的概念。这就近似于上帝是「自因」,存在原因即是自己。但与上帝不同,事行的特征是,它完全被视为人的意识问题。

如果以费希特的事行概念为前提,那么就不是先有我也不是先有物,而是两者同时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