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字不过就是简单的一撇一捺,然而人生却是复杂的,充满了起起落落。
常言说:头顶着天,脚踩着地,人这一辈子就看那一口气。
人生就像一场竞赛,要是想最终获胜,一定得记住这十二个字:
和气能赢,大气可成,脾气会败。
咱得明白,和气才能赢。与人相处的时候,甭管啥情况,都得和和气气的。这样一来,事儿往往就能顺顺当当,自己也能收获不少好处。要是整天跟人闹别扭,那啥都不好办,还容易给自己找麻烦。所以说啊,和气才是取胜的关键呢!
古人老是讲:「要把和当作珍贵的东西。」
「和」向来是人们极力追寻的一种超高境界。
王夫之讲过:「天地把和顺当作使命,万物将和顺视为本性。」
自然的道理是这样,做人做事也跟这一个样。
松下幸之助被誉为「经营之神」,不管是在商界,还是管理领域,他都有自己的位置。
他有个名言这么说:「要是没了和之心,日本社会就不存在了。」
看得出他很看重「和」。
同样,丰田佐吉创立丰田公司时,其经营管理的座右铭为:
「天」「地」「人」这三个字,要全体员工时刻记着「以和为贵」。
他的管理理念是从【孟子】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句话得来的。
和气不光能让你发财,还能给你招来福气。
唐朝的郭子仪和李光弼这两位中兴名将,在搞定「安史之乱」时,都让自己的价值得以体现,而且他俩也彼此成就。
这里面的关键就在于「和气」这俩字。
郭子仪这人性格宽厚,跟人相处办事老是和和气气的;李光弼呢,个性比较强,向来是以严格且孤傲出名的。
这两个人以前都是朔方节度使安思顺手下的牙门都将。
虽说李光弼和郭子仪是同事,可他一直对郭子仪不服气,哪怕跟郭子仪一块儿吃饭,那也是气得胡子都快翘起来了,一个字都不说。
后来「安史之乱」兴起,郭子仪获任朔方节度使,这下子李光弼反倒成了郭子仪的手下。
这可把李光弼给愁坏了,一琢磨自己先前得罪过郭子仪,心里就犯嘀咕,怕他借着公事的由头来整治自己。
那李光弼就主动找郭子仪去认错,跟郭子仪讲:
「大帅,我晓得我有罪,我甘愿去死,只求您能饶了我老婆孩子。」
郭子仪瞅见这情况,赶忙从堂上下来,拽住李光弼的手讲道:
「当下国家动荡不安,像您这样的名将正是国家需要的,我咋能存有私心来发泄愤恨呢?」
李光弼听了,特别感动,打定主意要和郭子仪消除嫌隙,和好如初。
最终,这两人齐心协力,一起把「安史之乱」给平定了,变成了让大唐得以复兴的有功之人。
郭李俩人的功业和名声那是相当显赫,不过功高盖主的臣子通常都没啥好下场,猜疑和坑害是他们怎么也躲不掉的。
那时候,深受皇帝宠信的宦官鱼朝恩,可劲儿地给那二人编造坏话、进行污蔑。
李光弼这人性格刚强,哪能忍受小人的欺辱,没过多久就忧愁苦闷地去世了。
郭子仪心里明白「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个理儿,他就像一团棉花似的,老是和和气气地面对那些诋毁和污蔑。
鱼朝恩每次攻击他,都像是打到了棉花上一样,使不上劲儿。
最后,鱼朝恩由于专权妄为被皇帝给杀了,可郭子仪呢,名声好得很,最后自然死亡,那才是真正的人生大赢家。
【菜根谭】讲过:
「性子和脾气清冷的人,所能享受到的福分也少。」
只有那些和气又热心的人,他们的福分必定深厚,他们的恩泽也会长久。
做人做事得把和字当头,要有仁爱平和的心,培养谦虚温和的品德,展现出慈祥和善的面容,这样才能靠和气取胜。
成这个人很大气
曾国藩讲:「要谋划大事情的人,首先看重的是格局。」
人生好比一盘棋,格局咋样定结局咋样。
只有大气的人,才能成为最终的胜者。
寒山和拾得,是唐朝时天台山国清寺里的两位佛法精湛的隐居僧人。
在【古尊宿语录】里有这么一段记载,是关于两位大师的一场对话:
有一天,寒山大师向拾得大师发问:
「别人诽谤我、欺负我、侮辱我、嘲笑我、轻视我、作践我、讨厌我、欺骗我,那该咋办呢?」
拾得大师回应说:
「那就忍他、让他、和他做朋友、躲着他、耐着性子对他、敬重他、甭搭理他,等再过些年头,你瞧瞧他啥样儿。」
委屈能把一个人的格局撑大,大气能将一个人的委屈容下。
