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情感

不论男女,一个人的顶级养生:独处

2024-07-09情感

作者丨小稚

独处,是人生永恒的话题。

当我们说到独处,首先指的是状态上的独处。如同周国平在书中写的一样: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为重要的能力。如果说,不擅长交际是性格的一种弱点,那么不耐孤独基本就可以说是一种灵魂的缺陷。

在平时的生活中,可能我们总是被很多人,很多事包围着,看起来显得很热闹,内心也很充实,但是这些东西,有可能都是虚假的,当一切散去,却看不到内心真正的力量。

而独处,就是寻找到这种力量最为有效的方式。

对于有些人来说,他们需要置身于环境,置身于外界营造的氛围中,独处会让他们最初的时候心里很难受,就好像在经受酷刑一样,一个人待不下去。

但是,只要能够坚持下来,学会跟自己的内心对话,真正学会加纳自己,享受独处的时光,基本每个人都能在独处中,获取相应的能量。

能够与自己对话,是一种整合自己内在的模式,哲学教人要立足于根本去审视世界,反省人生,这就是带给人过内在生活的能力。

如果,一个人面对自身的时候,都没什么话说,没有想要表达的感悟,那么只能说明这个人的词汇是匮乏的,表达欲也是贫瘠的,要是一个人同自己都无话可说,你认为这个人在面对人群的时候,真的能说出来什么有意思的话题吗?

其实,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

心灵跟胃一样,需要休息跟复原,独处便是其中的一种方式。

心灵,会在独处中变得饱满,个人的情绪感知力也会在独处中变得丰富。

因此,对于我们多数人而言,不管男女,独处都是一个人最为顶级的养生。

再者,当我们与他人交流的时候,免不得需要消耗自己的各项情绪,也会无端担心自己的行为,是否在人际交往中做得足够妥帖,有时也需要为了他人,改变自己的说话方式,或者去倾听个人并不感兴趣的话题等等。

总而言之,不可能真的随心所欲,这就是人际交往必须要注意的一些分寸,人如果活在环境里,活在世俗里,就会活在评价里,不可能做到完全不在意他人的评价。

而在意得越多,肯定对于自身的约束也就越强。

换句话来说,就越是苛刻于做自己。

因此,其实有些人在这个过程中,是会感到很累的,主要是心累。

而独处完全不存在这些担忧。

当你独处的时候,你可以尽情地,随心所欲地任由思维在广袤的天地中畅游,你可以任意跟谁对话,你可以畅谈古今,你也可以表达自己内心的不满,或者反省自己做得不好的某件事等等,你自己可以完全做决定,同时不必有任何心理负担。

独处,会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放松,就算有的时候,想的话题是比较乏味的,但是那也没关系,反正是自己承受,无关他人,你不需要感到任何不安。

而如果跟他人聊天的话,你感觉到自己说的话题,比较乏味对方不爱听的话,可能相对应会反思自己,会赶紧停下自己的话题。

要是有些人,再有一点讨好型的性格,甚至会变得比较小心翼翼,下次说话的时候格外注意,生怕自己再说了什么无聊的事。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能够独处的人,才是真正学会享受人生的人。

其次,所谓的独处,应该还有灵魂上的独处。

而灵魂上的独处,是状态上独处的升华。

当一个人能够在灵魂上独处的时候,渐渐就会意识到一个道理: 人这一辈子,不管跟谁过,最终都是跟自己过。

就算你看起来拥有很好的朋友,很好的恋人,有很多共同的兴趣爱好,但是你们的心灵其实还是无法共通,他人永远都不可能真的理解你的感受,你始终是孤独的,你也需要在自己的世界里,在遇到很多事的时候,安静地过冬。

你不能奢求外人的感同身受,事实上,就算别人跟你经历过完全相同的事,如果你们当下的状态不一样,比如这件事在对方那里,已经过去很长时间,而在你这里的话却刚刚经历,此时对方依旧不可能完全理解你的感受。

人的本质,就是孤独。

而独处跟孤独,时常会有相应的挂钩。说得简单一点就是,独处是孤独心境下的其中一种应用模式而已,能够享受独处的人,基本也都能享受孤独。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孤独也是能够给人生带来巨大成长跟力量的。

最后,用周国平的一句话来作为总结吧:在交往中,人面对的是部分和人群,而在独处时,人面对的是整体和万物之源。

共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