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情感

商业的本质就两个字:类和欲

2023-12-06情感

摩之以其类,其必响应

商业的本质就两个字:类和欲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常常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有时候我们觉得自己已经尽力了,但却无法获得别人的理解和支持。或许是因为我们没有找到正确的方式去与对方沟通。

细读起来,【鬼谷子·摩篇】有两句话能解决我们诸多困惑,这两句话是「摩之以其类,焉有不相应者?摩之以其欲,焉有不听者?」

它的意思是说,如果我们用与对方相同的方式去感动他们、引导他们,那么必然会得到回应;如果我们用符合对方欲望的方法去沟通交流,那么对方也必然会听众。

一、摩之以其类——同类人的行事方式差不多

首先,同类人或事物会相互响应或吸引。院子里的狗,看见别的狗才叫唤,因为那是它的同类。

其次,同类人有相似的处人和处事方式,知道他属于哪一类人,就可以用大致了解他的特点和习惯,从而有个入门级的应对措施。同类事物有相同的对外方式,就像物归类一样,抱薪趋火,燥者先燃;平地注水,湿者先濡。什么意思呢?如果桌子上有水,你用干毛巾去擦,怎么也擦不干净。如果你把毛巾弄湿,然后拧干,再去擦桌子上的水,就能把水擦掉。也就是说,各类事物有各自的喜好,干毛巾缺水,但遇到水是扭扭捏捏,吸不了多少水,半干毛巾却是一下子就能把水吸上来。

所以,我们需要做的是,把这个人归类,也就是找共性,看看他属于哪类人,找共性就是找规律,从而有个基本判断。

二、摩之以其欲——了解欲望、需求

知道他属于哪一类人之后,再对他深入分析,找出他的独特的深层需求,找独特也就是找不同,找本质。比如用套话或引诱的方式,搞清楚他的欲望和需求,他在交流中,如果按照对方的情况和需要去表达自己的意见,就会得到对方的认同和支持。

查理·芒格说, 说服别人的永远不是道理,而是利益。 我觉得这话只说了半句,关键是你得知道别人要什么利益。

有的人只想当官,往上爬是他的唯一目的,你要是给他谈钱,他不感兴趣。而有的人只想挣钱,他不喜欢官场那一套规矩,你让他当官,他宁愿下海。

不同的欲望带来不同的行为特点和处事方式,知其所好恶,才能就其说其根本。

知道欲望,就有办法

三、商业的本质就两个字:类和欲

有人说,商业的本质是交易。其实,商业的本质就两个字:类和欲。类就是某一类人;欲就是哪些需求。你知道哪一类人有什么需求和问题,然后提供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你就促成了交易,也为彼此创造了价值。

有类就有规模,有欲就有交易,这才是商业的本质。根据这类人的特点做事和讲故事,他们就会响应;根据这类人的需要来提供服务,他们就会听从。

一个人的生态位,不是服务于所有大众,挣所有人的钱,而是找到某一类人,提供了们所需的服务,或者找到某一大类产品下的小类或小环节,专门经营这一小类小环节的生意。这两种模式其实就是差异化竞争。

说服一个人也是如此,先有群体共性,再说个体欲望。他和你是一类人,就能响应你,最起码对你有兴趣;知道了他的欲望,而你有满足他欲望的本事,他就听你的。

预测一个人的思维或行为,你得知道他是哪类人,有哪些欲望。农村人和城里人是不同的群体,也有不同的欲望,老年人和年轻人属于不同的群体,也有不同的需求。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喜好和价值观念。如果我们能够从对方的角度出发,在与他们交流时采取适合他们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的方式,就能更容易地打开彼此心扉。比如,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可以先了解同事或上司喜欢什么样的沟通方式,并根据情况进行调整。这样做不仅能增进彼此间的关系,还能提高工作效率。

总之,「摩之以其类,焉有不相应者?摩之以其欲,焉有不听者?」这句话告诉我们,在与人交往、沟通交流时要善于从对方出发,用符合对方特点和需求的方式去引导、感动他们。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实现有效沟通与合作。

对于一个陌生人,先判断他是什么类型的人,以选定常规武器,这样就能处于不败之地。进一步研究他的欲望和意图,然后使用特种武器,这样就能处于可用之地。

商业,就是琢磨人的类和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