勾践一心想要报国家之仇,情愿卧薪尝胆;韩信渴望能被重用,甘愿忍受胯下之辱。
伟大,通常是靠大气劲儿「熬」成的。
你要是能受得住委屈,那这世界就归你啦。
【围炉夜话】里讲:「通达的人不会有固执停滞的心思,本真的人不会有装模作样的气息。」
台湾有名的诗人余光中,凭借一首【乡愁】在国内外都很出名。
他年轻那会子,就诗兴大发,很有诗才。
有一回,余光中打算自己出一本诗集。
但这诗集吧,得找些名气更大、更具权威的同行前辈来写个序,这样才能让它变得更好。
于是呢,余光中就去找了梁实秋,想让他给自己写个序。
余光中有所请求,梁实秋没端架子,很痛快地就应下了。
没多久,序完成了,可余光中看到,这篇序竟是一首分成三段的诗,并且和诗集的内容没啥关系。
那时候余光中年轻,气性大,觉得梁实秋是在应付自己,当场就把序诗还给了梁实秋。
针对余光中的无礼举动,梁实秋并未动怒,而是面带笑容讲道:
「那行,既然你瞧不上我写的这首诗,那等你诗集出版了,我再帮你写个诗评得了。」
后来,余光中的诗集出版了,梁实秋果真履行了自己的诺言,给余光中写了一篇很长的诗评。
经过这么一件事,余光中不禁很有感触,特别钦佩梁实秋的胸怀和气质。
清朝的学者张潮在【幽梦影】里讲:「约束自己应如秋风般严厉,处理事情要像春风一样温和」。
认真做事,豁达做人,这是咱们每个人都该努力达到的一种境地。
咱得多有点长远的见识,少点狭隘的念头;多些大气豪迈,少些斤斤计较。
记住了:只有大气的人,才能够成大气候。
脾气不好会让人失败
狄更斯讲道:
「那些脾气不好的人,老是拿天气跟风向当幌子,来遮掩自己那既暴躁又阴沉的性子。」
坏脾气好比龙卷风,来之前,天空阴沉沉的;过去后,弄得乱七八糟。
不但能把大事搞砸,而且会把你的福气撵走。
【三国演义】里的张飞那可是个实实在在的急脾气。
关羽遇害之后,张飞心里特别生气,只要有一点儿不如意,就拿鞭子抽打士兵。
某天,张飞向军中下达命令,要在三天之内把白旗白甲准备妥当,好用来挂孝去攻打东吴。
张飞手底下的范疆、张达跟张飞讲,三天时间太紧巴了,一下子没法都准备好,得再多给几天时间。
张飞听完火冒三丈,当下把这俩将领每人抽了五十鞭,还放话道:明儿个准备不好,就等着掉脑袋吧!
范疆和张达心里又恼又火,他俩趁着张飞喝得大醉的时候,把张飞给杀了,然后跑去投靠东吴了。
张飞的死看似挺窝囊,可实际上他并不冤枉。
一个人要是连自己的情绪都把控不了,就算本事再强,那也没啥用。
南怀瑾于【论语别裁】里讲道:
「上等的人有能耐且没脾气,中等的人有能耐但有脾气,下等的人没能耐却有脾气。」
人发脾气是本能,能把脾气压下去那才叫有本事。
傻人随意发火,能人掌控情绪。
【荀子·修身】里讲的「怒时不会过分地夺取,喜时不会过度地给予」,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美国前总统林肯「永不寄出的信件」这事儿,一直挺多人知道,传得挺广。
有一天,陆军部长跟林肯发牢骚,说自己被一位少将给羞辱了。
林肯听了讲:「你赶紧写信去狠狠骂那个讨人厌的家伙。」
陆军部长立马写了封狠狠斥责那位少将的信,在他打算把信寄走时,林肯问道:「你干啥去?」
陆军部长回应说:
「那肯定得把信寄给他呀。」
这时候,林肯笑着讲道:
「你赶紧把这信烧了吧。我写过好多这种信,不过从来都没给对方寄过去。」
写这种信就是为了撒气,要是你气还没消,那就继续写,啥时候气顺了啥时候算!
那种情绪容易起伏,高兴生气都摆在脸上的人,要说他们是坦率吧,其实不如说是心里没经过多少磨炼,管不住自己的情绪。
该忍的时候得忍,该发的时候得发,这是一个人成熟的体现。
【呻吟语】中讲道:
「要是能收敛一个念头,那好多好事都会跟着来;要是放纵一个念头,那各种坏事儿就会趁机钻空子。」
在为人处事上,得与失、成与败,常常只在我们的一个念头当中。
人生没法照搬,咱得尽力让自己的日子过得有声有色;
人生没法重新来过,咱得仔细拿捏好生活的走向。
人活这辈子,要是想最后能笑出来,那可别忘了:
与人相处时,存一分和善;承担责任时,添一分豁达;心情低落时,减一分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