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情感

洞悉事物的底层逻辑(下篇)

2024-01-10情感

接上篇

洞悉事物的底层逻辑(上篇)

四、理解他人的底层逻辑

  • 理解What、Why、How,才能知行合一
  • What(是什么)、Why(为什么)、How(怎么办)。这是三个非常神奇的词,很多人在表达中容易混淆它们,最后就会变成这样的情况——我觉得我表达得很清楚,但是对方却完全没听明白。

    What、Why、How,是「黄金三问」,密不可分。做事情没有Why,就没有动力,What和How也就没有意义。没有How,就只会体现在表面上。在沟通中,为了避免鸡同鸭讲,你一定要搞清楚对方想听的是What、Why还是How,而自己所表达的是What、Why还是How。当你所表达的和对方想听的相匹配,你们的沟通才是有效的。只有真正理解了What、Why、How,你才有可能做到「知行合一」。

  • 幽默,是溢出的智慧
  • 主流的理论,大概有三种。第一种是优越感理论(让对方感到优越)。第二种是错愕感理论(突然的脑筋急转弯)。第三种是释放感理论。

    不管你要给人制造的是「优越感」「错愕感」还是「释放感」,都需要一种稀缺的能力,甚至是天赋,那就是智慧。只有当你的智慧多到溢出时,才有幽默感。幽默,是溢出的智慧。

  • 所谓洞察本质,就是会打比方
  • 如何打好比方,需要三步:

    第一步,洞察复杂、陌生事物的本质;

    第二步,匹配到大家熟悉的事物;

    第三步,用熟悉的解释陌生的。

    打比方这个能力,是一种非常高级的能力。因为会打比方,说明你能同时理解两种事物(复杂、陌生的事物和熟悉的事物)的本质。

  • 边界感的本质,是对所有权的认知
  • 你要知道,什么是你的,什么是他的。你在你的范围内做事,他在他的范围内做事,如果要跨越边界,就需要先征求对方的同意。大家一般都分得清楚物品的所有权,但是,时间、隐私、权利……这些无形东西的所有权,很多人却分不清楚。不管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中,边界感都非常重要。很多让人不舒服的举动,通常都是因为对方越了界。所以,我们要时刻训练自己的边界感,注意不要侵犯别人的边界。这是一个成年人应有的基本修养。

    五、社会协作的底层逻辑

  • 世界三大法则:自然法则、族群法则、普遍法则
  • 什么是自然法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或者说,弱肉强食。在自然法则下,想要生存,个体的优势非常重要。自然法则,能够很好地保护我们的个人利益。

    自然法则也有问题——容易让人与人之间产生极度的不信任,很难协作。因为有一个大于个体目标的目标存在,所以大家聚在一起,形成了族群。家庭是一个族群,公司是一个族群,宗教是一个族群。因为这个大于个体目标的目标,大家必须出让一部分自己的选择权和决策权给集体。这时定义出来的新的法则,就是族群法则。族群法则也有问题——族群内和睦融洽,族群间争吵冲突。于是,普遍法则产生了。什么是普遍法则?就是可以跨越个人和组织、所有人都理解和认同的东西。从自然法则到族群法则,再到普遍法则,是世界不断进步、文明不断发展的标志。

  • 找到并利用自己的战略势能
  • 「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求之于势,是寻找战略势能,是追求技术的领先、商业模式的优越以及效率的优势;不责于人,是把正确的人放在正确的位置上进行赋能,是在匹配责权利制度的前提下对每个人全部能量的调动。战争的本质,是对能量的控制。

  • 产品价格到底应该由什么决定
  • 产品价格是由消费者能感知到的价值决定的。消费者能感知到功能价值、体验价值、个性化价值。

    功能型产品,高性价比或许可以成为你的竞争优势。但比效率的难度很大,只有少数公司能做成。大多数公司都不应该在同一个产品上比价格,而是要给消费者提供更稀缺的价值——体验价值。要懂得建立差异化,给消费者提供更稀缺的体验价值。而打造体验价值的核心方法论,是从产品视角切换为用户视角。以卖西瓜为例,小贩看到卖整个西瓜的销量不好,于是就推出了新卖法:卖半个西瓜,送一个勺子。在其他人都在卖整个西瓜时,他的卖法就格外不同。这种新卖法为消费者提供了便利,让他们想什么时候吃西瓜都行。这种差异化就给消费者带来了体验价值。但还有比体验价值更稀缺的价值——个性化价值。个性化需求,是这个时代最高级、最昂贵的需求。个性化产品,是能让用户感知到最稀缺价值感的产品。价值越稀缺,价格就越高。

