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情感

有的人年纪轻轻就洞悉社会底层规则,有的人哪怕40岁也未必能领悟

2024-01-03情感

世界本质上就是一个草台班子,鱼龙混杂,世间所有的美好,你都有资格值得拥有。

「你本生而有翼,为何竟愿一生匍匐前进,形如虫蚁?」

为什么很多人一生唯唯诺诺,总以跪的姿态生活,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解放思想,心里装满垃圾认知。

市面上有关认知提升、认知突围、认知觉醒等方面的书籍不计其数,而且理论说得头头是道。

很多人学习数年,认知为何却一点也没有提升?

这就好比人,大家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但是认知、经验、财富等等之间的差距,有的简直是天壤之别。

到底是怎么造成的?

一句话给你挑明:普通人,每天都在学习提升认知;高手,直接下场操作,玩真的。

一个不进游泳池游泳的学员,学再多理论都无用。

我有个表弟,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他的家庭背景:老爸是教师,但是他打工(美发总监)第一年的收入,就是他老爸的几倍,现在持续做了电商几年,年收入至少保持在100万。

他给我最大的印象,就是不要学习什么理论,遇到困难,直接去干就是了,在实践中不断迭代优化,钱赚到了,经验也就出来了。

所谓的高认知,不过是人为赋予而已。穷人为什么穷?是因为你眼中的高认知,都是别人真刀实枪干出来,并不是你总结出来的。

你整天热衷于那些畅销书籍、励志传记、励志方法、励志语录,其实对于你提升高认知,半点关系都没有。

普通人,懒得要命,你以为别人会把真理写进书里吗?你以为通过学习人家两篇文章,掌握一些技术,就可以突破阶层?

别傻了。

知道与做到之间,距离十万八千里。

你没经过1万个小时的实践,「做到」怎么可能变成你的身体动作。

认知不只是知识,还是一项技能,想要掌握一项技能,只有在反反复复「刻意练习」后,才能穿透自己的身体,成为自己的认知(「做到」)。

为什么我一直说普通人懒得要命?因为普通人总想速成,总想找到武功秘诀,不愿意下笨功夫。

普通人貌似认知很高,懂得的道理很多,但是你让他干好一件事,他一头雾水。

为什么说普通人的认知是烟雾弹?

因为知识也好,方法也罢,都是一种技能。仅仅用文字描述知识或者方法,缺失的信息是很多的。比如某件事某个人成功的原因,涉及当事人的立场、历史处境、做事之人的性格等等因素。

所以,别人的案例,哪怕描述得很完美很完整,仍然有很多的模糊地带。

因为缺失的信息很多,你想要借鉴别人的经验去落地自己的事情,就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举身边一个职场里一个中年大叔的例子:

老马,今年42岁。刚入职场时,也是唯唯诺诺,现在愈发自信沉稳,从底层小员工干起,在多个岗位锻炼过。

这个改变过程,仅仅心态、情绪管理这些选项,就必须磨炼几年才圆融。

每个成年人都知道,学会掌控情绪,做个有气场的人,很重要。

如何提升气场?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讲话的时候语速要慢一点。

你注意观察那些大领导的讲话,不慌不忙,淡定从容,仿佛整个场都由他来主宰。

有的人说,这个方法不行啊。

语速慢下来了,还是紧张,还是没有自信,怎么办?

我还清晰地记得有一次,我作为评审组长,去某公司做评审。我为此做了充足的准备,提前熟悉了相关材料。

由于与甲方领导是多年的好友,他很放心让我担任评审组长的角色,他深知我在行业中的经验丰富,足以镇住整个场面。

我平时在会议上的讲话风格犹如连珠炮般迅速,甚至有时会有些冲动,喜欢与人争辩。

但在那次总结发言时,我刻意地放慢了语速,并在适当的地方做了停顿。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在我停顿的瞬间,脑海中突然涌现出了许多杂乱无章的思绪:我的声音怎么会如此难听、微弱?

大家的眼神怎么都如此不善?

是我刚才的逻辑出了问题,还是我讲的东西过于浅显,让人觉得我这个专家徒有虚名?

真是让人不安啊。

……

这些细节,如同幽暗的森林中的隐秘之花,未曾被任何文章所描绘,也未曾被任何大师所分享。

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平时所学理论与自身的实践之间,横亘着一道巨大的鸿沟,那是自我生命的惯性之河。

我们无法一下子就跨越,只能在这条河中不断适应,一点一滴地调整自己的航向。

比如,我们可以先撰写逐字稿备用,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流利表达。为了让声音更加坚定有力,可以在重要场合提前录音或录像,以便更好地调整自己的语调和音色。

当然,理论和方法论固然重要,但它们只是指导我们前进的灯塔,而真正重要的还是来自实践中的真实反馈。

对于一些天生外向的人来说,他们可能不需要经过复杂的内心挣扎就能轻松地展现自己的魅力。

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需要经过多次尝试和调整,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来提升自信和气场。

可能还有一种人,第一次听说放慢语速能提升自信和气场,他一做就做到了。

是的,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性格、经历和人生轨迹各不相同。

仅仅知道方法论,却不亲自去做,是无法真正掌握技能提升认知的,如果你觉得自己掌握了,也只不过是自欺欺人。

做的过程才能真正体会和领悟。就像看菜谱一样,只看是没法成为大厨的,必须亲自下厨,通过一次次的尝试和调整,才能烹饪出美味的佳肴。

做的过程,枯燥无味,会产生痛苦和失落感,这种落差推动人不断反思和调整。

如果没有反复经历痛苦和失落,就不会有深刻的反思和改进的动力。这样,你也永远都找不到适合自己的「绝技」。

这也正应了那句老话所说:「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次就会。」

通过现实的磨砺,深刻体会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所带来的痛苦,这是提升自我的关键所在。

自己亲自去执行一次,去体验一次,才能真切地明白那些理论,那些道理与实际操作之间的鸿沟有多大。

这就像学习写作一样,无论阅读了多少写作技巧,如果不去亲自下笔,不去完成作品,那么这些技巧永远都是别人的,与你无关。

只有开始创作时,才能真正感受到哪些方法论对自己来说是有用的,哪些是无用的,才会明白自己到底有几斤几两。

实际上,世界上的各种道理和网络上流传的各种牛X方法,其底层逻辑都是相通的,核心思想也是一致的。

每一个看似普世的道理,每一个被奉为真理的方法,其实都有其适用的边界。这个边界并非固定,而是因人而异,因情境而异。

同样的道理,有些人能够在特定情况下运用得当,有些人则不然。而生活中的很多困境和迷茫都源于盲目套用别人所谓的成功经验和道理。

#优质作者榜#真正的高手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拥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卓越认知水平的人,他们之所以出类拔萃,更重要的原因是具有超强的执行力,敢于真刀真枪地干。

他们言出必行,不断在实践中获取反馈,不断自我迭代提升。

这就是高手与普通人的最大区别,没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