  • 利润来自于哪里
  • 很多在做生意的老板,会抱怨他们随着越来越多的竞争者加入后不知怎么赚钱。其实刚开始进入行业时,他赚到的钱,其实是市场红利,并不是他的利润。竞争几年之后,收入只能勉强覆盖成本,这是因为他挣的是社会工资,是社会给他的辛苦费,也不是真正的利润。只有通过创新,才能在整个行业成本都是3元的时候把成本降到2元、1元,而只有别人学不会也做不来时,你才能建立起真正的护城河,才会拥有真正的利润。

    利润,来自没有竞争。任何一个行业,所有的红利最终都会被竞争拉平,最后大家只能赚社会工资。这时候,只能通过创新来创造利润空间。否则,说句扎心的话,你以为你在创业,其实你只是在为社会打工。

  • 勤劳能创富,但勤劳者能分到财富吗
  • 财富=劳动×生产率×效用,如果把三个因素对应到这个时代的基本资源,那么劳动就代表人口资源,生产率就代表科技资源,效用就代表商业价值。对于个人来说,劳动代表着你能投入的时间,生产率代表着你的杠杆,比如知识、工具、团队、资金等,效用代表着你的劳动能创造的单位价值。这三个因素,共同决定了你能创造的财富。

    劳动创造财富的的问题:劳动能够创造财富,但是劳动本身并不分配财富。

    其实致富的本质,并不是创造财富,而是分配财富。劳动可以创造财富,创造财富很重要,但是财富应该怎么分配、谁应该比谁更有钱这件事,并不是由创造财富的人决定的,而是由掌握稀缺资源的人决定的。谁掌握稀缺资源,谁就拥有财富分配权。所以,如果你想要拥有更多财富,就应该想尽一切办法,提高自己的稀缺性。

  • 一切的分钱方式,无外乎优先和劣后
  • 一切的分钱方式,无外乎优先和劣后。一切的分配方式,都是固定、剩余、分成的万千组合。你和员工怎么分钱?员工优先,你拿劣后。员工旱涝保收;你拿剩余,有可能爆赚,也有可能巨亏。

    你和合作伙伴如何分钱?如果你出钱,对方出力,你们竞争优势都很大,那么分四个阶段:

    一是辛苦赚钱阶段,人力优先,资本劣后;二是资本收益阶段,资本优先,人力劣后;三是均衡阶段,人力、资本均衡分配;四是超出预期阶段,资本优先,人力劣后。如果你和合作伙伴竞争优势有大小,怎么办?那么竞争优势小的拿固定,竞争优势大的拿剩余。如果你和合作伙伴竞争优势有大小,交易成本还很高怎么办?那么竞争优势小的拿高固定+低分成,竞争优势大的拿低固定+高分成。最后,企业之间合作如何分钱?可以尝试用分成的方式创造出全局性增量,促成双赢。

  • 信用,是一个人最大的资产
  • 人的一生,是赢得信任的一生,是勇敢地用责任换取信任的一生。这个世界上到底有什么东西比生命更重要?可能就是最终留在世界上的你的名声和别人对你的评价吧。我们不求名垂千古,但也不能遗臭万年。一个人的信用要靠一生来沉淀,但毁掉它往往只需要一分钟。败光了,就再也没有了。信用很值钱、很珍贵、很稀缺、很难得,愿你我都能守护好自己的信用。

  • 公平、公正与公开
  • 公平,我们可以理解成用「同一把」尺子丈量万物。公正,可以理解成选「哪一把」尺子来丈量。公开,我们可以理解成把丈量的过程展示给公众,让同意公正者监督公平。只有用公开监督基于公正的公平,才能维护最大限度的公平。

  • 效率与公平
  • 什么是公平?公平,是指收入分配追求相对平等。什么是效率?效率,是指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把资源给用得最好的人,社会财富实现了最大化。而最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总体效率,这正是经济学研究的目的。这也是为什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著名经济学家科斯说:「资源,总会落到用得最好的人手里。」但是,这样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公平。社会总财富是最大化了,但一部分人「被平均了」。

    改革开放时,强调效率优先,只有效率优先,才能带来整体经济的高速增长。但现在那只「公平与效率」之钟上的钟摆,正在从极致「效率优先」的那一侧,缓缓地向「公平」这一侧回摆,逐渐指向「效率与公平的均衡」,资本巨头应该做的,是在效率的高速公路上一路狂奔时,多留意那些公平的限速牌。不要在垄断和无序扩张的道路上迷失了方向。

    巴城小镇